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九折
 
九折回轩
 
九折回转
 
九折悲
 
九折艰
 
九折途
 
九折魂
 
危途九折
  
叱驭人
 
叱驭王尊
  
忠臣叱驭
 
悲九折
  
王尊疾驱
 
王尊许国
 
王尊返驾
  
王尊驱九折
 
王阳叹
 
王阳守亲
 
轮摧九折

相关人物
王阳
 
王尊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王尊〉~3226~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少孤,归诸父,使牧羊泽中。尊窃学问,能史书。年十三,求为狱小吏。数岁,给事太守府,问诏书行事,尊无不对。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久之,尊称病去,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论语,略通大义。复召署守属治狱,为郡决曹史。数岁,以令举幽州刺史从事。而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数上书言便宜事,事下丞相御史。……涿郡太守徐明荐尊不宜久在闾巷,上以尊为郿令,迁益州刺史。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柰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尊居部二岁,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博士郑宽中使行风俗,举奏尊治状,迁为东平相。

简释

九折回轩:借喻不再奔波于仕途。唐李商隐《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斯游悦为胜,九折幸回轩”

九折途:喻指路途艰险。宋陆游《东窗》:“九折危途寸步艰,至今回首尚心寒。”


例句

晨严九折度,暮戒六军行。 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

撕游傥为胜,九折幸回轩。 李商隐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 李端 送郑宥入蜀迎觐

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卢照邻 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

