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乱石听
 
人那不如石
 
对石说茎
  
生公说法
 
石犹顽
 
说法生公

相关人物
竺道生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四十九〈史传部一〉~266~
师被摈南还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至阐提处,则说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为点头。
《國語辭典》:说法(說法)  拼音:shuō fǎ
1.措辞。《文明小史》第二回:「不消一刻,来了三、四起人,都是如此说法。」
2.看法、见解。如:「他这种说法,毫无逻辑可言,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3.宣说佛法。如:「现身说法」。
4.说言不由衷的话。《醒世恒言。卷一○。刘小官雌雄兄弟》:「刚才说过,是我请你的,如何又要银子?恁样时,到像在下说法卖这肉了。」
5.想办法。《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怜你孤儿寡妇,自然该替你说法。但闻得善继得有亡父亲笔分关,这怎么处?」《警世通言。卷三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曹可成要与春儿赎身,大妈索要五百两,分文不肯少,可成各处说法,尚未到手。」
《漢語大詞典》:说法台(説法臺)
佛教讲道的高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过来人具广长舌,挥麈间登説法臺。”
《漢語大詞典》:现疾说法(現疾説法)
指 维摩诘 显病身说佛法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伽蓝东北三四里有窣堵波,是 毗摩罗詰 故宅基址,多有灵异。去此不远有一神舍,其状叠甎,传云积石,即 无垢称长者 现疾説法之处。”参阅《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
《國語辭典》:现身说法(現身說法)  拼音:xiàn shēn shuō fǎ
原指观世音菩萨来教导众生,因众生的不同因缘,而化现适当的各种身分。见《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后比喻以亲身经历为例證,来劝导别人。如:「他以自己苦读多年的经验,现身说法,更是可贵。」
《国语辞典》:谈经说法(谈经说法)  拼音:tán jīng shuō fǎ
讲说佛经佛法。《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禅师赶五戒》:「任凭佛印谈经说法,只得悉心听受;若不听受时,佛印就发恼起来。」
《国语辞典》:瘸和尚说法(瘸和尚说法)  拼音:qué hé shang shuō fǎ
(歇后语)能说不能行。跛了腿的和尚,虽然善于说法,却不良于行。用来比喻能说而不能做。《醒世姻缘传》第七八回:「每日把我关闭在衙,叫我通似个瘸和尚说法──能说不能行;如今既是放我出门,由得自己主张,由不得别人閒挠。」
分类:歇后语
《国语辞典》: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拼音:shēng gōng shuō fǎ,wán shí diǎn tóu
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相传曾在苏州虎丘山聚石为徒,解说佛法,石皆点头。见《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后以比喻言辞精妙,感人至深。如:「他的著作虽不见华丽辞藻,但行文却似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一般,深深感动了许多读者。」
《漢語大詞典》:三说法(三説法)
宋 乾兴 以来,西北兵饷不足,募商人输纳刍粟,官府给券,而以茶偿之。后又益以东南缗钱、香药、犀齿,谓之三说法。 天圣 元年曾罢此法,后又一度复行。见宋史·食货志下五。 宋 范仲淹 《奏论陕西兵马利害》:“或闻以三説之法可以备边……纵许於 陕西 河东路 以三説入中,既缘客商未多,且可少助粮草而已。”
《漢語大詞典》:三周说法(三周説法)
佛教谓法说周、譬喻周、因缘周。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故 释迦 三周説法之中,一字一句,皆自名为妙法莲华法,此无可疑者。”
《國語辭典》:讲经说法(講經說法)  拼音:jiǎng jīng shuō fǎ
讲述讨论宗教经典,宣扬教义。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我佛在于灵山会上,聚众罗汉,讲经说法。」《四游记。南游记。第一回》:「到今日来,灵山兴旺,今十大弟子,讲经说法。」
《國語辭典》:学说(學說)  拼音:xué shuō
学术上有根据、有系统的理论或主张。民国。章太炎《国故论衡。卷中。文学总略》:「学说以启人思,文辞以增人感。」
《國語辭典》:学说(學說)  拼音:xué shuo
照样述说他人的言语。如:「这一篇话,他都学说给我听了。」
《漢語大詞典》:说头(説頭)
(1).可谈之处;可议论的。红楼梦第七四回:“我看如今人一概也都是 入画 一般,没有什么大説头儿!” 丁玲 《法网》:“你吵些什么,钱拿了,滚!有什么说头!” 沙汀 《防空》:“这是一个瘦长子,面孔白净,五官摆得端端正正的,没有丝毫说头。”
(2).辩解的理由。如:不管怎样,你总有你的说头。
(3).说法。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别字”说开去》:“从古讫今,什么都在改变,但必须在不声不响中,倘一道破,就一定有窒碍,维持现状说来了,复古说也来了。这些说头自然也无效。”参见“ 説法 ”。
《國語辭典》:帮腔(幫腔)  拼音:bāng qiāng
1.戏曲、曲艺唱腔中的一种演唱形式,即指当台上有人在主唱时,许多人在台后和著唱。
2.附和别人做事或发言。也作「帮喘」。
《國語辭典》:绕弯儿(繞彎兒)  拼音:rào wān ér
1.散步。如:「老伴,我去附近绕弯儿,一会儿就回来。」
2.绕著弯儿。比喻不直接明说。也作「绕圈子」、「绕弯子」。
《漢語大詞典》:生公石
相传为 晋 竺道生 ( 生公 )讲经处。在今 苏州 虎丘山 下。此外大石盘陀径亩,上下平衍,可坐千人,故又称千人石。 明 王世贞 《邀助甫游虎丘》诗:“逃禪再起 生公 石,倚醉频呼 陆羽 茶。” 清 钱谦益 《虎丘秋月图题赠似虞周翁》诗:“惟有 生公 石,盘陀閲成亏。” 清 吴伟业 《顾西巘侍御同沈友圣虎丘即事》诗之三:“ 生公 石畔广场开, 短簿祠 荒闭緑苔。”参见“ 生公 ”。
分類:生公讲经
《漢語大詞典》:生公
晋 末高僧 竺道生 的尊称。相传 生公 曾于 苏州 虎丘寺 立石为徒,讲《涅槃经》。至微妙处,石皆点头。 唐 李绅 《鉴玄影堂》诗:“深夜月明松子落,儼然听法侍 生公 。” 唐 刘禹锡 《生公讲堂》诗:“ 生公 説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元 顾瑛 《虎丘十咏·生公台》:“ 生公 聚白石,麈拂天花坠。可怜尘中人,不解点头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那 虎丘山 上,不过一座庙;半山上有一堆乱石,内中一块石头,同馒头一般,上面鏨了‘点头’两个字,説这里是 生公 説法臺的故址,那一块便是点头的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