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社会规范(社会规范)  拼音:shè huì guī fàn
社会上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准则,常为不同社会群体权力争斗的产物,反映主流社会的价值。
《国语辞典》:国际驾照(国际驾照)  拼音:guó jì jià zhào
国际间共同认可的汽车驾驶执照。如:「出国旅游时,他总是将国际驾照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国语辞典》:利益团体(利益团体)  拼音:lì yì tuán tǐ
为了保护、增进本身利益,或实现共同认可的价值,而向社会或政府提出诉求的团体。
《国语辞典》:团体规范(团体规范)  拼音:tuán tǐ guī fàn
团体成员所共同认可,并用来评断与约束成员行为的标准。如:「每个人都要遵守团体规范。」
《国语辞典》:大老闆  拼音:dà lǎo bǎn
拥有个人事业,并获得同业人士认可的人。如:「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成为百货业的大老闆。」
《国语辞典》:社会化(社会化)  拼音:shè huì huà
个人学习社会所认可之价值、规范、行为,并建立自我认同的过程。
《漢語大詞典》:法律规范
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各个行为规则。它包括三方面内容:(1)适用的条件;(2)要求怎样做和不能怎样做;(3)违反规则的法律后果。一个法律规范可以表述在几个法律条文甚至不同的法律文件之中。
《國語辭典》:不成文法  拼音:bù chéng wén fǎ
凡未经立法机关依立法程序制定,亦未经一定手续公布,而具有法律之效力,称为「不成文法」。如自然法及习惯法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