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体恤(體恤)  拼音:tǐ xù
体谅而怜悯。如:「体恤民情是政府官员所应具备的基本态度。」
《國語辭典》:体谅(體諒)  拼音:tǐ liang
设身处地为人著想,给以谅解。《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徒守愿节,终隔体谅。群后百司,重兹敦奖,勉兹厚颜,当此休祚。」《红楼梦》第六八回:「少不得嫂子要体谅我。还要嫂子转替哥哥说了,先把这官司按下去才好。」
《國語辭典》:推己及人  拼音:tuī jǐ jí rén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别人著想。宋。朱熹 与范直阁:「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清。张惠言〈承拙斋家传〉:「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圆囿,保吾天,全吾真,处而安焉。」
《國語辭典》:能近取譬  拼音:néng jìn qǔ pì
能就近以自身作比方,推己及人。语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后多指在言论中能就眼下的事物作例證。《宋史。卷二六二。李谷传》:「议政事能近取譬,言多诣理。」
分類:设身处地
《國語辭典》:将心比心(將心比心)  拼音:jiāng xīn bǐ xīn
以自己的立场去衡量别人的立场,体会他人的心意,多方为其设想。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三八出:「太尉不将心比心,小子待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