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隐诀(隱訣)
指道家的秘诀。亦指道书。 唐 欧阳炯 《大游仙诗》:“囊中隐诀多仙术,肘后方书济俗人。” 明 王世贞 《孙兆孺华阳巾歌》:“手抄隐诀名登真,松风不厌旦夕闻。”
《漢語大詞典》:长诀(長訣)
见“ 长决 ”。
《漢語大詞典》:长决(長決)
亦作“ 长诀 ”。 永别。《孔子家语·颜回》:“父死家贫,卖子以葬,与之长决。”《大般泥洹经·哀叹品》:“譬如孝子,慈母新丧,祖送丘墓,长诀而还。”
分類:永别
《漢語大詞典》:玉诀(玉訣)
道家对咒语、秘诀等的美称。 唐 李白 《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延我数子,高谈混元,金书玉诀,尽在此矣。”太平广记卷四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 张楷 ﹞有玉诀金匱之学,坐在立亡之道。”云笈七籤卷六十:“左手持玉诀,右手执灵符,游於紫云气间。”
《漢語大詞典》:临诀(臨訣)
(1).谓瞻仰遗容,最后告别。晋书·阮籍传:“性至孝,母终……乃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
(2).犹临终,临死。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崇韜 临诀,白曰:即臣等平 蜀 ,陛下择帅以守 西川 ,无如 孟知祥 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无何, 许 病卒。临诀,嘱 孙 曰: 无病 最爱儿,即令子之可也。”
《漢語大詞典》:辞诀(辭訣)
诀别。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亡者多有见神》:“饮食饱满,辞诀而去,家人大哀剥断絶。”后汉书·方术传上·折象:“自知亡日,召宾客九族饮食辞诀,忽然而终。”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至时, 安公 骑之,从东南去。城邑数万人,豫祖安送之,皆辞诀。”旧五代史·晋书·郑云叟传:“ 云叟 乃薄游诸郡,获数百緡以赡其家,辞诀而去。”
分類:诀别
《漢語大詞典》:丹砂诀(丹砂訣)
即丹诀。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 明 蓝仁 《秋日书怀》诗:“仙经未试丹砂诀,世网空添白髮根。”参见“ 丹诀 ”。
《國語辭典》:丹诀(丹訣)  拼音:dān jué
道家修丹炼气的要诀。晋。干宝《搜神记》卷一:「有人入焦山七年,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盘石,石厚五尺。曰:『此石穿,当得道。』积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诀。」
分類:炼丹术
《漢語大詞典》:心诀(心訣)
要诀,要旨。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 楞伽 不得心诀,用思太苦,其能久乎?”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为政》:“ 孔子 年谱,后人心诀。”
分類:要诀要旨
《漢語大詞典》:告诀(告訣)
告别。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佐文:“今夕将适他门,故来夫女之瘞告诀耳。”
分類:告别
《国语辞典》:脉诀(脉诀)  拼音:mài jué
书名。宋崔嘉彦著,一卷。以《难经》一书所论的浮、沉、迟、数四脉为纲,而将各种脉象隶属其下。因采四言歌诀形式,内容简明扼要。
《漢語大詞典》:指诀(指訣)
要诀。 宋 朱熹 《答何叔京书》之二:“ 李先生 教人,大抵令於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此乃 龟山 门下相传指诀。”
分類:要诀
《漢語大詞典》:诀去(訣去)
离别。后汉书·徐穉传:“及於涂, 容 为设饭,共言稼穡之事,临诀去,谓 容 曰:‘为我谢 郭林宗 ,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寧处?’”西京杂记卷二:“ 高祖 为 泗水 亭长,送徒 驪山 ,将与故人诀去,徒卒赠 高祖 酒二壶,鹿肚、牛肝各一。”
分類:离别
《漢語大詞典》:神诀(神訣)
犹秘诀。神妙的方术。 唐 李颀 《送王道士还山》诗:“自言神诀不可求,我师闻之 玄圃 游。”
《漢語大詞典》:离诀(離訣)
犹诀别。后汉书·郭太传:“乞一会亲属,以展离诀之情。”
分類:诀别
《漢語大詞典》:道诀(道訣)
道教之秘诀。 隋 卢思道 《升天行》:“寻师得道诀,轻举厌人群。” 唐 张说 《道家四首奉敕撰》之三:“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
分類:道教秘诀
《漢語大詞典》:气诀(氣訣)
指方士用于祝祷的口诀。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祷雨:“往往见 蒙古 人之祷雨者,非若方士然,至於印令、旗剑、符图、气诀之类,一无所用,惟取净水一盆,浸石子数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