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7,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琳琅
姑射
品题
五字
遗文
天籁
柳阴
亹亹
新句
枫林
苍凉
瑶华
客星
气候
雕虫
《國語辭典》:琳琅  拼音:lín láng
1.美玉。《醉醒石》第一四回:「移将阆苑琳琅树,却作门前桃李花。」也作「琳琅」。
2.拟声词。形容玉的相击声。《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流羽毛之威蕤,垂环玭之琳琅。」
3.比喻优美的人才或珍贵的图书。唐。柳宗元 答贡士沈起书:「又览所著文,宏博中正,富我以琳琅圭壁之宝甚厚。」
《漢語大詞典》:姑射
(1).山名。在 山西省 临汾县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山海经·东山经:“ 卢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无草木,多水。” 郝懿行 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隋书·地理志云,‘ 临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阳府 西。”按,山海经·东山经下文尚有 北姑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内北经》有 列姑射 ,当为传说中另一山名。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國語辭典》:品题(品題)  拼音:pǐn tí
1.评论人物,定其高下。唐。李白 与韩荆州书:「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自从杜先生一番品题之后,这些缙绅士大夫家筵席间,定要几个梨园中人,杂坐衣冠队中,说长道短,这个成何体统!」也作「题品」、「题评」。
2.部类的题目。《后汉书。卷六八。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漢語大詞典》:五字
(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汉书·艺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南史·陆厥传:“ 约 等文皆用宫商……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2). 晋 郭颁 《魏晋世语》:“ 司马景王 命中书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 会 ( 钟会 )取草视,为定五字。 松 悦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当尔耶?’ 松 曰:‘ 钟会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沈佺期 《同韦舍人早朝》诗:“一经传旧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衮 《谢除知制诰表》:“得以文墨侍於轩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诗。 五代 齐己 《秋夕书怀》诗:“平生乐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九:“池塘春草 谢 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夺天工。”
《漢語大詞典》:遗文(遺文)
(1).古人或死者留下的诗文。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 墨 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絶 惠王 利端,列往世兴衰,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虽有益世之书,犹谓之不及前代之遗文也。” 唐 元结 《〈箧中集〉序》:“已长逝者遗文散失,方祖师者不见近作。” 宋 苏轼 《林子中以诗寄文与可及余与可既没追和其韵》:“遗文付来哲,后事待诸友。”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两地书〉序言》:“﹝ 韦素园 ﹞病殁于 北平 同仁医院了,大家想搜集他的遗文,为他出一本纪念册。”
(2).散逸的诗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文宗 时, 郑覃 侍讲禁中,以经籍道丧,屡以为言。詔令祕阁,搜访遗文。”
(3).前代留下的法令条文、礼乐制度。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至於举贤良,崇孝弟,明考课,虽宇内初辑,然庶政大体,弥纶备具,遗文故事,施於后世,皆可为法。” 宋 蔡襄 《明礼》:“冠婚丧葬,礼之大者,冠礼今不復议,婚礼无復有古之遗文。”
《國語辭典》:天籁(天籟)  拼音:tiān lài
1.自然界的声响,如风、雨、禽、兽声等。《庄子。齐物论》:「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唐。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
2.比喻诗文浑然天成、不经雕饰,而得自然之趣。唐。陆龟蒙 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因赠至一百四十言诗:「清词忽窈窕,雅韵何虚徐。唱既野芳坼,酬还天籁疏。」《品花宝鉴》第五四回:「这纯是血性语,几于天籁。香山诗当以此为第一。」
《漢語大詞典》:柳阴(柳陰)
亦作“ 柳荫 ”。
(1).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北周 庾信 《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诗:“平隄石岸直,高堰柳阴长。” 唐 康骈 剧谈录·曲江:“入夏则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二:“西园牡籥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令 青萍 拂去了身上尘土,将马繫在柳阴中。”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八:“这个消息成了镇上人们晚饭后柳荫下的夕阳会聚谈的资料。”
(2).指枝叶茂密的柳林。《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柳阴中忽噪新蝉,见流萤飞来庭院。” 许杰 《惨雾》上:“柳荫里面喊出了一班人马。”
《國語辭典》:亹亹  拼音:wěi wěi
1.连续而不倦怠。《诗经。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辂亹亹而谈,言言精奥。」
2.往前进的样子。《楚辞。宋玉。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國語辭典》:新句  拼音:xīn jù
优美而不落俗套的语句。唐。张籍 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诗:「回首吟新句,霜云满楚城。」
《漢語大詞典》:枫林(楓林)
枫树林。枫叶至秋而变红,甚美。诗文中常以枫来表现秋色。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赤叶枫林百舌鸣,黄花野岸天鸡舞。” 元 周文质 《叨叨令·四景》曲:“夏乘舟,柳岸莲塘上醉。秋登高,菊径枫林下醉。” 郁达夫 《杭江小历纪程·金华北山》:“到 华溪桥 ,就已经入了山口,右手一峰,于竹叶枫林之内,时露着白墙黑瓦。”
《國語辭典》:苍凉(蒼涼)  拼音:cāng liáng
凄凉、悲壮。清。吕碧城〈瑞鹤仙。瘴风宽蕙带〉词:「渺予怀,此意苍凉,更谁暗解?」
《國語辭典》:瑶华(瑤華)  拼音:yáo huā
比喻花白如美玉。《楚辞。屈原。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國語辭典》:瑶华(瑤華)  拼音:yáo huá
1.美玉。唐。白行简〈沽美玉赋〉:「是以露瑶华之炯尔,就朝市而沽之。」
2.比喻贵重。南朝齐。谢朓〈郡内高斋閒望答吕法曹〉诗:「惠而能好我,问以瑶华音。」南朝梁。江淹〈古意报袁功曹〉诗:「故人赠宝剑,镂以瑶华文。」
《漢語大詞典》:瑶华圃(瑶華圃)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唐 元稹 《会真诗》:“言自瑶华圃,将朝碧帝宫。”
《國語辭典》:客星  拼音:kè xīng
1.没有固定轨道、周期,突然出现的亮星。古代常指新星和彗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客星出天庭,有奇令。」《南史。卷二。宋文帝本纪》:「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
2.古代认为不属本座的外来亮星代表造访的客人。后借指来访的宾客。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尘筵躬洒,专候客星来。」
《國語辭典》:气候(氣候)  拼音:qì hòu
1.一地天气状况的总合或平均,称为「气候」。即长期的大气平均状况。
2.时节。旧历以五日为一候,三候成一节气,故称节令变迁为「气候」。
3.道行、能力达到某种水准。《醒世姻缘传》第六回:「凭你甚么妖精鬼怪,狐狸猿猴,成了多大气候。」
《國語辭典》:彫虫(彫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清。王鹏运〈沁园春。词告主人〉词:「叹壮夫有志,彫虫岂屑?」也作「雕虫」。
《國語辭典》:雕虫(雕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也作「彫虫」。
《國語辭典》:雕虫篆刻(雕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è
雕琢虫书,篆写刻符。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也作「彫虫篆刻」。
《國語辭典》:彫虫篆刻(彫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ē
雕虫、刻符的小技艺。后用以比喻文章小技。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彫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也作「雕虫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