返驾王尊何足叹,哭途阮籍谩无聊。 罗邺 春过白遥岭

勿以王阳道,迢递畏崚嶒。 陈子昂 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

某许国王 朝代:先秦

人物简介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六
未详。
宇文贵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7 【介绍】: 北周昌黎大棘人,徙居夏州,鲜卑族,字永贵。善骑射,北魏孝明帝正光末,破六汗拔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贵率军击破六汗拔陵军。后从尔朱荣镇压葛荣,破元颢,以功除郢州刺史。从孝武帝西迁后,以战功,历夏、岐二州刺史,进位大将军。西魏废帝时,代尉迟迥镇蜀。除都督益潼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周代魏,进柱国,拜御正中大夫,封许国公,官至太保,卒谥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6 【介绍】: 隋代郡武川人,字伯通。本姓破野头,鲜卑族人,从主姓,改为宇文氏。少骁勇,擅弓马,仕北周,累功拜上柱国。入隋,以平陈功拜安州总管。杨广奏请转寿州刺史、总管。为广设废立之谋。炀帝即位,封许国公,参预朝政。性贪鄙,广纳贿赂,金宝累积,知人有珍异之物必求取之。征辽之役,所统军溃败不可禁止。帝怒,斥为民。寻复官爵。后劝帝幸江都。至江都,病笃,临终以二子化及、智及托于帝。
全隋文·卷二十三
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本姓破野头。周武帝时,起家拜开府。历左宫伯,英果中大夫,封博陵公,改封濮阳。大象末,超拜上柱国,进封褒国公。隋受禅,为右卫大将军,拜寿州总管,历太子左卫率。炀帝即位,迁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加开府仪同三司。从幸江都,卒。赠司徒、尚书令,谥曰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5—647 【介绍】: 唐渤海蓨人,名俭,以字行。高劢子。少博涉文史,敏惠强记。妹嫁长孙晟。隋末因故谪交州,唐初北归。高祖武德中为右庶子,封义兴郡公。累迁雍州治中。玄武门之变,曾预其谋。太宗贞观初进侍中,改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设条教督励,风俗顿改,引渠灌溉,蜀人便之。入为吏部尚书,封许国公。迁右仆射。卒谥文献。曾受诏与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修成《大唐氏族志》。
全唐诗续补遗
士廉,渤海蓨人。隋大业中,为治礼郎,贬朱鸢主簿。入唐,累迁雍州治中。贞观初,拜侍中,封义兴郡公,进许国公,官至尚书右仆射。二十一年卒,年七十二。诗一首。(《全唐诗》无高士廉诗,传据《旧唐书》卷六五本传)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四
俭字士廉。以字显。渤海蓨人。隋大业中为治礼郎。以事谪朱鸢主簿。交阯太守邱和署为司法书佐。后从和来降。官雍州治中。太宗践位。累官吏部尚书。加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申国公。拜右仆射。摄太子少师。加开府仪同三司。图形淩烟阁。贞观二十一年卒。年七十一。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文献。高宗朝加赠太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9—710 【介绍】: 唐京兆武功人,字昌容。苏干从弟。高宗显庆中擢进士第。历朗、歙二州刺史。中宗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封怀县男。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一朝格式,皆所删正。迁户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封许国公。睿宗即位,进左仆射。卒谥文贞。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9—710 字昌谷,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博览经史,尤善属文。18岁举进士,补宁州参军,转恒州司法,恭陵丞,豫王府录事参军。授水部员外郎,历侍御史、夏官(兵部)员外郎、水部郎中、祠部郎中。出为朗州刺史,转歙州、冀州、汾州、鼎州、同州、汴州刺史,扬州长史。中宗神龙元年(705),由陕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迁尚书左丞、户部尚书。进侍中,转吏部尚书。景龙三年(709),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封许国公,监修国史。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左仆射,改太子少傅。卒,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谥曰文贞。生平见卢藏用《太子少傅苏瑰神道碑》,新、旧《唐书》本传。瑰为官清正,能诗善文,与其子颋俱负盛名。《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八
