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动撼(動撼)
指触动。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七:“‘你小子敢,你敢动撼动撼你老娘!’女的笑着喊,两人的声音混在一片混乱里。”
分類:触动
《漢語大詞典》:一动(一動)
(1).一次举动;一个行动。左传·昭公十五年:“礼,王之大经也;一动而失二礼,无大经矣。”二程遗书卷二四:“圣人一言一动无不合於天理如此。”
(2).一经发动;一有所举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昔 文王 一动,而功显于千世,列为 三代 ,此所谓因天心以动作者也。” 汉 贾谊 《属远》:“上之所得者甚少,而民毒苦之甚深,故 陈胜 一动而天下振。” 宋 罗大经 《鹤林雨露》卷八:“大军一动,万命所悬,乃可置於度外乎?”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陈亮恢复之议:“有所不动,一动而敌自鬭。”
(3).指思想、感情的突然触动。朱子语类卷三一:“心自是仁,然私欲一动,便不仁了。” 明 胡居仁 居业录·心性:“因心与理二,故一动便乱。”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俄延了半晌,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见了丫鬟説出‘ 吕仙阁 ’三字,心中一动。”
(4).犹动輒。如:他一动就骂人。如:这孩子一动就哭。
《國語辭典》:枨触(棖觸)  拼音:chéng chù
1.拨动、触动。《新唐书。卷二○○。儒学传下。褚无量传》:「自是群鹿驯扰,不复枨触,无量为终身不御其肉。」
2.感触。唐。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君时卧枨触,劝客白玉杯。」清。汪兆镛〈忆旧游。隐林梢半角〉词:「枨触天涯情绪,凄咽答幽蝉。」
《國語辭典》:心动(心動)  拼音:xīn dòng
1.心中震悸不安。《战国策。赵策一》:「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文选。宋玉。高唐赋》:「使人心动,无故自恐。」
2.动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一书生閒步,见他美貌心动。」《文明小史》第一九回:「贾葛民听了,怦怦心动。心想我们弟兄三人,虽然都已定亲,幸亏都还没有过门,不晓得长得面貌如何。」
《漢語大詞典》:牵情(牽情)
触动感情;动情。 唐 朱庆余 《中秋月》诗:“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 唐 孙鲂 《柳》诗之四:“春物牵情不奈何,就中杨柳态难过。” 宋 贺铸 《木兰花》词之一:“更无方便只尊前,説尽牵情多少话。”
《國語辭典》:感事  拼音:gǎn shì
经历某事而有感触。如:「唐朝诗人的感事之作,每能触动人心。」晋。郭璞 江赋:「及其谲变倏恍,符祥非一,动应无方,感事而出。」
分類:外界触动
《國語辭典》:芥蒂  拼音:jiè dì
微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使人不快的嫌隙。宋。苏轼〈送路都曹〉诗:「恨无乖崖老,一洗芥蒂胸。」《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古来有多少王公大人天子宰相,在尘埃中屠沽下贱起的,大丈夫正不可以此芥蒂。」也作「蒂芥」。
《漢語大詞典》:外情
(1).受外界事物触动而生之情。 晋 枣据 《杂诗》:“引义割外情,内感实难忘。”史记·乐书“感於物而动,性之颂也” 唐 张守节 正义:“其心虽静,感於外情,因物而动,是性之贪欲也。”
(2).指宫廷外臣民的情绪。新唐书·李石传:“于时大臣新族死,岁苦寒,外情不安。帝曰:‘人心未舒何也?’ 石 曰:‘刑杀太甚,则致阴沴。’”
(3).外国的情况。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欧 亚 交通,几五十年,而国人犹茫昧于外情。”
(4).指与外人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小的媳妇,虽是懒惰娇痴,小的闺门也严谨,却不曾有甚外情。”
《漢語大詞典》:触绪(觸緒)
触动心绪。 唐 令狐楚 《为楼烦监杨大夫请朝觐表》:“臣闻心孤者触绪而悲,意切者发言皆恳。”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丧纪其一周兮,徒囚首而怀故乡;触绪以兴愴兮,重閟咽而抑伤。” 清 钱之青 《风阻岳州》诗:“昔贤临望处,触绪感怀多。”
《漢語大詞典》:托兴(託興)
因外物而触动感情;借外物以抒写感情。 唐 李白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诗:“心中与之然,託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跡栖絶巘。” 宋 刘攽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赋》:“若乃託兴禽鸟,致情芻蕘,上则恢张乎宫室,下则吟咏其笙簫。” 明 宋濂 《谢翱传》:“每慕 屈平 ,託兴远游,自号 晞髮子 。”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古人词大率无题者多。 唐 五代 人多以调为词,自增入《闺情》《闺思》等题,全失古人託兴之旨。”
《漢語大詞典》:酒悲
酒后触动情怀而泣。 唐 白居易 《答劝酒》诗:“谁料平生狂酒客,如今变作酒悲人。”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酒酣, 嘉王 宗寿 乘间极言社稷将危,流涕不已。 韩昭 、 潘在迎 曰:‘ 嘉王 好酒悲。’” 胡三省 注:“人有醉后而涕泣者,俗谓之‘酒悲’。” 清 钱谦益 《后饮酒》诗之二:“饮酣发酒悲,泣下露泥泥。”
《漢語大詞典》:触拨(觸撥)
(1).顶触,碰撞。 唐 韩偓 《闲居》诗:“麋鹿跳梁忧触拨,鹰鸇搏击恐粗疏。” 宋 张耒 《南征赋》:“岂舟人之肃洽兮,艇触拨而欲倒。”
(2).触动撩拨。 宋 范成大 《秋前风雨顿凉》诗:“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 金 元好问 《别纬文兄》诗:“行期几日休相问,触拨覊愁恐不禁。” 清 佟法海 《浔阳楼》诗:“琵琶一曲断肠声,触拨当筵謫宦情。” 清 徐志岩 《闻鹧鸪》诗:“忽听格磔钩輈语,触拨归心泪满衣。”
《國語辭典》:动情(動情)  拼音:dòng qíng
发生情感。唐。李中〈送人南游〉诗:「浪迹天涯去,南荒必动情。」
《國語辭典》:感情  拼音:gǎn qíng
1.受外界刺激所产生的情绪。如:「他太感情用事了。」
2.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如:「他们二人一向来往密切,感情很好。」
3.触动情感。《文选。刘伶。酒德颂》:「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4.被别人的情意所感动,而表示感谢之情。如:「妈妈帮了他大忙之后,他感情不过,送了我们一篮水果。」《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伯父、伯母,今日此举,不但我父母感情不尽,便是我何玉凤也受惠无穷。」
《國語辭典》:触机(觸機)  拼音:chù jī
1.触动灵机。如:「我纯粹是触机而言,事先并没准备。」
2.碰到机关。如:「触机落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