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铁血主义(铁血主义)  拼音:tiě xuè zhǔ yì
俾斯麦担任普鲁士首相时,向反对增加军费开支的议会疾呼:「决定普鲁士在德意志地位的,不是自由主义而是实力。……当前重大问题不能通过演讲与多数决来改变,唯有铁与血。」意谓非武力手段不可,世称「铁血主义」。
《国语辞典》:责任内阁(责任内阁)  拼音:zé rèn nèi gé
实行议会政治的国家,内阁阁员对于议会,负政治上的连带责任,称为「责任内阁」。
《国语辞典》:议会政治(议会政治)  拼音:yì huì zhèng zhì
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议会行使政权的政治。
《国语辞典》:副议长(副议长)  拼音:fù yì zhǎng
议会的副首长,由议员互选产生,有一定的任期。辅佐议长综理议会会务,议长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得代理议长执行。
《国语辞典》:党鞭(党鞭)  拼音:dǎng biān
俗称民主国家议会中,各政党负责联络、协调等事务的干部。或为党团书记长,或为党团召集人。如:「每次重要议案表决前,只见各党党鞭穿梭于议场中拉票。」
《国语辞典》:地方议会(地方议会)  拼音:dì fāng yì huì
由地方公民选举代表,组成监督该地方政府行政事务的议会。如新北市议会、新竹县议会。如:「执政党的议员在地方议会中占多数席次,取得主导地位。」
《国语辞典》:内阁制(内阁制)  拼音:nèi gé zhì
一种政府行政体制。起源于英国,在施政运作上是以内阁代替元首对议会负责,国家元首仅具名位而无实权。内阁需拟订政策提交议会讨论;并且督责所属部会执行议会所通过的法律;议会对于无能或执政错误的内阁则可提出谴责或投不信任票,迫使内阁下台。
《国语辞典》:临时会(临时会)  拼音:lín shí huì
议会或其他团体中遇特别事故而临时召开的会,相对于常会而言。
《国语辞典》:县议员(县议员)  拼音:xiàn yì yuán
由县民选举参与议会运作、县政议决的代表。
《国语辞典》:下议院(下议院)  拼音:xià yì yuàn
立宪国家两院制议会之一。由民选议员组成,有议决法律案、预算决算案等职权。如美国的众议院、法国的国民议会、荷兰的二院等。也称为「下院」。
《国语辞典》:一读会(一读会)  拼音:yī dú huì
议会对于法律案,在宣读条文上,必经三次,第一次称为「一读会」。
《国语辞典》:上议院(上议院)  拼音:shàng yì yuàn
立宪国家的议会之一,相对于下议院而言。其组织分子,大抵君主国以贵族为主,如日本;民主国以民选议员为主,如美国。
《国语辞典》:三读会(三读会)  拼音:sān dú huì
议会对于法律案,宣读条文,必经三次,首二次谓之一读会、二读会,最后一次称为「三读会」。
《漢語大詞典》:二元制
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政府不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在这种制度下,政府是国家元首行使行政权的机构,只对国家元首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议会只是立法机关,甚至只是君主的咨询机构。国家元首是总统的,为总统制;国家元首是君主的,为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另有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
《國語辭典》:红皮书(紅皮書)  拼音:hóng pí shū
一国政府因某种政治事务,所发布的官方文书。如美国政府的外交文书,奥地利、西班牙的政治公报,因封面用红色,故称为「红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