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鸣吠(鳴吠)
(1).(鸡犬等)鸣叫。 晋 陶潜 《桃花源》诗:“荒路曖交通,鸡犬互鸣吠。”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雷谴逆妇》:“一日,白昼中,忽轰雷一声,觉电光红紫眩目。三妇人皆人首,而身则一牛一犬一豕,踞地鸣吠。”
(2).比喻骚动、叛乱。《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后大军所以临 江 而不济者,以 韩约 、 马超 逋逸迸脱,走还 凉州 ,復欲鸣吠。” 李周翰 注:“鸣吠,犹叛乱也。”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 云南 在 贵州 西九驛,仅一线路通行旅耳,自 云南 而北,以向中州,必假道於 贵 ,万一有鸣吠之梗,则悬隔不得通。”
(3).谓献媚讨好。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杨名编修:“盖 汪 为 永嘉 鸣吠不待言,而当时议礼诸公,自 桂 霍 之外,如 方西樵 、 席元山 、 黄敬斋 、 熊兆原 诸公,皆表表自树,无肯扫舍人门者。自是 永嘉 势亦渐孤。”
(4).谓鸡鸣狗吠之薄技。隋书·文学传·潘徽:“所以人加脂粉,物竞琢磨,俱报稻粱,各施鸣吠。” 唐 柳宗元 《上江陵严司空献所著文启》:“鸣吠之能,犹希效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续序》:“善用之,鸣吠之长可以逃死。”参阅史记·孟尝君列传
《國語辭典》:献媚(獻媚)  拼音:xiàn mèi
为了讨好别人而表露出谀媚姿态。如:「献媚取宠」。
《国语辞典》:摆尾(摆尾)  拼音:bǎi wěi
1.摇尾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只见麒麟迅速、狮子峥嵘,摆尾摇头,出林迎接。」
2.比喻对人讨好、谗媚。如:「他又开始向我摆尾了。」
3.形容人得意忘形。如:「看他一副摇头摆尾的样子,实在令人讨厌。」
《國語辭典》:谄媚(諂媚)  拼音:chǎn mèi
逢迎巴结。《后汉书。卷七四下。袁绍传》:「曲辞谄媚,交乱懿亲。」《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若小臣之中,有可纳用者,宁得以人废言而不采择乎?但谄媚取容,虽闇亦所明识也。」
《漢語大詞典》:谀悦(諛悦)
谄媚讨好。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朕冀闻己过,公乃妄相諛悦。”辽史·逆臣传中·萧革:“﹝ 萧革 ﹞游近习间,以諛悦相比昵,为流辈所称,由是名达於上。”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献帝三十:“夫人之情,不耽逸豫,天下无不可进之善;不喜諛悦,天下无不可纳之忠。”
分類:谄媚讨好
《國語辭典》:好话(好話)  拼音:hǎo huà
1.有益的话。《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杜少卿流泪道:『老伯的好话,我都知道了。』」
2.赞美的、好听的话。《金瓶梅》第二○回:「自古道:『顺情说好话,干直惹人嫌。』」也作「好话儿」。
《國語辭典》:圆滑(圓滑)  拼音:yuán huá
1.浑圆滑溜。宋。苏轼〈竹𪕋〉诗:「鸱夷让圆滑,混沌惭瘦爽。」
2.做事或言谈面面周到,不得罪人。如:「他从事公关这一行已十五年,因此待人处事十分圆滑。」
《國語辭典》:佞言  拼音:nìng yán
谄媚奉承的话。《宋史。卷二八二。列传。李沆》:「佞言似忠,奸言似信。」《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分類:逢迎讨好
《漢語大詞典》:周容
迎合讨好。《楚辞·离骚》:“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王逸 注:“周,合也。苟合於世,以求容媚也。” 汉 刘向 《九叹·惜贤》:“妄周容而入世兮,内距闭而不开。”
分類:迎合讨好
《漢語大詞典》:软话(軟話)
求情讨好的话。 李準 《李双双小传·不能走那条路》:“他妻妹夫还见天来要账,连襟亲戚,惹得脸青脸红,他也不想再说软话。”
分類:求情讨好
《国语辞典》:老包  拼音:lǎo bāo
专门包庇纵容或奉承讨好他人的人。《土风录。卷一七。老包》:「阿庇纵容曰老包。按吕氏家塾记包拯为京尹令行,禁止人呼为包家,市井小民及田野之人见徇私者,皆指笑之曰:『尔一个包家。』见贪污者曰:『尔一个司马家。』盖反言以笑之也。后遂以阿庇者曰『老包』矣。」
《漢語大詞典》:媚笑
(1).讨好的笑。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太炎先生 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心窃非之,但当国民党要没收他的几间破屋,我实不能向当局作媚笑。”
(2).妩媚的笑。 茅盾 《子夜》十四:“ 王妈 似乎一怔,但立即了解似的媚笑着,面对着 吴荪甫 往后退走。”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 任三嫂 一媚笑,低下着脑袋。”
分類:讨好妩媚
《國語辭典》:献殷勤(獻殷勤)  拼音:xiàn yīn qín
阿谀奉承,讨人欢心。元。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便待要献殷勤,笑吟吟叙弟昆。」《程乙本红楼梦》第五五回:「若是凤姐前,他便早已献殷勤,说出许多主意。」
《國語辭典》:米汤(米湯)  拼音:mǐ tang
1.用米煮成的汤。
2.比喻奉承的话。《官场现形记》第七回:「著实灌了些米汤,把他兴头的了不得。」
《漢語大詞典》:献好(獻好)
犹言献殷勤,讨好。 赵树理 《邪不压正》:“后来看见 元孩 、 小昌 他们当了干部,他就往他们家里去献好。” 高玉宝 《高玉宝》第四章:“﹝保长﹞只催 于老五 快走,想去向 王红眼 的小老婆和 王凤子 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