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访贤(訪賢)
访求贤能之士。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褒 汉 藩之治民,并访贤以招明。”南史·梁纪上·武帝上:“庚午,詔分遣内侍,周省四方,观政听謡,访贤举滞。” 刘绍棠 《渔火》第三章三:“反正他有求于 姚将军 ,必然再来 渭水 访贤。”
《韵府拾遗 漾韵》:肯访(肯访)
王维送陆员外诗行当封侯归肯访商山翁
《漢語大詞典》:访春(訪春)
寻春,探赏春景。 唐 薛能 《汉庙祈雨回阳春亭有怀》诗:“南荣轩槛接城闉,适罢祈农此访春。”
分類:赏春春景
《國語辭典》:走访(走訪)  拼音:zǒu fǎng
拜见、往访。如:「我们会同代表一起走访李老先生。」、「经过数天的视察和走访,他对整个事件瞭如指掌。」
《骈字类编》:东访(东访)
宋 苏轼 金山妙高台 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
《漢語大詞典》:顾访(顧訪)
造访;拜访。后汉书·宦者传论:“顾访无猜惮之心,恩狎有可悦之色。”南史·文学传·何之元:“其宗人 敬容 ,位望隆重,频相顾访, 之元 终不造焉。” 宋 欧阳修 《与吕正献公书》:“十三日欲枉轩骑顾访,盖以草堂仅成,幸一光饰之尔。”
分類:造访拜访
《漢語大詞典》:访书(訪書)
访求难觅的书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前代悬购遗书,咸著条目。 隋 有闕书録, 唐 有访书録, 宋 有求书録,人主留意若此。” 柯灵 《向拓荒者致敬》:“三年后,他因访书去 浙江 ,还顺道到 澉浦 访旧。”
分類:访求书籍
《漢語大詞典》:访亲(訪親)
(1).看望亲戚。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前世你是箇 扬州 名妓,我是 金陵 人,到彼访亲,与你相处情厚,许定一年之后再来。”
(2).犹说亲。 明 吴炳 《绿牡丹·访俊》:“[老旦]但不知相公贵宅还有何人?可曾娶过夫人了?[生背介]这口气象是访亲的,我将错就错,且权认做 柳大 ,看他説些什么。”
《国语辞典》:细访(细访)  拼音:xì fǎng
仔细查访。《红楼梦》第二回:「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
《國語辭典》:采访使(採訪使)  拼音:cǎi fǎng shǐ
职官名。唐代担任巡视各州、察访善恶、考核诸道官员政绩的特任官。见唐。杜佑《通典。卷三二。职官州郡上》。
《漢語大詞典》:访鹤(訪鶴)
谓拜访隐逸者。 元 周权 《次孟韶卿》诗:“知道 庞公 不出山,客来访鹤借山看。”
分類:拜访隐逸
《國語辭典》:访事(訪事)  拼音:fǎng shì
探事。《儒林外史》第四六回:「现有一个姓『吉』的『吉』相公下来访事,住在宝林寺僧官家。」
分類:探问
《漢語大詞典》:访事人(訪事人)
旧指通讯社或报馆派往各地采访新闻的人。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 英国 访事人 亨利那门 云, 日本 皆用新式苗也理地鎗。”亦省称“ 访事 ”。 严复 《有如三保》:“本舘数日前接到泰西访事友人一信,今略陈之。” 鲁迅 《坟·寡妇主义》:“我曾经也略略猜想过这些谣诼的由来……连常识也没有或别有作用的新闻访事和记者。”
《漢語大詞典》:游访(遊訪)
犹言访师求学。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点铜成庚:“我辈所学,游访未远,今当各散,行以十年为期,却以此月此日会于此地。”
分類:求学
《國語辭典》:造访(造訪)  拼音:zào fǎng
探访。如:「日前造访好友,相谈甚欢。」
《漢語大詞典》:追访(追訪)
(1).追踪寻访。太平广记卷八一引《梁四公记·梁四公》:“俄而其国遣使追访至 梁 。” 明 文徵明 《跋宋高宗石经残本》:“ 吴文恪公 按 浙 ,命有司追访,所存无几矣。”
(2).追踪随访。《光明日报》1984.2.3:“紧紧追访出院后病人,初步探索疾病规律。”
(3).指追踪采访。《经济日报》1985.2.3:“追访 容志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