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誓愿力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在因位时兴大愿所誓。果得之功德力,全由因位之誓愿所成也。
誓愿安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誓愿安乐行之略。
誓愿安乐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安乐行之第四。立欲使一切众生入于佛道之誓愿,而安乐行法华之法也。(参见:四安乐行)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安乐行)
【三藏法数】
谓由众生不闻、不知、不觉,于是起慈悲心,誓愿为说。故经云: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是名誓愿安乐行。(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药师十二誓愿
【佛学大辞典】
(名数)第一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第二威德巍巍开晓众生之愿。第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第四使一切众生安立大乘之愿。第五使一切众生行梵行,具三聚戒之愿。第六使一切不具者诸根完具之愿。第七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證得无上菩提之愿。第八转女成男之愿。第九使诸有情解脱天魔外道缠缚,邪思恶见稠林,引摄正见之愿。第十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第十一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第十二使贫乏无衣服者得妙衣之愿。见药师经。
【佛学常见辞汇】
一、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二、威德巍巍开晓众生之愿;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四、使一切众生安立大乘之愿;五、使一切众生行梵行具三聚戒之愿;六、使一切不具者诸根完具之愿;七、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證得无上菩提之愿;八、转女成男之愿;九、使诸有情解脱天魔外道缠缚,邪思恶见稠林,引摄正见之愿;十、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十一、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十二、使贫乏无衣服者得妙衣之顶。
难思弘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声闻菩萨(因人)所不能思虑之无上甚深誓愿,即弥陀之本愿也。教行信證曰:「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
四弘誓──菩萨四弘誓
【三藏法数】
(出陀罗尼杂集)
〔一、心如大地〕,谓愿我心如大地,长养众生,道非善种,皆成圣果。
〔二、心如桥船〕,谓愿我心如桥船,运度众生,不滞中流,达于彼岸。
〔三、心如大海〕,谓愿我心如大海,涵育众生,同得真源,沾于法味。
〔四、身如虚空〕,谓愿我身如虚空,包含万物,与诸众生,平等无二,同證法性。
烦恼无数誓愿断
【三藏法数】
此依集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谛审烦恼惑业无量无边,能招集生死苦果,流转三界无有穷尽。故发誓愿,欲断除之,而使六道众生,悉亦断除,令出三界。故云烦恼无数誓愿断。
法门无尽誓愿知
【三藏法数】
此依道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谛审一切道法,无穷无尽,能通至涅槃。自既知已,亦令一切众生證知。故云法门无尽誓愿知。(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佛道无上誓愿成
【三藏法数】
此依灭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谛审菩提之果,最胜无有过上,自成就已,普愿一切众生咸皆成就。故云佛道无上誓愿成。(梵语菩提,华言道。)
弘誓普
【三藏法数】
弘者,广也。誓者,制也。广求胜法,制御其心也。谓菩萨依四谛境,发弘誓愿。若见苦谛逼迫楚毒之相,缘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见集谛迷惑系缚,甚可哀伤,约此起誓,故言未解者令解。若见清净之道,能出生死,至安乐地,欲示众生,行此道故,乃言未安者令安。若见灭烦恼处,名为涅槃,约此起誓,故言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故名弘誓普。(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不退誓愿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坚持净戒,求證菩提,誓愿弘深,勇猛精进,而不退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