瑰字昌容。京兆武功人。弱冠举进士。补恒州参军。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徙同州刺史。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再迁户部尚书。加侍中。充西京留守。迁吏部尚书。景龙三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监修国史。景云元年转太子少傅。卒年七十二。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谥曰文贞。开元四年加赠司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0—727 【介绍】: 唐京兆武功人,字廷硕。苏瑰子。幼敏悟强记。武则天时擢进士第。累迁中书舍人。袭封许国公,号“小许公”。玄宗开元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与宋璟同理政事。工文,朝中文件多出其手。与燕国公张说并称为“燕许大手笔”。罢为礼部尚书,卒谥文宪。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0—727 字廷硕。排行五。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弱冠登进士第,授乌程尉,累迁右台监察御史。中宗时,历任给事中、修文馆学士、中书舍人。睿宗时,升任工部侍郎,袭父爵许国公,世称苏许公。玄宗开元四年(716)起为宰相4年,后转礼部尚书,又出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苏颋以工文称,朝廷制诰,多出其手,矞皇典丽,与燕国公张说并称“燕许大手笔”。亦工诗,典雅秀赡,唯不及文名之盛。原集已佚,明人辑有《苏廷硕集》2卷。《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续拾》补入1首。
唐诗汇评
苏颋(670-727),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弱冠举进士,授乌程尉。神龙中,累迁至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景云中,父丧免,起复为工部侍郎,袭爵许国公,转中书侍郎。开元四年,迁紫微侍郎、同平章事。八年,罢为益州长史、剑南道按察使。颋工诗能文,才思敏捷,与燕国公张说均以文章显,时号“燕许大手笔”。有《苏颋集》三十卷,已佚。今《苏许公文集》十一卷乃清苏廷玉所辑。《全唐诗》编诗二卷。
全唐文·卷二百五十
颋字廷硕。宰相瑰子。举进士。拜中书舍人知制诰。景云中袭爵许国公。开元四年迁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八年罢为礼部尚书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开元十五年卒。年五十八。赠尚书右丞。谥曰文宪。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颋)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
《艺苑卮言》
开元彩笔,无过“燕许”,制册碑颂,春容大章。然比之六朝,明易差胜,而渊藻远却,敷文则衍,征事则狭。许之应制七言,宏丽有色,而他篇不及李峤;燕之岳阳以后,感慨多工,而实际不如始兴。
《唐诗品》
许公天命英标,夙年妙悟,遭时丰豫,大启菁华,凡宴赏览游,靡不应制。虽君臣道合,侪辈同声,足以成其令节,而祥麟威凤,世所罕睹,盛时气候,亦可想见之尔。或曰:绮丽太胜,音节太缓,许公安得而辞焉?予解之曰:诗有六义,颂声独扬,非浑厚不足以庄其体,非藻丽不足以华其节,视之郁积感思之言,其尚异矣。识者谓许公有宫调,其殆此乎?
《诗源辨体》
苏颋七言律,较云卿虽其流畅,而整栗雄伟弗如。至如“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山光积翠遥疑逼,水态含青近若空”,亦初唐佳句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燕许”并称,燕警敏,许质厚。吾评两公,亦犹庞士元之目顾、陆,一有逸足之用,一任负重之能也。《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丞》曰:“旗合无邀正,冠危有触邪”,不唯得讽励体,兼两切其职,隐然有陈力就列之义。此真纶綍之才,安得不推为“大手笔”?
《唐诗观澜集》
苏公诗气味深醇,骨力高峻,想其落纸时总不使一直笔,故能字字飞动,而无伤于浑雅。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谢朓,故清俊有馀,偶遇佳题,亦能苍远。唯应制诸篇,词浮于质,自复成章,但为台阁之体。至如桃花温树,讽谏清言,乃亦破端为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7 【介绍】: 唐宋州人。精玄学,工文章。玄宗开元中,于禁中讲《老》、《》。累迁秘书少监。代张九龄专判集贤院事,玄宗凡有撰述,必由其助成之。迁门下侍郎。李林甫以其柔易,引为宰相。林甫死,杨国忠执政,素忌之,罢知政事。安史之乱,任伪中书令,后论罪赐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7 宋州(今河南商丘)人。进士及第,历仕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吏部郎中、侍御史兼内供奉。玄宗开元中进讲禁中,累迁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十九年(731)为集贤院学士,知院事,后迁门下侍郎,天宝五载(737)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翌年拜左相,封许国公。十三载以太子太师罢知政事。禄山乱起,受伪命为中书令,肃宗至德二载(757)论罪当斩,赐死于大理寺。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二三。《全唐诗》存诗3首。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五
