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嘲摈(嘲擯)
讥笑排斥。 宋 叶适 《送赵景明知江陵县》诗:“ 汉 士兴伐胡, 唐 军业诛镇;久已受襃封,谁能困嘲摈!”
分類:讥笑排斥
《漢語大詞典》:嘲慢
讥笑侮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公子以生嘲慢故,衔生,日思所报,遂谋醉以酒而诬之。”
《漢語大詞典》:诮恨(誚恨)
讥笑和恼恨。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书》:“议者徒见不得等位元首,横生誚恨。”
分類:讥笑恼恨
《漢語大詞典》:讥鄙(譏鄙)
讥笑鄙视。北齐书·薛琡传:“﹝ 薛琡 ﹞惑其谗言,逐前妻 于氏 ,不认其子,家内怨忿,竞相告列,深为世所讥鄙。”
分類:讥笑鄙视
《漢語大詞典》:以宫笑角
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北齐 刘昼 新论·文武:“今代之人,为武者则非文,为文者则嗤武,各执其所长而相是非,犹以宫笑角,以白非黑,非适才之情,得实之论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寧藏拙而不为则可,若护其所短,而反讥人之所长,则不可。所谓以宫笑角。以白詆青者,谓之陋儒。”
《國語辭典》:挖苦  拼音:wā ku
用轻薄的话讥讽别人。《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我这个笑话儿,是挖苦典史的。」《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岂知这句话,更把个县官说得呆了,以为他是有意来挖苦我了。」
《國語辭典》:五十步笑百步  拼音: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战国时,孟子和梁惠王谈话中所举的例子。孟子以两名士兵在前线作战时退却,其中一人跑了五十步,另一人跑了一百步,前者就讥笑后者不中用。其实两个人都是退却,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典出《孟子。梁惠王上》。后比喻自己和别人犯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些,可是却讥笑别人。南朝梁。释僧祐《弘明集。何承天答宗居士书》:「岂独爱欲未除,宿缘是畏,唯见其有,岂复是过,以此嗤齐侯,犹五十步笑百步耳。」
《國語辭典》:压桌(壓桌)  拼音:yā zhuō
1.筵席中预先摆定的菜,多为冷荤之类。也作「押桌」。
2.讥笑筵食最后离席的人。
《国语辞典》:念曲叫曲  拼音:niàn qǔ jiào qǔ
讥笑人唱歌唱得没有抑扬含蕴的妙趣。语本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不善歌者,声无抑扬,谓之『念曲』;声无含韫,谓之『叫曲』。」
《国语辞典》:何见之晚(何见之晚)  拼音:hé jiàn zhī wǎn
怎么这么晚才想到。讥笑人见识不足。《史记。卷八七。李斯传》:「此必然之效也。君何见之晚?」
《国语辞典》:居下讪上(居下讪上)  拼音:jū xià shàn shàng
属下背地里讥笑长官。《晋书。卷四八。段灼传》:「而成帝尚复不寤,乃以为居下讪上,廷辱保傅,罪死无赦。」
《国语辞典》:见笑于人(见笑于人)  拼音:jiàn xiào yú rén
被人讥笑。如:「他懂得不多,又爱乱发议论,常常见笑于人。」《施公案》第二六五回:「张桂兰道:『若谓焚香燃烛,徒然见笑于人。』」
分类:讥笑
《国语辞典》:龟笑鳖无尾(龟笑鳖无尾)  拼音:guī xiào biē wú wěi
(谚语)乌龟讥笑鳖的尾巴短,其实乌龟的尾巴也不长。比喻人不知自己的缺点而去取笑他人。如:「你胆子不大偏笑他胆小,岂不是龟笑鳖无尾?」
《国语辞典》:父做子笑,子做父笑  拼音:fù zuò zǐ xiào,zǐ zuò fù xiào
(谚语)谓父子互相非议、讥笑。形容意见相左。《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那晓得风水的讲究,叫做父做子笑,子做父笑,再没有一个相同的。」
《国语辞典》:笑骂由他(笑骂由他)  拼音:xiào mà yóu tā
对于他人的讥笑辱骂无动于衷。《黑籍冤魂》第七回:「弄得名声狼藉,他却一点不知,一些不晓,所谓:『笑骂由他,好官我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