共1077,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页
敌力角气
底角
抵角戏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初露头角
驰角
逞角色
逞头角
撺角
打扒角
撮角亭子
剉角媒人
锉角媒人
词典(续上)
鼎角匿犀敌力角气
底角
抵角戏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初露头角
驰角
逞角色
逞头角
撺角
打扒角
撮角亭子
剉角媒人
锉角媒人
《分类字锦》:鼎角匿犀
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注:鼎角者,顶有骨如鼎足也。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发际隐起也。足履龟文者,二千石。见相书。
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注鼎角者。顶有骨如鼎足也。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发际隐起也。
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注鼎角者。顶有骨如鼎足也。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发际隐起也。
分类:相术
《高级汉语词典》:底角 拼音:dǐ jiǎo
平面图形内,以底边为其一边的角
《漢語大詞典》:抵角戏(觝角戲)
《漢語大詞典》:角抵戏(角觝戲)
见“ 角抵戏 ”。
《漢語大詞典》:角抵戏(角抵戲,角牴戲,角觝戲)
汉 代对各种体育活动和乐舞杂技的总称。包括角力、扛鼎等杂技、幻术和装扮人物、动物的乐舞表演等。《汉书·武帝纪》:“﹝ 元封 ﹞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 文颖 曰:‘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巴俞戏、鱼龙蔓延之属也。’……抵者,当也。非谓抵触。 文 説是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封三年》引作“角牴戏”。《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 顺帝 永和 元年,其王来朝京师,帝作黄门鼓吹、角抵戏以遣之。”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今 冀州 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觝, 汉 造角觝戏,盖其遗製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汉纪》云: 武帝 元封 三年作角觝戏,以享外国朝献者,而三百里内皆观之。此角觝乃角胜也,盖始於戴角,遂有是名耳。” 清 俞蛟 《梦厂杂著·临清寇略》:“﹝ 乌三娘 ﹞其夫某,能为角觝戏,俗所称走马卖械者也。”
《國語辭典》:初露头角(初露頭角) 拼音:chū lòu tóu jiǎo
刚开始展露技艺或才能。如:「这个年轻的歌手在电视上初露头角,就有优异的表现。」
《漢語大詞典》:剉角媒人
见“锉角媒人”。
《漢語大詞典》:锉角媒人(剉角媒人)
指骰子。 宋 陶谷 《清异录·君道·彩局儿》:“ 开元 中,后宫繁众,侍御寝者,难以取舍,为彩局儿以定之:集宫嬪,用骰子掷,最胜一人乃得专夜。宦璫私号骰子为剉角媒人。”
分類:骰子
《漢語大詞典》:锉角媒人(剉角媒人)
指骰子。 宋 陶谷 《清异录·君道·彩局儿》:“ 开元 中,后宫繁众,侍御寝者,难以取舍,为彩局儿以定之:集宫嬪,用骰子掷,最胜一人乃得专夜。宦璫私号骰子为剉角媒人。”
分類: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