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参诀(參訣)
商讨决策。诀,通“ 决 ”。 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上:“ 陶弘景 隐居 茆山 , 梁武帝 每有大事,飞詔与之参诀。时人谓隐居为山中宰相。”
分類:商讨决策
《分类字锦》:大罗天诀(大罗天诀)
刘禹锡 赴和州于武昌县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绝 武昌山下蜀江东,重向仙舟见葛洪。又得案前亲礼拜,大罗天诀玉函封。
分类:
《漢語大詞典》:定身诀(定身訣)
神话故事中,施定身法时所念的诀语。《西游补》第六回:“﹝妾﹞当时便高呌侍女,不知这猢猻念了什么定身诀,一个侍女也呌不来。”
分類:神话故事
《高级汉语词典》:穿诀
缺损;破裂
《漢語大詞典》:签诀(籤訣)
犹签诗。 明 沈自徵 《霸亭秋》:“[净扮道士上]如今是小道改塑一箇泥神,被我造些籤诀,哄人来祈求,那些见鬼的一箇箇道有甚应验。”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签诀》:“今人輒呼丑诗为籤诀。不知古人多有以诗占者。”参见“ 籤诗 ”。
《國語辭典》:签诗(籤詩)  拼音:qiān shī
神庙里筒中放竹签,上面书写号数,另外用纸条写诗语及号数,卜者抽签,依号码寻查诗语以决算吉凶,这种诗称为「签诗」。也称为「签语」。
《國語辭典》:掐诀(掐訣)  拼音:qiā jué
和尚或道士施法术时,用拇指掐其他屈伸指头并诵念咒语的动作。
分類:拇指手指
《漢語大詞典》:窍诀(竅訣)
犹诀窍。 邹韬奋 《能与为》:“能力之养成,常有待於实际应付问题与处理事务时之虚怀默察,及领悟窍诀。” 丁玲 《三日杂记》:“老村长讲的对,要纺得好的说说她的窍诀嘛。”
分類:诀窍
《國語辭典》:捏诀(捏訣)  拼音:niē jué
按照口诀而行掐指的动作。如:「这算命先生捏诀一算,便道:『不妙!不妙啊!』」《西游记》第七○回:「他却至那打死小妖之处,寻出黄旗、铜锣,迎风捏诀,想象腾那,即摇身一变,变做那有来有去的模样。」《荡寇志》第八四回:「希真暗暗捏诀念咒,向空作用,将一个巨雷祭在空中,只待丽卿呼唤,便放下去。」
《漢語大詞典》:捻诀(捻訣)
谓施法术时做出的一种手势。《平妖传》第十七回:“ 张鸞 捻诀念咒,作用已毕。”《西游记》第二七回:“﹝ 三藏 ﹞果然信那呆子的攛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西游记》第七六回:“﹝ 行者 ﹞即捻诀念起真言,摇身一变,即变做个蟭蟟虫。”
《漢語大詞典》:十六字诀(十六字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制定的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从一九二八年五月开始,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已经产生出来了,那就是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漢語大詞典》:诀奥(訣奥)
诀窍;奥秘。 秦似 《比大和比小》:“上面要小,就来个比小,诀奥也是:愈小愈妙。”
分類:诀窍奥秘
《漢語大詞典》:诀断(訣斷)
决断;裁决。诀,通“ 决 ”。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於是附顺者皆拔擢之,忤恨者诛灭之,以 王邑 为腹心, 甄邯 , 甄丰 主诀断。”
分類:决断裁决
《漢語大詞典》:诀脉(訣脈)
割断血管。诀,通“ 决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古之时,医有 俞跗 ,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鑱石撟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
分類:割断血管
《漢語大詞典》:诀门(訣門)
窍门。 叶圣陶 《倪焕之》九:“后来,所有学生都懂得了诀门了。遇到被召去谈话时……立刻对他认错或者下泪。这多么轻而易举啊,但效果非常之大。”
分類:窍门
《漢語大詞典》:江湖诀(江湖訣)
江湖上的骗术。昆曲十五贯第七场:“先生!你码头跑跑,我赌场混混,自家人,这一套江湖诀可用不着。” 鲁迅 《书信集·致邵文熔》:“在 沪 则弟识一二人,倘有意来 沪 一诊,当绍介也。且可确保其不敲竹杠,亦不以江湖诀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