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心到神知  拼音:xīn dào shén zhī
心意虔诚的礼敬神明,神自然知道,而无须繁琐的礼节。亦用以比喻礼敬他人,不必当面。《红楼梦》第一一回:「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经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就叫作心到神知了。」
《国语辞典》:改过从善(改过从善)  拼音:gǎi guò cóng shàn
改正过失,诚心向善。参见「改过迁善」条。如:「他能改过从善,又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佳绩,将来必有成就。」
《国语辞典》:假意周旋  拼音:jiǎ yì zhōu xuán
不是用真诚心意和人家打交道,想的和做的不一致。如:「他虽然不愿意和那些流氓打交道,但又怕惹祸上身,只得假意周旋了。」
《国语辞典》:精诚所加,金石为亏(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拼音:jīng chéng suǒ jiā,jīn shí wéi kuī
亏,开裂。全句指加以诚心,则能感动天地,使金石开裂。汉。王充《论衡。感虚》:「以精诚射之,精诚所加,金石为亏。」多用以勉励人只要诚心诚意,没有办不到的事。也作「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国语辞典》: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拼音:jīng chéng suǒ zhì,jīn shí wéi kāi
加以真诚,连金石都会为之开裂。用以勉励人只要有诚心,没有办不成的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也作「精诚所加,金石为亏」、「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国语辞典》:安民恤众(安民恤众)  拼音:ān mín xù zhòng
安抚民众,使诚心归顺。《三国演义》第一五回:「于是孙策聚数万之众,下江东,安民恤众,投者无数。」
《国语辞典》:诚可格天(诚可格天)  拼音:chéng kě gé tiān
诚心可感动上天,打动人心。比喻非常真诚。如:「传说孟姜女万里寻夫,诚可格天,哭倒了长城。」
《漢語大詞典》:改行为善(改行爲善)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天子悲怜其意,遂下令曰:‘夫训导不纯,而愚民陷焉。或欲改行为善,其道无由也。’”亦作“ 改行从善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
《国语辞典》:裹粮策马(裹粮策马)  拼音:guǒ liáng cè mǎ
骑著马携著粮食,指诚心喜悦的归服。《三国演义》第八一回:「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
《漢語大詞典》:答款
谓对答审问和诚心服罪。隋书·刑法志:“凡繫狱者,不即答款,应加测罚,不得以人士为隔。”
《國語辭典》:倾心吐胆(傾心吐膽)  拼音:qīng xīn tǔ dǎn
吐露真心话,指真诚相待。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谁想他百忙里卧枕著床,内伤,外伤,怕不大倾心吐胆尽筋截力把个牙推请。」《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故倾心吐胆,叙了一回,竟把凤姐认为知己。」也作「吐胆倾心」。
《漢語大詞典》:鸣野食苹(鳴野食苹)
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 传:“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后以“鸣野食苹”比喻诚心待人,同其甘苦。 宋 苏辙 《笏记》:“醉酒饱德,虽喜太平之风;鸣野食苹,未展尽心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