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悾悾  拼音:kōng kōng
1.无知的样子。《论语。泰伯》:「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2.诚恳的样子。《后汉书。卷五七。刘瑜传》:「臣悾悾推情,言不足采。」
《漢語大詞典》:谆勤(諄勤)
诚恳、殷勤。新唐书·宇文士及传:“ 士及 亦遣家童间道走 长安 ,通谆勤,且献金鐶。” 宋 宋祁 《观文留尹尚书学士书》:“使人致,被书教,收卹谆勤,乃情衔佩。” 清 姚鼐 《朱竹君先生传》:“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分類:诚恳殷勤
《漢語大詞典》:谆然(諄然)
诚恳貌。 清 恽敬 《上曹俪笙侍郎书》:“过听 彭临川 之言,谆然以昔人之所以为古文者下问。”
《漢語大詞典》:忠切
忠诚恳切。汉书·李寻传:“如近世 贡禹 ,以言事忠切蒙尊荣。”后汉书·刘儒传:“极言得失,辞甚忠切。”新唐书·武平一传:“﹝ 平一 ﹞上书曰:‘病之在四体者,跡分而易逐;居心腹者,候遽而难治。刑政乖舛,四支疾也;亲权猜间,心腹患也……’帝美其忠切,卒不用。”
《國語辭典》:忐忑  拼音:tǎn tè
心神不宁。《聊斋志异。卷二。巧娘》:「听松声谡谡,宵虫哀奏,中心忐忑,悔至如烧。」《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而既入个中,私心忐忑,强为酬答。」
《漢語大詞典》:虔恳(虔懇)
诚恳祈求。 唐 司空图 《今相国地藏赞》:“相不可睹,理不可穷,人有虔恳,感之则通。”《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伏乞大赐应感,显示前期,不胜虔恳之至。”
分類:诚恳祈求
《漢語大詞典》:款至
真诚恳切。三国志·蜀志·许靖传:“申陈旧好,情义款至。”周书·庾信传:“至於 赵滕 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太平广记卷九五引 唐 牛肃 《纪闻》:“王因请入宫,更设供具,谈话款至。”
《國語辭典》:真挚(真摯)  拼音:zhēn zhì
真实而诚恳。如:「经过患难,便可看出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谊。」
《漢語大詞典》:屯屯
聚集。 唐 柳宗元 《答周君巢书》:“昧昧而趍,屯屯而居。”
分類:聚集
《漢語大詞典》:肫挚(肫摯)
真挚诚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文定公:“公首言‘二王之罪,诚不容诛,愿皇上念手足之情,暂免一时之死’等语,情词肫挚,上为之动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在我是以为闲闲一件事,却累他送了礼物,还赔了眼泪,倒叫我难为情起来。’ 继之 道:‘这也足见他的肫挚!’” 王国维 《屈子文学之精神》:“诗歌者,感情之产物也。虽其中之想象的原质亦须有肫挚之感情为之素地,而后此原质乃显。”
《漢語大詞典》:勤款
表示殷勤诚恳的心意。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三:“青袍人亦郊饯送,再三勤款。”
《國語辭典》:老诚(老誠)  拼音:lǎo chéng
形容人敦厚诚恳。如:「他这个人老诚可靠,把事情交与他做,我最放心了。」《水浒传》第四五回:「是师兄海阇黎裴如海,一个老诚的和尚。」
《國語辭典》:恳挚(懇摯)  拼音:kěn zhì
诚恳真挚。如:「毕业典礼前夕,老师对我们耳提面命,谆谆诲勉,情意恳挚,令人感动。」
《漢語大詞典》:真恳(真懇)
真诚恳切。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兄意思真恳,小弟实有一件事,不敢瞒兄。”
《漢語大詞典》:款志(款誌)
同“ 款识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 长安 故宫闕前,有 唐 肺石尚在……形如垂肺,亦有款誌,但漫剥不可读。”参见“ 款识 ”。
亦作“欵志”。
(1).诚恳的意愿。 南朝 宋 谢庄 《与江夏王义恭笺》:“前以圣道初开,未遑引退;及此诸夏事寧,方陈微请。款志未伸,仍荷今授。” 南朝 梁 沈约 《封三舍人诏》:“内参帷幄,外济师旅。忠规款志,义感朕心。”
(2).同“ 款识 ”。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唐肺石:“ 长安 故宫闕前,有 唐 肺石尚在……形如人肺,亦有欵志,但漫剥不可读。”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丰润县》:“ 丰润县 治内有古鼎一……足上为牛首,下为牛蹏,款志甚古。”参见“ 款识 ”。
分類:诚恳意愿
《國語辭典》:款识(款識)  拼音:kuǎn zhì
1.钟鼎彝器上所刻的文字和花纹。凹者为款,凸者为识。
2.书画上的落款和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