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0,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陈祖言
任质言
苗昌言(字 禹俞 )
张仅言
任荩言
孙逢吉(字 从之 号 静阅先生 献简 )
姜诜(字 延言 )
许克昌(字 绍祖、上达 )
孙昌言
谢深甫(字 子肃 鲁国公、申国公、信王 惠正 )
马希言
刘光祖(字 德修 号 后溪、山堂 文节 )
游九言(字 诚之 号 默斋先生、默斋 名 九思 文靖 )
释政言( 王 )
其它辞典(续上)
王明清(字 仲言 )陈祖言
任质言
苗昌言(字 禹俞 )
张仅言
任荩言
孙逢吉(字 从之 号 静阅先生 献简 )
姜诜(字 延言 )
许克昌(字 绍祖、上达 )
孙昌言
谢深甫(字 子肃 鲁国公、申国公、信王 惠正 )
马希言
刘光祖(字 德修 号 后溪、山堂 文节 )
游九言(字 诚之 号 默斋先生、默斋 名 九思 文靖 )
释政言( 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127—? 【介绍】: 宋颍州汝阴人,寓居嘉禾,字仲言。王铚次子。少承家学,习知历朝史实及典章制度。历官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泰州通判、浙西参议官。有《挥麈录》、《玉照新志》、《投辖录》、《清林诗话》。全宋诗
王明清(一一二七~?),字仲言,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铚子(《挥麈前录》程迥跋)。孝宗即位,得补官(《玉照新志》卷五)。乾道初,奉祠居山阴。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以朝请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挥麈前录跋》)。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为杂买务杂买场提辖官(《中兴行在杂买务杂卖场官僚题名》)。四年,为宁国府军节度判官(《挥麈馀话》卷二、《玉照新志》卷四)。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添差泰州通判(《剑南诗稿》卷三○《送王仲言倅泰州》)。嘉泰初,为浙西参议官(《攻愧集》卷一○六《参议方君墓志铭》)。有《挥麈录》、《玉照新志》、《投辖录》等。全宋文·卷五三八○
王明清(一一二七——?),字仲言,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王铚次子。孝宗乾道末为安丰军判官。淳熙中为滁州来安令。十二年,以朝请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光宗绍熙四年,任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五年,通判泰州。宁宗嘉泰二年,为浙西参议官。终于某府知府。著有《投辖录》一卷、《挥麈前录》四卷、《后录》十一卷、《三录》三卷、《馀话》二卷、《玉照新志》三卷、《摭青杂说》一卷(以上今存)及《清林诗话》等。生平事迹参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證》卷一七《挥麈录》条所考。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六年(1156)任校书郎。绍兴二十七年(1157)任比部郎中。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八年(1158)任校书郎。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平州义丰人,幼名元奴。张觉子。尝侍葛王(世宗)读书,主家事,绳检部曲,一府惮之。世宗即位,除内藏库副使。有心计,为帝所倚重。迁劝农使卒。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二年(1162)任赣州知州。隆兴元年(1163)7月7日知镇江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199 【介绍】: 宋吉州龙泉人,字从之,自号静阅先生。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知萍乡县,以能闻。累迁秘书郎。光宗绍熙二年应诏上书八事,擢右正言。在谏台七十日,上章二十。出为湖南提刑,召为秘书监,兼吏部侍郎。时朱熹、彭龟年先后被贬,逢吉上书抗辩,忤怒韩侂胄,出知太平州,奉祠卒。全宋文·卷五八二九
孙逢吉(一一三五——一一九九),字从之,号静阅先生,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隆兴元年进士,授郴州司户,历常德教授、知萍乡县。绍熙元年迁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擢右正言。出为湖南提刑,以秘书监召,兼吏部侍郎。会彭龟年论韩侂胄专僭,出补郡,逢吉力争之,遂忤侂胄,出知太平州,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起知赣州。庆元五年卒,年六十五,谥献简。与弟逢年、逢辰皆有文学行义,时称「孙氏三龙」。见楼钥《献简孙公神道碑》(《攻愧集》卷九六),《宋史》卷四○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延言。以与吕颐浩世姻,忤秦桧,掩没于吴中十四年。后孝宗器重其才,擢为工部侍郎,历宝文阁直学士,出知荆南。全宋文·卷四九七四
