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输诚(輸誠)  拼音:shū chéng
1.表示真诚。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筳篿巫志怪,香火婢输诚。」
2.表示降服之意。如:「中国在唐代时国势鼎盛,西域各小国纷纷派遣特使向中国输诚。」
《國語辭典》:投诚(投誠)  拼音:tóu chéng
1.投献诚心。唐。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鍊师院诗三首之三:「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于是本官忏罪投诚,悔眚讼过,虔诵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万卷。」
2.归附、归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出:「你原是一介乱民,朝廷许你投诚,加封侯爵,不曾薄待了你。」
《漢語大詞典》:致诚(致誠)
(1).使诚心达到极点。文选·马融〈长笛赋〉:“可以通灵感物,写神寓意,致诚効志,率作兴事。” 李善 注:“致,极也;効,验也。”
(2).表达诚挚的情意。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乃能衔哀致诚,使 建中 远具时羞之奠,告汝 十二郎 之灵。”
(3).极其真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伯皋 是致诚人,佛前至心祈祷。”
《漢語大詞典》:孝诚(孝誠)
孝敬的诚心。新唐书·孝友传·李兴:“坟左作小庐,蒙以苫茨,伏匿其中,扶服顿踊,昼夜哭诉。孝诚幽达,神为见异,庐上产紫芝、白芝,庐中醴泉涌。”《宋史·乐志九》:“嘉觴祗荐,明德惟馨,祖考来格,享兹孝诚。”
分類:孝敬诚心
《國語辭典》:归诚(歸誠)  拼音:guī chéng
投诚。《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忠义勇烈之士,归诚效顺,倘无激劝,何以奖励后来?」
《國語辭典》:至心  拼音:zhì xīn
极为诚恳的心意。《晋书。卷九五。艺术传。王嘉传》:「人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
分類:诚挚诚心
《國語辭典》:款附  拼音:kuǎn fù
诚心归附。《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高祖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众多款附。」
《漢語大詞典》:皈心
诚心归向。 明 袁宏道 《金太宜人墓铭》:“晚年得浄土书读之,遂皈心莲域,礼颂不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罗台山:“虽遁而学禪,而皈心宗乘。” 傅敷 《馆夜》诗:“空王肯示皈心法,且办熏修习止观。”
分類:诚心归向
《漢語大詞典》:扣天
以手指天。多以表诚心。 汉 徐干 中论·谴交:“把臂捩腕,扣天矢誓,推托恩好,不较轻重。”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引 宋 李清照 《投綦崇礼启》:“局地扣天,敢效 谈娘 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 李赤 之甘心。”
《國語辭典》:披怀(披懷)  拼音:pī huái
1.披露心腹,表示赤忱相待。《文选。陆机。辩亡论》:「披怀虚己,以讷谟士之算。」也作「披心」。
2.开阔胸襟。唐。韦应物〈西郊养疾闻畅校书有新什见赠久伫不至先寄此〉诗:「披怀始高咏,对琴转幽独。」
《漢語大詞典》:孝情
孝顺父母的诚心。战国策·齐策四:“ 北宫 之女 婴儿子 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者也。” 鲍彪 注:“情,犹诚。”
《漢語大詞典》:沥诚(瀝誠)
竭尽诚心。《“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商工学报各界对外宣言》:“沥诚摛词,惟 欧 美 诸友邦人士共鉴之。”
分類:竭尽诚心
《漢語大詞典》:诚归(誠歸)
诚心回归。《诗·大雅·崧高》:“ 申伯 还南, 谢 于诚归。” 郑玄 笺:“ 谢 于诚归,归于 谢 也。” 孔颖达 疏:“言 谢 于诚归,正是诚心归於 谢国 。古人之语多倒,故申明之。诚归者,决意不疑之辞。”
分類:诚心回归
《漢語大詞典》:写诚(寫誠)
输诚,表达诚心。《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深谓 备 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清 曾国藩 《苗先簏墓志铭》:“君既习于 祁公 ,又与诸君倾抱写诚,契合无间。”
《漢語大詞典》:洁祀(潔祀)
洁敬之祀。谓诚心祭祀。《孔丛子·论书》:“ 孔子 曰:‘所宗者六,皆洁祀之也。’”《宋史·乐志八》:“寅恭洁祀,博厚皇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