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证 → 證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有价證券(有價證券)  拼音:yǒu jià zhèng quàn
表示对物品或资本等有价物具有一定权利的凭證。如公债、股票、国库券、提货单等。
《國語辭典》:證券交易所  拼音:zhèng quàn jiāo yì suǒ
国家或公司的债票、股票以及其他一切有价證券等交易之处,专为便利买卖及平准市价而设。
《國語辭典》:證券  拼音:zhèng quàn
代表金钱与物品的书面文件,如股票、公债票等。
《国语辞典》:證券交易法  拼音:zhèng quàn jiāo yì fǎ
为发展国民经济,保障投资(国家债票、股票、公司债票)等之交易,所特别制定的法规。
《国语辞典》:證券经纪商(證券经纪商)  拼音:zhèng quàn jīng jì shāng
以代客买卖證券为业的證券机构。也称为「号子」。
分类:买卖机构
《国语辞典》:證券自营商(證券自营商)  拼音:zhèng quàn zì yíng shāng
一种不需透过證券商,直接可以到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厅进行證券买卖的公司组织。
《国语辞典》:證券市场(證券市场)  拼音:zhèng quàn shì cháng
公司和政府经公开上市发行的證券转让流通所产生的市场。此为證券流通的核心,有固定的交易场所,由證券商、交易商和经纪商等,代表顾客或自己从事交易。
《漢語大詞典》:书券(書券)
(1).书写契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鄴下 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元 马祖常 《室妇叹》诗:“索钱买饼饲公卒,书券质田问邻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数日后,乃知其子鬻宅偿博负,鸟啼之时,即书券之时也。”
(2).指购书的证券。 鲁迅 《彷徨·伤逝》:“写给《自由之友》的总编辑已经有三封信,这才得到回信,信封里只有两张书券,两角的和三角的。”
《國語辭典》:契券  拼音:qì quàn
互相约束的契据、證据。《荀子。君道》:「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
《漢語大詞典》:补进(補進)
旧时证券、黄金等市场做空头者,将其所抛出的空额再行买回,谓之补进。 茅盾 《子夜》七:“这是据说大户空头还想拚一拚,他们要到今天看了风色再补进。”
《國語辭典》:交引  拼音:jiāo yǐn
宋代商人采办军粮或茶盐等物所用的證券。《宋史。卷一八三。食货志下五》:「故商旅所得茶,指期于数年之外,京师交引愈贱。」
《國語辭典》:便钱(便錢)  拼音:biàn qián
宋开宝年间发行的票券。古时商人行贾各地,携钱不便,故常至朝廷所设的便钱务,申请以钱换券,凭券至各州取钱。凡持券兑换,必须当天给付,因其便利取钱,故称「便钱」。
《漢語大詞典》:抛出
谓大量卖出商品、证券、股票等。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装到 汕头 的二十一支三百八十件,装到 汉口 广州 的二十一支一共八百三十二件全抛出了。”现亦指提出某种主张、发表某种言论。
《國語辭典》:开盘(開盤)  拼音:kāi pán
1.交易所或各公会开始交易时开出的第一次价目。
2.开始棋类比赛称为「开盘」。
《國語辭典》:收盘(收盤)  拼音:shōu pán
證券交易所或各行业公会每天最后开出的行情。
《國語辭典》:冲销(沖銷)  拼音:chōng xiāo
会计上指将资产帐目的馀额,转列为费用或损失的一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