希烈。宋州人。开元中。常于禁中讲老易。累迁秘书少监。李林甫引为左相兼兵部尚书同知政事。封颍川郡开国公。杨国忠嫉之。罢知政事。守太子太师。禄山之乱。与张垍达奚珣同掌贼机衡。肃宗返正。赐死于家。
韩建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5—912 【介绍】: 唐末五代时许州长社人,字佐时。少为蔡州军校,后率部迎唐僖宗于蜀,为田令孜收为假子。僖宗还京,命为潼关防御使兼华州刺史,劝课农事,树植蔬果,亲问疾苦,不数年军民充实。累迁华商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平章事。昭宗乾宁二年,与凤翔李茂贞、邠州王行瑜联兵入京,迫昭宗请以王拱为河中帅。次年,昭宗为茂贞所迫,建迎至华州,加兼中书令。昭宗思还宫掖,建为复治大明宫,并遣散禁军,尽杀诸王。光化元年,昭宗还京,封许国公,拜太傅。朱温建后梁,以建为司徒、平章事,镇许州。后因部将作乱,被害于衙署。
《漢語大詞典》:许国(許國)
谓将一身奉献给国家,报效国家。晋书·陆玩传:“诚以身许国,义忘曲让。” 唐 柳宗元 《冉溪》诗:“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復为身谋。” 蔡锷 《致潘惠英书》:“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算,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
《國語辭典》:以身许国(以身許國)  拼音:yǐ shēn xǔ guó
比喻尽忠报国。《晋书。卷五八。周处传》:「既悟其奸萌,札与臣等便以身许国,死而后已,札亦寻取枭夷。」也作「以身报国」。
分類:生命国家
《漢語大詞典》:燕许(燕許)
唐玄宗 时名臣 燕国公 张说 、 许国公 苏颋 的并称。两人皆以文章显世,时号“燕许大手笔”。见《新唐书·苏颋传》。 唐 李涉 《题温泉》诗:“当时 姚 宋 并 燕 许 ,尽是 驪山 从驾人。” 宋 王巩 王氏谈录·李卫公文:“公亟称 李卫公 之文,谓不减 燕 许 。” 清 赵翼 《后园居》诗:“自命 韩欧 家,羣奉 燕 许 名。” 金 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惟碑铭壮丽,涵盖众长,修则万言,简可十字, 燕 许 手笔, 左 马 史才,鎔为一器,文章之极轨哉!”
《漢語大詞典》:忠许(忠許)
忠诚许国。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匡救之德,翻有未从;忠许之谋,谁其相晓?”
分類:忠诚许国
《漢語大詞典》:小许公(小許公)
唐 苏颋 袭其父封爵 许国公 ,人称为 小许公 。 唐 杜牧 《上宣州高大夫书》:“ 苏氏 父子,皆进士也…… 小许公 佐 玄宗 朝,号为 苏 宋 。”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苏颋:“及帝平内难,日夕制詔络绎,无非 頲 之所作,时称 小许公 。”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 苏頲 以父 瓌 故称 小许公 。”
《国语辞典》:伐子都  拼音:fā zǐ dū
戏曲剧目。周代故事戏。叙郑庄公发兵攻打许国,大将颖考叔与公孙阏(子都)争帅失和,子都在场用暗箭射死考叔,独邀其功。庆功宴上考叔的冤魂出现,子都被活捉而死。也称为「罚子都」。
《國語辭典》:叱驭(叱馭)  拼音:chì yù
汉王阳为益州刺史,奉先人遗体行至邛郲九折阪,因道路险阻而折返。后王尊为益州刺史,行经此处,自谓:「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而叱责驭者驱车强力通过。见《汉书。卷七六。王尊传》。后比喻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唐。王勃〈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下岷关而叱驭,寄切全都。」
《國語辭典》:回车(迴車)  拼音:huí chē
行驶中的车辆,向行进方向作一百八十度的回转。在快速公路或交通拥挤路段,通常均禁止回车。
《漢語大詞典》:王尊叱驭(王尊叱馭)
汉书·王尊传:“上以 尊 为 郿 令,迁 益州 刺史。先是 琅琊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 尊 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 王阳 所畏道邪?’吏对曰:‘是。’ 尊 叱其驭曰:‘驱之, 王阳 为孝子, 王尊 为忠臣。’”后以“王尊叱驭”喻忠于吏事,不避艰险。 清 洪亮吉 《夜起不寐辄成长句一篇却寄》:“自悔 王尊 叱驭忙,欲从 墨子 回车好。”亦省作“ 王尊驭 ”。 清 宋琬 《望城郭》诗:“九折 王尊 驭,千秋 朱邑 祠。”
《漢語大詞典》:王尊驭(王尊馭)
见“ 王尊叱驭 ”。
《漢語大詞典》:王尊叱驭(王尊叱馭)
汉书·王尊传:“上以 尊 为 郿 令,迁 益州 刺史。先是 琅琊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 尊 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 王阳 所畏道邪?’吏对曰:‘是。’ 尊 叱其驭曰:‘驱之, 王阳 为孝子, 王尊 为忠臣。’”后以“王尊叱驭”喻忠于吏事,不避艰险。 清 洪亮吉 《夜起不寐辄成长句一篇却寄》:“自悔 王尊 叱驭忙,欲从 墨子 回车好。”亦省作“ 王尊驭 ”。 清 宋琬 《望城郭》诗:“九折 王尊 驭,千秋 朱邑 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