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跪踏板
跪在床前面的踏脚板上。为讽刺别人怕老婆的话。《九尾龟》第一百回:“ 陆丽娟 听到这里,不由的面上一红,啐了 秋谷 一口道:‘谁要你陪呀,説説就要这样的瞎説瞎説的。你怕不怕,跪踏板不跪踏板,都不关我甚么事体。’”
《國語辭典》:怪话(怪話)  拼音:guài huà
怪诞荒唐的言语。如:「喝醉的人经常就会怪话连篇。」
《國語辭典》:红得发紫(紅得發紫)  拼音:hóng de fā zǐ
形容人的事业或名声极盛。或以为唐代百官的服制:亲王、官吏之一至三品为紫色,四、五品为红色或浅红色。红、紫皆为高官服色,而紫色为最高等级,故有此义。如:「她最近片约不断,又接二连三地获得大奖,真是红得发紫喽!」
《國語辭典》:不文不武  拼音:bù wén bù wǔ
不能文事又不会武功。语本唐。韩愈 泷吏诗:「工农虽小人,事业各有守。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武亦不文。」后用以讽刺人毫无才干。如:「你这样不文不武的,真不知将来能做些什么?」
《國語辭典》:爱八哥儿(愛八哥兒)  拼音:ài bā ge ér
可爱的东西。亦可用作反语,讽刺被宠爱的人。《红楼梦》第六九回:「好个爱八哥儿,在外头什么人不见,偏来了,就有人冲了。」
《漢語大詞典》:党票(黨票)
犹党籍。讽刺少数人把党籍视作谋取个人私利的凭证。 李国文 《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为了一个贱货,差点连党票都丢了。” 高梦龄 《浮云》九:“他的官丢了不算,党票也要保不住了。”
《國語辭典》:道貌岸然  拼音:dào mào àn rán
学道的人,容貌庄严肃穆。亦指外表庄重肃穆。后多形容故作正经,而心中实不如此。如:「看他一脸道貌岸然的样子,谁敢开他玩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所以只打听忌吃什么?」也作「道貌凛然」、「岸然道貌」。
《國語辭典》:大人先生  拼音:dà rén xiān shēng
1.有学识的前辈。晋。刘伶 酒德颂:「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暮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2.讽指身居高位,且有权势的人。《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晚生写的字,何足以污大人先生之目!不过积习未除,玩玩罢了!」
《國語辭典》:大发慈悲(大發慈悲)  拼音:dà fā cí bēi
大大地发出慈爱怜悯。《喻世明言。卷三七。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兄弟是为百姓请命的意思,还望老同年大发慈悲,就是兄弟也感之不尽了。」
《漢語大詞典》:调皮话(調皮話)
含有幽默、讽刺意味能引人发笑的话。 赵树理 《“锻炼锻炼”》:“这位队长是个比较爱说调皮话的青年。他问 张信 说:‘ 吃不饱 大嫂在哪里学会这单做一根面条的本事哩?’”
《國語辭典》:吃教  拼音:chī jiào
天主教或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之时,以馈赠食物或其他赠品达到传教目的,指有些信教者亦借为这些赠品入教或仗赖教会势力图利谋生,故称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为「吃教」。
《國語辭典》:刺激性  拼音:cì jī xìng
1.兴奋神经的能力。如:「咖啡是一种刺激性的饮料。」
2.动植物的神经、筋肉、腺体等受刺激时有发生反应的可能性。
《漢語大詞典》:刺慝
讽刺邪恶。 明 方孝孺 《姚贞妇赞》:“谨其初,设其恒,备盛衰,著美刺慝,春秋之义,劝戒甚白。”
分類:讽刺邪恶
《漢語大詞典》: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谓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 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 宋武帝 尝吟 谢庄 《月赋》,称嘆良久,谓 颜延之 曰:‘ 希逸 ( 庄 字)此作,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亦作“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宋 陈应行 《于湖先生雅词序》:“至於託物寄情,弄翰戏墨,融取乐府之遗意,铸为毫端之妙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是其眼光所注,早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直欲於千载后上接《风》《雅》。”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 上海 的 邵洵美 之徒,在发议论骂我们之印《笺谱》,这些东西,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吃完许多米肉,搽了许多雪花膏之后,就什么也不留一点给未来的人们的--最末,是‘大出丧’而已。”
《漢語大詞典》:呛白(嗆白)
抢白。当面顶撞、责备或讽刺。 清 王有光 吴下谚联·呛白:“言不顺而声为之抗,曰‘呛白’。” 清 王有光 吴下谚联·呛白:“呛白须平其心。但如 方孝孺 詰 成王 子弟, 刘璟 以死争殿下之名,便呛白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