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参讲(參講)
共相讲论。新唐书·李渤传:“博引海内名儒,大开学馆,与群臣参讲,据经稽古。”
分類:共相讲论
《漢語大詞典》:谈书(談書)
讲论学问。南史·明山宾传:“ 齐明帝 不重学,谓 祏 曰:‘闻 山宾 谈书不輟,何堪官邪?’”
《分类字锦》:擿句
北史窦瑗传孝武帝时为廷尉卿及释奠开讲瑗与温子升魏李景李业兴并为擿句
分类:讲论
《漢語大詞典》:讲绎(講繹)
讲论研究。新唐书·李勉传:“择言守 汉州 ,独引同榻坐,讲绎政事,名重当时。” 宋 汪应辰 《与吕逢吉书》之四:“每得来问,不见鄙弃,所讲绎者,莫非前言往行之要,幸甚幸甚。” 宋 叶适 《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既得谢,独处一室,家人罕见其面。勘整旧书,讲绎不少厌。”
分類:讲论
《漢語大詞典》:讲释(講釋)
讲论解释。魏书·释老志:“时西域有 胡 沙门 鳩摩罗什 ,思通法门, 道安 思与讲释,每劝 坚 致 罗什 。”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二·彦琮:“ 隋文 作相,佛法稍兴,便为诸贤讲释般若。” 明 陈敬宗 《新建武学夫子庙碑记》:“纂次歷代用兵成败及忠义可训者,讲释之,冀其有成也。”
分類:讲论解释
《漢語大詞典》:相斫书(相斫書)
(1).记载战争的史书。多指左传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帝 时,大司农 弘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豢 又尝从问《左氏传》, 禧 ( 隗禧 )答曰:‘……《左氏》直相斫书耳,不足精意也。’” 梁启超 《中国史学萃·中国史界革命案》:“昔人谓左传为相斫书,岂惟左传、若《二十四史》,真可谓地球上空前絶后之一大相斫书也。”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先前听到二十四史不过是‘相斫书’,是‘独夫的家谱’一类的话,便以为诚然。”
(2).指讲论兵法的书。 宋 陆游 《对酒》诗:“ 孙 吴 相斫书,了解亦何益!”
《漢語大詞典》:讲辩(講辯)
讲论辩别。《淮南子·修务训》:“而不能閒居静思,鼓琴读书,追观上古及贤大夫学问讲辩,日以自娱。” 高诱 注:“讲论辩别然否,自娱乐。”
分類:讲论论辩
《漢語大詞典》:谈扬(談揚)
讲论宣扬。《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之四)》:“会中有二百天人,闻居士谈扬,尽怀欢喜之心,皆获旡生法忍。” 元 无名氏 《博望烧屯》第三折:“气昂昂勒马刺 颜良 ,刺 颜良 天下尽谈扬。”
分類:讲论宣扬
《國語辭典》:对讲(對講)  拼音:duì jiǎng
相对谈论。《后汉书。卷二五。刘宽传》:「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红楼梦》第五六回:「叫了人家来,不说正事,你们且对讲学问。」
分類:讲论
《漢語大詞典》:谈讲(談講)
谈说讲论。 晋 王隐 晋书·乐广传:“尚书令 卫瓘 有名理,及与 何晏 、 邓颺 等数共谈讲。”红楼梦第三二回:“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他们三三五五地走着,抽烟、谈讲和笑闹。”
分類:谈说讲论
《漢語大詞典》:讲剑(講劍)
讲论剑术。泛指讲武。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摛文挥月毫,讲剑淬霜鍔。”
《漢語大詞典》:玄席
讲论玄学的座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简文 勃兴,渊乎清俊,微言精理,函满玄席。”
《漢語大詞典》:讨习(討習)
讲论研习。魏书·张彝传:“ 彝 务尚典式,考访故事。及临 陇 右,弥加讨习,於是出入直衞,方伯威仪,赫然可观。” 唐 颜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铭》:“诸主蹷然,竞崇讨习,礼之降杀,亲之薄厚,翕然一变,职主之由。”
分類:讲论研习
《分类字锦》:解矇
后汉书张元传元专心经书方其讲问乃不食终日及有难者辄为张数家之说令择从所安诸儒皆伏其多通著录千馀人时右扶风琅邪徐业亦大儒也引见之与语大惊曰今日相遭真解矇矣遂请上堂难问极日
分类:讲论
《分类字锦》:辩举(辩举)
唐书盖文达传博涉前载尤明春秋三家刺史窦抗集诸生讲论于是刘焯刘轨思孔颖达并以耆儒开门受业是日悉至而文达依经辩举皆诸儒意所未叩一坐厌叹
分类: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