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5,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请吏
丐闲
请郡
乞外
借润
请盟
降表
至祷
请告
求正
告籴
求救
乞盟
坚请
请代
《漢語大詞典》:请吏(請吏)
请求为臣。谓愿意臣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鲜卑 、 丁零 ,重译而至, 箄于 、 白屋 ,请吏率职,此又君之功也。”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迴首请吏,曾何足云。” 李周翰 注:“迴首请吏,谓愿归帝命以为臣也。”
《漢語大詞典》:丐闲(丐閒)
(1).谓请求辞官家居。 宋 俞文豹 《吹剑录》:“ 楼攻媿 既参大政,屡欲丐閒。”金史·夹谷清臣传:“寻上表丐閒,不许。”
(2).犹言不用。 宋 范成大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自嘲》之二:“笔牀久已均伏,药鼎何时丐閒?”
《漢語大詞典》:请郡(請郡)
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 宋 王安石 《知制诰沉遘知杭州制》:“比抗章而请郡,期调膳以奉亲。” 宋 王安石 《送王蒙州》诗:“请郡东南促去程,拍堤 江 水照红旌。”
《漢語大詞典》:乞外
指京官请求到地方任职。 清 吴伟业 《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乞外名都重,分符宠命仍。”
《漢語大詞典》:借润(借潤)
指请求别人帮助。犹借水以润物。 唐 顾云 《投户部郑员外启》:“儻或冰壶借润,水镜分光;如其积玉之名,示以鑑金之誉。” 唐 罗隐 《投郑尚书启》:“儻或 王衍 之雌黄借润, 仲尼 之日月迴光;则其人也,三千里之别离免为虚滞,十五年之勤苦永有所归。”
分類:请求帮助
《漢語大詞典》:请盟(請盟)
请求结盟好。左传·文公十六年:“公有疾,使 季文子 会 齐侯 于 阳穀 。请盟。 齐侯 不肯,曰:‘谓俟君间。’” 唐 柳宗元 《故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伯柳公行状》:“既而 西戎 乘间入邑,诈以请盟。” 宋 王安石 《彰武军节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状》:“ 契丹 既请盟, 真宗 於兵事尤重慎。”
分類:请求结盟
《國語辭典》:降表  拼音:xiáng biǎo
陈请降服的表章。《新五代史。卷六四。十国世家。后蜀世家》:「初,昊事王衍为翰林学士。衍之亡也,昊为草降表。至是又草焉,蜀人夜表其门曰:『世脩降表李家。』当时传以为笑。」《薛仁贵征辽事略》:「一大臣白全斌出班奏曰:『唐帝圣德,斯兵浩大,若不归降,安免此危?』王曰:『与吾同意。』令近臣写降表来。」
《漢語大詞典》:至祷(至禱)
多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恳切的请求或希望。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明早幸驾少留片刻,以便趋教。至祷!至祷!”
《國語辭典》:请告(請告)  拼音:qǐng gào
请求休假或辞职。《汉书。卷五十。汲黯传》:「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瘉,最后严助为请告。」
《漢語大詞典》:求正
(1).寻求正道。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
(2).请求指正。 明 宋濂 《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予慕师之道甚久,近获沉手 护龙河 上,相与谈玄,因出賸语一编求正。” 明 李贽 《答耿司寇》:“ 龙溪先生 年至九十,自二十岁为学,又得明师,所探讨者尽天下书,所求正者尽四方人。” 侯外庐 《〈船山学案〉自序》:“作者把 船山 学术从《中国近代思想史》中抽出来先行发表,以求正于大雅君子。”
《漢語大詞典》:告籴(告糴)
请求买粮。逸周书·籴匡:“於是救困大荒……君亲巡方,卿参告糴。”《孔子家语·在厄》:“ 孔子 厄于 陈 蔡 ,从者七日不食。 子贡 以所齎货窃犯围而出,告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 宋 陆游 《山园遣兴》诗:“输逋告糴走比邻,恤患分灾累故人。”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旱潦》:“官吏之抚治此方者,又岂能长以告糴劝捐为事乎?”
分類:请求
《國語辭典》:求救  拼音:qiú jiù
请求救援。《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某愿亲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更得一人往青州田楷处求救。」《老残游记》第一七回:「翠环仍泥著不肯去,眼看著人瑞,有求救的意思。」
《國語辭典》:乞盟  拼音:qǐ méng
1.乞求参加盟约。《左传。僖公八年》:「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盟于洮。郑伯乞盟。」
2.向敌求和。《新唐书。卷二一九。北狄传。契丹传》:「契丹乃乞盟,献良马求牧地,仁恭许之。」
《国语辞典》:坚请(坚请)  拼音:jiān qǐng
坚决请求。如:「因为拗不过朋友的坚请,也只得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喻世明言。卷一四。陈希夷四辞朝命》:「且说世宗要加陈抟以极品之爵,陈抟不愿,坚请还山。」
《漢語大詞典》:请代(請代)
(1).请求调换。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
(2).请求代替。后汉书·淳于恭传:“ 王莽 末,岁饥兵起, 恭 兄 崇 将为盗所亨, 恭 请代,得俱免。”
分類:请求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