姜诜,字延言,其先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人,绍兴中徙家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诜乾道中为两浙运判、转运使,工部侍郎,六年,以徽猷阁待制知荆南。官至宝文阁直学士、右通议大夫。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之二○、职官四四之二八、食货五一之三二、食货六一之一一,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五年(1169)任南安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子肃。孝宗乾道二年进士。历知青田县,迁大理丞。江东大旱,擢为提举常平,讲行救荒条目,全活甚多。宁宗庆元二年,累官参知政事,五年拜右丞相,封鲁国公。时有人上书乞斩朱熹以绝道学,深甫斥为狂妄。以少傅致仕。卒谥惠正。全宋诗
谢深甫(一一三九~一二○四),字子肃,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景之子。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历嵊县尉、昆山丞、知青田县。召对称旨,除藉田令,提举江东常平。光宗即位,为贺金国生辰使。绍熙元年(一一九○),除右正言,迁起居郎兼权给事中;二年,知临安府;三年,兼详定敕令官;四年,兼给事中。宁宗即位,知建康府。召为御史中丞兼侍读。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为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六年,拜右丞相。嘉泰三年(一二○三),出判建康府(《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年卒,年六十六。事见明谢敏行《东山志》卷一七《谢公墓志铭》。《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九四有传。全宋文·卷六二六六
谢深甫,字子肃,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乾道二年登进士第。累迁大理丞。江东大旱,擢为提举常平,全活者甚众。绍熙改元,除右正言,迁起居郎兼权给事中。二年知临安府,三年除工部侍郎,兼吏部侍郎。四年兼给事中。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知建康府,擢御史中丞。庆元元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迁参知政事,再迁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六年,拜右丞相,封申国公,进岐国公,改封鲁国公,以少傅致仕,卒。后其孙女为理宗后,追封信王,易封卫、鲁王,谥惠正。编有《嘉泰条法事类》八十卷。《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三年(1167)任司农寺丞。乾道三年(1167)任太府寺丞。乾道四年(1168)任福建路提举市舶。乾道七年(1171)任将作少监,7月已在任。乾道八年(1172)任大理少卿。乾道九年(1173)任平江府知府,七月到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1222 【介绍】: 宋简州阳安人,寓居德清,字德修,号后溪,一号山堂。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淳熙中召对论恢复事,谓骤进与偷安均为误国。由校书郎除右正言、知果州。光宗时任殿中侍御史,旋出为江西提刑,改夔州。宁宗即位,除侍御史,迁起居郎。以谏罢朱熹事,被劾去。庆元党禁间,撰《涪州学记》,被再劾夺职,谪居房州。党禁解,起知眉州,累迁知潼州府,升显谟阁直学士。卒谥文节。有《后溪集》。后人辑有《鹤林词》。全宋诗
刘光祖(一一四二~一二二二),字德修,号后溪,一号山堂,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西北)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任剑南东川节度推官,辟为潼川提刑司检法。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召为太学正,累迁右正言,出知果州。光宗即位,除军器少监,为殿中侍御史,出知夔州。宁宗即位,除侍御史,迁起居郎。韩侂胄擅朝禁伪学,刘撰《涪州学记》,被指为谤讪,夺职,谪居房州。侂胄诛,历知襄阳、遂宁、潼川府。嘉定十五年卒,年八十一。有《后溪集》十卷,已佚。后人辑有《鹤林词》一卷。事见《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三《刘阁学墓志铭》,《宋史》卷三九七有传。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六三一三
