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诛醢
瑶岸
戮挫
食蹯
纠戮
明竁
《漢語大詞典》:诛醢(誅醢)
诛杀并剁成肉酱。泛指残酷地杀害。明史·外国传二·安南:“而贼臣 黎季犛 父子弑主篡位,屠戮忠良,灭族者以百十数,臣兄弟妻孥亦遭害。遣人捕臣,欲加诛醢。”
《漢語大詞典》:瑶岸
传说中的地名。为 钦邳 神被天帝诛杀之处。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 邓林 殪於大泽兮, 钦邳 悲於 瑶岸 。”
《漢語大詞典》:戮挫
诛杀折辱。宋书·明帝纪:“鴟梟小竖,莫不宠暱,朝廷忠诚,必也戮挫。”
分類:诛杀折辱
《漢語大詞典》:食蹯
谓叛臣举兵刻不容缓地诛杀君主。语本左传·文公元年:“冬十月,﹝ 楚 大子商臣 ﹞以宫甲围 成王 。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縊。”北史·宇文述云定兴等传论:“率羣不逞,职为乱阶,拔本塞原,裂冠毁冕。衅深指鹿,事切食蹯。”
《漢語大詞典》:纠戮(糾戮)
察罪并加诛杀。后汉书·郭伋传:“ 伋 到,示以信赏,纠戮渠帅,盗贼销散。”
分類:诛杀
《漢語大詞典》:明竁
谓把诛杀的人的姓名、罪行清楚地写在木板上,加其尸身而埋葬。周礼·秋官·司烜氏:“邦若屋诛,则为明竁焉。” 郑玄 注:“明竁,若今楬头,明书其罪法也。” 贾公彦 疏:“为明竁焉者,明用刑以板书其姓名及罪状,著於身,竁壙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