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77,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鼎角匿犀
敌力角气
底角
抵角戏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初露头角
驰角
逞角色
逞头角
撺角
打扒角
撮角亭子
剉角媒人
锉角媒人
《分类字锦》:鼎角匿犀
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注:鼎角者,顶有骨如鼎足也。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发际隐起也。足履龟文者,二千石。见相书。
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注鼎角者。顶有骨如鼎足也。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发际隐起也。
分类:相术
《漢語大詞典》:敌力角气(敵力角氣)
以力气相斗。
分類:力气相斗
《高级汉语词典》:底角  拼音:dǐ jiǎo
平面图形内,以底边为其一边的角
《漢語大詞典》:抵角戏(觝角戲)
即角抵戏。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禅虚寺:“有羽林 马僧相 善觝角戏,掷戟与百尺树齐等;虎賁 张车渠 掷刀出楼一丈。”亦省称“ 觝戏 ”。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又令试觝戏, 仓龙 ( 富仓龙 )等亦不利。独 五千 ( 冯五千 )胜之,十万之众,为之披靡。”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朝廷以觝戏愚北卤,信有之矣。”参见“ 角抵戏 ”。
《漢語大詞典》:角抵戏(角觝戲)
见“ 角抵戏 ”。
《漢語大詞典》:角抵戏(角抵戲,角牴戲,角觝戲)
汉 代对各种体育活动和乐舞杂技的总称。包括角力、扛鼎等杂技、幻术和装扮人物、动物的乐舞表演等。汉书·武帝纪:“﹝ 元封 ﹞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 文颖 曰:‘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巴俞戏、鱼龙蔓延之属也。’……抵者,当也。非谓抵触。 文 説是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封三年引作“角牴戏”。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 顺帝 永和 元年,其王来朝京师,帝作黄门鼓吹、角抵戏以遣之。”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今 冀州 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觝, 汉 造角觝戏,盖其遗製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汉纪》云: 武帝 元封 三年作角觝戏,以享外国朝献者,而三百里内皆观之。此角觝乃角胜也,盖始於戴角,遂有是名耳。” 清 俞蛟 梦厂杂著·临清寇略:“﹝ 乌三娘 ﹞其夫某,能为角觝戏,俗所称走马卖械者也。”
《國語辭典》:等边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拼音:děng biān sān jiǎo xíng
三边长相等的三角形,也就是正三角形。
《國語辭典》:等腰三角形  拼音:děng yāo sān jiǎo xíng
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也称为「二等边三角形」。
《國語辭典》:初露头角(初露頭角)  拼音:chū lòu tóu jiǎo
刚开始展露技艺或才能。如:「这个年轻的歌手在电视上初露头角,就有优异的表现。」
《漢語大詞典》:驰角(馳角)
驰逐角斗。 明 陈子龙 《通敌实出权宜疏》:“愿励兵秣马与敌驰角,必使其畏我而后可和。”
分類:驰逐角斗
《漢語大詞典》:逞角色
犹言显威风,摆架势。《人民文学》1980年第12期:“他只能在我们小把戏面前逞角色。”
分類:威风架势
《漢語大詞典》:逞头角(逞頭角)
犹言露头角。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把似你便逞头角欺负俺这秀才。”
《漢語大詞典》:撺角(攛角)
拐弯处。 明 刘若愚 酌中志·本章经手次第:“先到 日精门 体乾 直房,次到西南攛角 逆贤 直房,次过 月华门 ,到 梁栋 直房。”
分類:拐弯
《漢語大詞典》:打扒角
女孩子头发分梳两边,束成八字角模样。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皇女戴寸许阔小头箍,至十餘岁留髮,至年餘择吉打扒角;至选婚有駙马,始择上头。”
《漢語大詞典》:撮角亭子
四檐有尖角而上翘的亭子。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你看那百花烂熳,春景融和,兀那花丛里一个撮角亭子,亭子上结下个蜘蛛罗网。”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二折:“我跳过这墙来,原来是一所花园,远远的一个撮角亭子里点着明灯蜡烛。”
分類:而上亭子
《漢語大詞典》:剉角媒人
见“锉角媒人”。
《漢語大詞典》:锉角媒人(剉角媒人)
指骰子。 宋 陶谷 清异录·君道·彩局儿:“ 开元 中,后宫繁众,侍御寝者,难以取舍,为彩局儿以定之:集宫嬪,用骰子掷,最胜一人乃得专夜。宦璫私号骰子为剉角媒人。”
分類:骰子
《漢語大詞典》:锉角媒人(剉角媒人)
指骰子。 宋 陶谷 清异录·君道·彩局儿:“ 开元 中,后宫繁众,侍御寝者,难以取舍,为彩局儿以定之:集宫嬪,用骰子掷,最胜一人乃得专夜。宦璫私号骰子为剉角媒人。”
分類: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