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诡计(詭計)  拼音:guǐ jì
狡诈的计谋。《晋书。卷三四。羊祜传》:「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馀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奸徒,急偿夙债。」
分類:诡计奇计
《國語辭典》:阴谋诡计(陰謀詭計)  拼音:yīn móu guǐ jì
暗中策划做坏事。如:「他阴谋诡计,企图独吞公司资产,后来行迹败露,被人察觉。」
《国语辞典》:诡计百出(诡计百出)  拼音:guǐ jì bǎi chū
使出各式各样诡变的计谋。《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操诡计百出,必以河北为重,亲自监督。」
《国语辞典》:诡计阴谋(诡计阴谋)  拼音:guǐ jì yīn móu
诡诈的计策,阴险的谋略。如:「当心别中了他的诡计阴谋!」
《國語辭典》:诡计多端(詭計多端)  拼音:guǐ jì duō duān
有各式各样狡猾阴险的坏主意。《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也作「诡变多端」。
《漢語大詞典》:贼计(賊計)
诡计。《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到把 张媚姐 吓了一跳,暗道:‘元来这些和尚,设下恁般贼计,姦骗良家妇女,怪道县主用这片心机!’”
分類:诡计
《漢語大詞典》:非谋(非謀)
(1).犹诡计。《书·康诰》:“勿用非谋非彝。” 曾运乾 正读:“不必用诡谋异计。”
(2).非常之谋。指祸国之谋。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二年:“ 瓘 素有异论,欲助成非谋。”
(3).非善策,未为得计。左传·庄公十二年:“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 杜预 注:“非谋,非善谋也。”
《漢語大詞典》:诈谋(詐謀)
诡计;坏主意。左传·定公九年:“ 阳虎 欲勤 齐 师也, 齐 师罢,大臣必多死亡,己於是乎奋其诈谋。”后汉书·祭遵传:“ 嚣 挟姦久矣。今若按甲引时,则使其诈谋益深。”《三国演义》第四二回:“ 李典 曰:‘此恐是 诸葛亮 之诈谋,不可轻进。’” 康有为 《〈礼运注〉叙》:“则人无所用其私,何必为权术诈谋以害信义。”
《漢語大詞典》:诡谋(詭謀)
犹诡计。三国志·魏志·陈泰传:“诚非轻军远入, 维 之诡谋仓卒所办。” 元 欧阳玄 《分宜县学复田记》:“直至 刘自昭 盗卖砧基之后,始生诡谋,则其枉直较然易知也。”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九节:“‘不为遥制’、‘即画押勿误’是 西太后 、 李鸿章 的真意,‘全权定计’、‘酌量’是日后推却责任的诡谋。”
分類:诡计
《國語辭典》:道儿(道兒)  拼音:dào ér
1.道路。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这里线也似一条直路,怕他迷了道儿?」《红楼梦》第一一六回:「宝玉一见,悲喜交集,便说:『我一个人走迷了道儿,遇见仇人,我要逃回,却不见你们一人跟著我。』」
2.事情。《水浒传》第一○四回:「王庆思想道:『俺自从吃官司到今日,有十数个月不曾弄这个道儿了。』」《醒世恒言。卷一○。刘小官雌雄兄弟》:「做这道儿,多见妇人,少见男子。切忌与男子束近交谈。」
3.门径,情况。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好道儿,他丢了我就去了。」《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老尼年踰五十,也是半路出家的,晓得些道儿。」
4.圈套、诡计。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周舍,你好道儿!你这里坐著,点的你媳妇来骂我这一场。」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那厮说出来,必然做出来,我如今不先下手,倒著他道儿。」《水浒传》第六二回:「薛霸道:『莫要著你道儿,且等老爷缚一缚。』」
《漢語大詞典》:诈计(詐計)
诡计。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败盟后, 唐德宗 还力求和好。 尚结赞 想用诈计,去掉 唐 李晟 、 马燧 、 浑瑊 三个良将,随后攻取 长安 。”
分類:诡计
《漢語大詞典》:谲计(譎計)
诡计。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六:“自古未有六岁即立为皇后者, 上官安 譎计希宠,而 光 不能止,一也。”
分類:诡计
《國語辭典》:阴谋(陰謀)  拼音:yīn móu
有所图谋而暗中策划。《韩非子。存韩》:「韩秦强弱在今年耳,且赵与诸侯阴谋久矣。夫一动而弱于诸侯,危事也。」《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國語辭典》:骗人(騙人)  拼音:piàn rén
欺骗人。如:「江湖术士所说的话,通常都是骗人的。」
《漢語大詞典》:设诈(設詐)
谓施用诡计。管子·大匡:“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内失吾众,诸侯设备,吾人设诈,国欲无危,得已乎?”史记·乐毅列传:“ 齐 田单 后与 骑劫 战,果设诈誑 燕 军。” 明 薛瑄 《从政录》:“至诚以感人犹有不服,况设诈以行之乎?”
分類:施用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