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讨俏(討俏)  拼音:tǎo qiào
在艺术表演或做事中让人觉得好。如:「他在这出戏里讨俏极了,一出场就让人有种亲切感。」
《漢語大詞典》:骜好(驁好)
方言。犹讨好。 明 冯梦龙 山歌·笼灯:“满面拌子箇灰尘,人门前全勿驁好。”
分類:方言讨好
《漢語大詞典》:卖面光(賣面光)
方言。讨好。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七章:“他奸狡,会对 刘耀庭 老婆卖面光,说滑话。”
分類:方言讨好
《國語辭典》:殷勤  拼音:yīn qín
1.辛勤。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道不的殷勤过日灾须少,侥倖成家祸必多。」
2.恳切、周到。《儒林外史》第三○回:「道士不知什么意思,摆上果碟来,殷勤奉茶。」《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瑞见往里让,心中喜出望外,急忙进来,见了凤姐,满面陪笑,连连问好。凤姐也假意殷勤,让茶让坐。」
《漢語大詞典》:事人
(1).事奉人;服侍人。《论语·先进》:“ 季路 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礼记·礼运:“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事人则失位。”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妇人所以有师何?学事人之道也。”
(2).奉承人;讨好人。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 孝元 傅昭仪 ……为人有材略,善事人,下至宫人左右,饮酒酹地,皆祝延之。”北齐书·陈元康传:“ 元康 便辟善事人,希颜候意,多有进举,而不能平心处物,溺於财利。”
(3).谓充任下属。晋书·司马休之传:“ 裕 得书叹息,以示诸佐曰:‘事人当应如此!’”
(4).嫁人。 明 瞿佑 归田诗话·沈园感旧:“ 刘克庄 续诗话,谓翁( 陆游 )初婚某氏,伉儷相得,而失意於舅姑,竟出之,某氏改事人。” 明 杨慎 丹铅续录·荳蔻:“ 杜牧之 诗:‘婷婷嫋嫋十三餘,荳蔻梢头二月初’……本咏娼女,言其美而且少,未经事人,如荳蔻花之未开耳。”
《國語辭典》:承奉  拼音:chéng fèng
1.承命奉行。《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出入九年,二千石曾不承奉,恣心从好,司隶刺史讫无纠察。」
2.伺候、逢迎。《红楼梦》第三九回:「平儿等来至贾母房中,彼时大观园中姊妹们都在贾母前承奉。」
《國語辭典》:孝敬  拼音:xiào jìng
1.孝顺尊敬。《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清庙祭祀,追往孝敬。」《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自此那儿子当真守分孝敬二亲,后来却得善终。」
2.敬献。《儒林外史》第四八回:「我小侄没有孝敬老师和世叔,怎反受起老师的惠来?」《红楼梦》第四三回:「这是凤丫头孝敬老太太的,算他的孝心虔,不枉了老太太素日疼他。」
《國語辭典》:取容  拼音:qǔ róng
讨好他人以求容身。《汉书。卷五十。张释之传》:「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如此矣。」
《國語辭典》:佞佛  拼音:nìng fó
讥人盲目奉佛以求福。唐。王绩〈游北山赋〉:「戒非佞佛,斋非媚道。」
《國語辭典》:俯就  拼音:fǔ jiù
迁就、将就。《儒林外史》第三回:「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
《國語辭典》:孝顺(孝順)  拼音:xiào shùn
1.侍奉父母,克尽孝道。《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今皇帝宽仁孝顺,奉循圣绪。」《儒林外史》第四八回:「我做媳妇的不能孝顺爹妈,反累爹妈,我心里不安。」
2.敬献财物。《西游记》第四三回:「小弟一向蒙恩赐居于此,久别尊颜,未得孝顺。」《红楼梦》第二四回:「不用说这香料自然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因此想来想去,只有孝顺婶婶一个人才合式。」
《漢語大詞典》:市恩
谓以私惠取悦于人。犹言买好,讨好。新唐书·裴耀卿传:“今朕有事 岱宗 ,而 怀州 刺史 王立 餼牵外无它献,我知其不市恩也。” 宋 叶适 《故知枢密院施公墓志铭》:“不鸣善以收誉,不衒荐以市恩。”明史·余子俊传:“大臣谋国,当身任利害,岂得远怨市恩为自全计。”
《國語辭典》:侧媚(側媚)  拼音:cè mèi
谄媚阿谀,巴结讨好人。《书经。囧命》:「便辟侧媚,其惟吉士。」《南史。卷七七。恩倖传。孔范传》:「仪候意承颜,倾巧侧媚,又献其二女,以求亲昵。」
《國語辭典》:取悦(取悅)  拼音:qǔ yuè
讨好。宋。欧阳修〈夏日学书说〉:「可以乐而不厌,不必取悦当时之人。」
《漢語大詞典》:佞谀(佞諛)
以美言奉承讨好。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闒茸尊显,佞諛得意。”宋书·始安王刘休仁传:“ 休仁 多计数,每以笑调佞諛悦之,故得推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星者见其意气,稍佞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