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询审(詢審)
询问审查。宋史·选举志三:“州守贰若教授询审无谬,即保任入贡,具实以闻,不实者坐罪有差。”
《高级汉语词典》:询吁
实在很大
《漢語大詞典》:询诱(詢誘)
探问。 唐 胡曾 《代高骈回云南牒》:“彼国将帅之强弱,邦国之盈虚,坐可酌量,何烦询诱。”
分類:探问
《國語辭典》:探询(探詢)  拼音:tàn xún
打听询问。如:「先教他前去探询一番。」
分類:探询探问
《漢語大詞典》:追询(追詢)
犹追问。 茅盾 《子夜》九:“ 林佩珊 不放心,用眼光去追询 杜新箨 。” 杨朔 《潼关之夜》:“他们从我的行李中捡出一本《中国分省新图》和一些零碎的通讯稿,于是抱着绝大的怀疑,追询我许多问题。”
分類:追问
《国语辞典》:答询(答询)  拼音:dá xún
回答询问的事情。如:「县长在议会开议期间,一定要亲自到议会去答询。」
分类:回答询问
《國語辭典》:质询(質詢)  拼音:zhí xún
民意代表在议会中,向政府官员提出询问,称为「质询」。不论答覆如何,均不得辩论、表决。
《漢語大詞典》:研询(研詢)
仔细询问;盘问。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嫗益骇惑,强揽其袪以归,研询多时,始得其实。”
《國語辭典》:询于刍荛(詢於芻蕘)  拼音:xún yú chú ráo
刍荛,割草砍柴的人。询于刍荛指向割草砍柴的人询问请教。谓不耻下问。《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漢語大詞典》:询吁之乐(詢訏之樂)
《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 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謔,赠之以勺药”。 毛 传:“訏,大也。” 郑玄 笺:“洵,信也。”后以“询訏之乐”谓男女嬉戏调笑之乐。《吕氏春秋·本生》“ 郑 卫 之音” 汉 高诱 注:“ 郑国 淫辟,男女私会於 秦 洧 之上,有询訏之乐,芍药之和。”
《漢語大詞典》:询索(詢索)
查访。新唐书·贾耽传:“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 清 李清 三垣笔记卷中:“ 周后 以闻,上大怒,遣宦者往询索传语者。”
分類:查访
《漢語大詞典》:询视(詢視)
探问,探望。 明 张宁 《方洲杂言》:“公视篆閒,闻其妾病甚,所随惟一僕,常使询视,遗以药饵薪米之资。”
分類:探问探望
《漢語大詞典》:询按(詢按)
查核按验。新唐书·裴休传:“ 休 分遣官询按其弊,乃命在所令长兼董漕,褒能者,謫怠者。”
分類:查核
《漢語大詞典》:询根问底(詢根問底)
谓询问事情的详细原委,问个水落石出。 杨朔 《雪花飘飘》:“妈妈说:‘你问我,叫我问谁呢?别总是那个老毛病,询根问底的,追的人心慌。’”
《漢語大詞典》:询鞫(詢鞫)
查问;审问。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中:“后 韦公 镇 蜀 ,到府三日,询鞫狱情,涤其寃滥轻重之繫,近三百餘人。”
分類:查问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