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诬谗(誣讒)
诬告、进谗。 汉 王充 论衡·偶会:“世谓 子胥 伏剑, 屈原 自沉, 子兰 、 宰嚭 诬谗, 吴 楚 之君冤杀之也。”
分類:诬告进谗
《国语辞典》:无谎不成状(无谎不成状)  拼音:wú huǎng bù chéng zhuàng
(谚语)比喻誇大事实或任意诬告。《何典》第二回:「自古道:无谎不成状。正是这等干去便了。」
《国语辞典》:告人死罪得死罪  拼音:gào rén sǐ zuì dé sǐ zuì
(谚语)诬告他人反而自己受罚。劝诫不可诬陷他人。《西游记》第八三回:「常言道:『告人死罪得死罪』须是理顺,方可为之。」
《国语辞典》:不疑诬金(不疑诬金)  拼音:bù yí wú jīn
汉代直不疑被诬告盗金的事。见《汉书。卷四六。直不疑传》。
分类:诬告汉朝
《國語辭典》:恶人先告状(惡人先告狀)  拼音:è rén xiān gào zhuàng
(谚语)干坏事的人反而先去告官、诉冤枉。如:「是他先欺负我,他却恶人先告状,跟老师说我打他。」
《漢語大詞典》:谎状(謊狀)
诬告的状子。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四折:“元帅不要听人谎状,这是 贺妈妈 接了我的财礼钱,嫁与我为妻来。”
分類:诬告状子
《漢語大詞典》:案陷
诬告陷害。《晋书·王濬传》:“又闻 浑 案陷上臣。”
分類:诬告陷害
《漢語大詞典》:捏告
亦作“揑告”。 诬告。 明 郑国轩 《白蛇记·荣归昼锦团圆》:“你朦朧揑告叔身丧,到官拷打谁当,婆婆你真个是歹心肠。”
分類: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