刘光祖(一一四二——一二二二),字德修,号后溪,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北)人。乾道五年进士及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淳熙中累迁校书郎,知果州。光宗立,除军器少监兼权侍左郎官,为殿中侍御史。出为潼川运判,江西、夔州提刑。宁宗即位,除侍御史,改司农少卿,进起居舍人、起居郎。为韩侂胄党所排,奉祠,后又谪居房州。久之,起知眉州,除潼川提刑、权知泸州。侂胄诛,历知襄阳、遂宁、潼川府。升显谟阁直学士,提举宫观。嘉定十五年卒,年八十一,谥文节。光祖为当世名臣,赵汝愚称其论谏激烈似苏轼,恳恻似范祖禹,世以为名言。为文浑厚正大似其人,诗尤清婉。著有《后溪集》百馀卷,《岘山》、《鹤林》、《金泉》、《眉山》等集合若干卷,《诸经讲义》若干卷,惜皆佚。见真德秀《刘阁学墓志铭》(《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1206 【介绍】: 宋建宁建阳人,字诚之,号默斋先生。初名九思。十岁为文斥秦桧。从张栻学,举江西漕司进士及第。历古田尉,入监文思院。张栻帅广西,辟为幕僚。庆元党禁时,作《上元县明道祠记》,痛讥权臣。宁宗开禧初,为淮西安抚机宜,寻知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参谋官。卒谥文靖。有《默斋遗稿》。全宋诗
游九言(一一四二~一二○六),初名九思,字诚之,号默斋,建阳(今属福建)人。早年从学张栻,以祖荫入仕,曾举江西漕司进士第一。历古田尉,江州录事参军,沿海制司干官。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监文思院上界(《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八之八九)。后入张栻广西、江陵帅幕,以不附时相罢。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起为江东抚干,调全椒令,以不便养亲丐祠。开禧初,辟为淮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又以不附韩侂胄罢。二年卒,年六十五(同上书礼五八之九九)。有语录诗文集,已佚,后人辑为《默斋遗稿》二卷。事见《永乐大典》卷八八四三引《建安志》。 游九言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默斋遗稿》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六三一○
游九言(一一四二——一二○六),字诚之,号默斋,建宁府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初名九思。从张栻学,举江西漕司进士第一。初任古田尉,淳熙初监文思院上界。张栻帅广西,辟为幕僚。开禧初,为淮西安抚机宜,寻知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司参谋官。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端平中特赠直龙图阁,谥文靖。其著作今存《默斋遗稿》二卷,盖后人掇拾而成。见《宋史翼》卷二五,《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一,《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八之八九。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政言。许州长社人。姓王氏。九岁事资福院净良长老。为师执役。且十年辞良。游教庠。时浩公僧录。居南京。讲唯识论。言。往谒之。决择性相。造理深至。浩公心醉焉。因命代演。声称隆起。讲座方倚为重。遂改趋而缚禅。坐静于嵩山龙潭。又即汝州紫云峰结茆。未有所入。闻慈照禅师唱道香山。乃往投之。慈照。举金刚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汝如何会。因忽有省。曰。诸缘不坏兮性无灭。云散长空兮天皎月。慈照可之。言终不自肯。走中都。见广慧。广慧命掌记室。久之始帖然。出世住仰天山。迁益都义安院。暨郑州之普照。河南之法云。与天潭柘之龙泉。皆驻化之地。所至法音弘流。沾被如响。其举扬宗旨。脱落窠臼。如鹘起长空。骏腾平野。奔逸绝尘。难为觏附。制颂古拈古各百篇。金刚经證道歌有。注金台有。录真心有。说皆行于世。且能以游戏馀力。崇饰伽蓝。具有成绩可考。又异乎枯槁寂莫。置事物于度外。为禅者也。老于颖滨之钓台。以大定乙巳年。入寂。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六
释政言,姓王氏,长社人。九岁诣资福院净良祝发,受具戒后,参香山慈照。尝入丈室请益,慈照曰:“诸法如意,即诸如来。”政于言下有省,即说偈:“诸缘不坏,了性无灭。云散长空,碧天皎月。”照可之。后至中都,参竹林广慧通理。既而梁园大长公主暨东京留守曹王请住潭柘龙泉寺,遂继惠公法席三岁。制颂古、拈古各百篇,注《禅说金刚歌》,又著《金台录》、《真心真说》、《脩行十法门》皆行于世,后大定间说偈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