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解体健(1620年2月10日—17世纪),字大生,陕西西安府同州韩城县人。解体健幼年时父亲患病,他就在村社各庙号泣,祈求代替父亲生病,后来母亲也逝世,由兄嫂养育,事兄如父亲一样,顺治二年(1645年)中举人,三年(1646年)联捷进士,先在刑部观政,后获授武强知县,四年(1647年)改任龙阳知县,在两地均有政绩。
《國語辭典》:解体(解體)  拼音:jiě tǐ
1.把整体拆卸成零碎。如:「这些都是等待解体的废船。」
2.比喻人心离散或组织瓦解。《左传。成公八年》:「四方诸侯,其谁不解体?」《墨子。尚贤下》:「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体。」
《漢語大詞典》:放心解体(放心解體)
指人心离散、瓦解。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放,一本作“ 攸 ”。
《國語辭典》:体解(體解)  拼音:tǐ jiě
1.支解牲体。《左传。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唐。孔颖达。正义:「王为公侯设宴礼,体解节折升之于俎。」《国语。周语中》:「净其巾羃,敬其祓除,体解节折而共饮食之。」
2.古代分解肢体之酷刑。《楚辞。屈原。离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
3.体会了解。《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漢語大詞典》:散坏(散壞)
解体;毁坏。旧唐书·姚璹传:“臣又见《弥勒下生经》云,当 弥勒 成佛之时,七宝臺须臾散坏。”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幽 厉 失德, 周 道日衰,纲纪散坏。”
分類:解体毁坏
《漢語大詞典》:霏解
解体;离散。 唐 柳宗元 《招海贾文》:“东极倾海流不属,泯泯超忽纷盪沃。殆而一跌兮,沸入 汤谷 舳艫霏解梢若木。君不返兮魂焉薄?”
分類:解体离散
《漢語大詞典》:解束
脱落,散开。喻纲纪废弛解体。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名实反错,天纲解纽” 唐 吕延济 注:“纲,维也;纽,束也。解束,谓失纲纪也。”
《漢語大詞典》:携解(攜解)
离心解体。新唐书·宦者传·程元振:“ 瑱 等上将, 冕 、 光弼 元勋,既诛斥,或不自省,方帅繇是携解。”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然部党益携解,由是 能元晧 以伪 淄青 节度使、 高秀巖 以 河东 节度使并纳顺。”
《國語辭典》:散摊子(散攤子)  拼音:sàn tān zi
散夥。如:「他们不能一块过了,只好散摊子。」
分類:散伙解体
《漢語大詞典》:桑落瓦解
形容形势败坏如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后汉书·孔融传:“案 表 跋扈,擅诛列侯……专为羣逆,主萃渊藪。 郜 鼎在庙,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