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触情(觸情)
(1).触动情欲。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公乘姒:“待礼然后动,不苟触情,可谓贞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敬:“触情纵欲谓之非人。”
(2).合乎情理。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值心而言,则言无不是;触情而行,则事无不吉。”
《漢語大詞典》:微感
暗中触动;自隐微处感动。史记·张仪列传:“使人微感 张仪 曰:‘子始与 苏秦 善,今 秦 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 宋 苏轼 《颍大夫庙》诗:“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
《國語辭典》:冲心(衝心)  拼音:chōng xīn
撞在心上,使人心悸、心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灿若听了『紧急家信』四字,一个冲心,忽思量著梦中言语,却似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是这样吓他。他又见了几个冲心的钱,这事才得了。」
《國語辭典》:触发(觸發)  拼音:chù fā
触动感悟。如:「中秋佳节往往使异乡游子触发了思乡之情。」
《国语辞典》:动舌(动舌)  拼音:dòng shé
吃东西,触动舌头。《西游记》第四三回:「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触鼻。」
《漢語大詞典》:感悔
受到触动而悔改。新唐书·陈子昂传:“ 子昂 十八未知书,以富家子,尚气决,弋博自如。它日入乡校,感悔,即痛修饰。” 宋 苏洵 《送石昌言使北引》:“吾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復学。” 明 刘基 《孝友堂记》:“君乃迎父及继母於己养,以其资为弟娶妇,嫁其妹,咸得所,由是继母大感悔。”
分類:触动悔改
《国语辞典》:开机(开机)  拼音:kāi jī
1.开动机器。常用于广播或电视节目正式开始制作或播出节目。如:「主持人请准备,十秒后开机。」
2.收看或收听节目。如:「周一至周五晚上八点,是电视开机率最高的时候。」
3.触动灵机。《红楼梦》第七○回:「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开了机,乃提笔续道。」
《漢語大詞典》:起躄
抬起跛脚行走。形容触动之大或兴致之高。 汉 枚乘 《七发》:“当是之时,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傴起躄,发瞽披聋而观望之矣。” 清 钱谦益 《答新安方望子投诗枉访》诗:“无酒治聋心悒怏,有文起躄兴蹣跚。”
《國語辭典》:触及(觸及)  拼音:chù jí
碰触、接触。如:「当他第一眼触及尼加拉瀑布时,便被它的壮观声势震慑住。」
分類:触及触动
《漢語大詞典》:触悟(觸悟)
触动而领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説到这里,我忽然触悟起来。” 朱自清 《经典常谈·说文解字》:“那整画断画的排列,也许是在排列着蓍草时触悟出来的。”
分類:触动领悟
《漢語大詞典》:无动于中(無動於中)
指意念专一,不因外界影响而动心。后亦指内心毫无触动,对事情毫不在意。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宋 朱熹 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於其中也。” 清 方苞 《修复双峰书院记》:“尝叹 五季 縉绅之士,视亡国易君,若邻之丧其鸡犬,漠然无动於中。” 鲁迅 《而已集·扣丝杂感》:“我逆料《语丝》必将有几句感慨,但我实在是无动于中。”亦作“ 无动於衷 ”。 老舍 《不成问题的问题》:“神圣的抗战,死了那么多的人,流了那么多的血,他都无动于衷。”
《國語辭典》:捅马蜂窝(捅馬蜂窩)  拼音:tǒng mǎ fēng wō
用竹棍等拨动马蜂的窝巢。比喻引动纠纷或招惹难以对付的人。如:「你去招惹那个恶棍,不是存心捅马蜂窝吗?」
《漢語大詞典》:动悸(動悸)
(1).谓感情受触动而心跳加快。东观汉记·冯异传:“我梦乘龙上天,觉寤,心中动悸。”
(2).谓感情因受刺激而动荡。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二:“听见一朵残花坠地的声音,使我化了石的心也时起动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