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访(出訪)  拼音:chū fǎng
外出探查访问。《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传。景进传》:「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
分類:出外访问
《國語辭典》:做客  拼音:zuò kè
1.旅居在外。如:「他常年做客异乡,每逢年节时,格外思念家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来到文阶道中,与一夥做客的人同落一个饭店,买酒饭吃。」
2.做客人。如:「今年夏天,他来我家做客,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暑假。」
《漢語大詞典》:咨畴(諮疇)
访问,征询。语本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 蔡沉 集传:“畴,谁;咨,访问也;若,顺;庸,用也。 尧 言谁为我访问能顺时为治之人,而登用之乎?”宋书·武帝纪中:“自义旗秉权以来,四方方伯,谁敢不先相諮畴,而逕表天子邪!”
分類:访问征询
《漢語大詞典》:缓报(緩報)
谓延迟报聘。聘,指诸侯之间的互相访问。左传·襄公七年:“ 季武子 如 卫 ,报 子叔 之聘,且辞缓报,非贰也。” 杜预 注:“ 子叔 聘在元年,言国家多难,故不时报。”
《漢語大詞典》:出聘
(1).出使访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其出聘也,通嗣君也。”
(2).出嫁。 秦兆阳 《在田野上前进》第十章:“在大街上,当着那么多人,嚷着骂着,造谣,说自家没出聘的孙女儿不要脸,勾引人,有这样的爷爷吗?”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 申耀宗 推托外甥女儿已经出聘了。” 梁斌 《红旗谱》六:“闺女家到底差多哩,出聘的时候,顶少赔上两个大板箱。”
《國語辭典》:问禁(問禁)  拼音:wèn jìn
初至异地时,先询问当地政教禁令,以免触犯。《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國語辭典》:访谒(訪謁)  拼音:fǎng yè
拜访。如:「为了得到大家的支持,必须先做些访谒的工作。」
分類:访问请见
《國語辭典》:谒索(謁索)  拼音:yè suǒ
拜访。《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不如赎几件衣服,买两个盒子,送去孙押司家里,到去谒索他则个。」
《漢語大詞典》:詶咨
亦作“ 詶諮 ”。
(1).回答询问。后汉书·崔駰传:“思辅弼以媮存兮,亦号咷以詶咨。” 王先谦 集解引 黄山 曰:“此谓辅弼詶 莽 所咨问耳。”
(2).指咨询,访问。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詶諮以校同异,平衡以銓羣言。”魏书·宗钦传:“比公私理异,詶諮路塞,端拱蓬宇,叹慨如何?”
《漢語大詞典》:借访(借訪)
犹言拜访,访问。“借”为表敬之辞。《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南朝 宋 谢灵运 《江妃赋》:“承嘉约於往昔,寧更贰於在今。儻借访於 交甫 ,知斯言之可諶。”南史·褚伯玉传:“近故要其来此,冀慰日夜。比谈讨芝桂,借访荔萝,若已窥烟液,临沧洲矣。”
《漢語大詞典》:访接(訪接)
访问和接待。 唐 卢恕 《楚州新修吴太宰伍相神庙记》:“若忧勤焦思,访接无怠,于贤人且不遗,况贤神乎?”
分類:访问接待
《國語辭典》:拜访(拜訪)  拼音:bài fǎng
拜候、探望。《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既有这等高贤,我们为何不去拜访?」
《国语辞典》:访视(访视)  拼音:fǎng shì
1.访问探视、访问视察。如:「家庭访视」、「教学访视」。《元史。卷六四。河渠志一》:「由是访视通州城北通惠河积水,至深沟村西水渠。」清。全祖望〈周穆门墓志铭〉:「昨年予病于杭,几死,穆门昕夕访视。予稍进食,穆门频赍榼来。」
2.大陆地区指医护人员上门诊视,了解病情等。如:「产前访视」。
《国语辞典》:邀访(邀访)  拼音:yāo fǎng
邀请前来访问。如:「我国极力邀访所有邦交国元首参加此次国家重大庆典。」
《漢語大詞典》:板刺
犹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南史·虞荔传:“王欲见 荔 , 荔 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