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5,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请准
衔土
奏荫
乞养
求亲
告退
乞援
请正
敬请
领教
伸诉
请止
求情
重求
论请
《漢語大詞典》:请准(請准)
请求批准。 茅盾 《子夜》三:“如果再请准了发行钞票,那就更好办了。” 陈嘉庚 《南侨回忆录·购机寿蒋会》:“居留政府对募捐例须请准方可进行,况飞机属军械品,能否许可未可知。”
分類:请求批准
《漢語大詞典》:衔土(銜土)
(1).口含泥土。 三国 魏 曹睿 《短歌行》:“翩翩春燕,端集余堂……衔土缮巢,有式宫房。” 晋 王嘉 拾遗记·虞舜:“ 舜 葬 苍梧 之野,有鸟……名曰凭霄雀,能羣飞衔土成丘坟。”
(2).古代臣下请求死罪的一种表示。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姊妹哭诉於贵妃,妃衔土请命,事乃寝。”按,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太上皇帝》作“衔土祈哀”。参见“ 衔块 ”。
《漢語大詞典》:衔块(銜塊)
(1).口含土块。 南朝 宋 王韶之 《孝子传》:“ 李陶 , 交阯 人。母终……羣鸟衔块,助成坟。”参见“ 衔土 ”。
(2).旧俗人死,口必含物。天子含珠,诸侯含玉,大夫含玑,士含贝,庶人含谷实。事见 汉 刘向 说苑·修文。故臣下请罪口含土块,以示己有死罪。新唐书·后妃传上·杨贵妃:“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禪位,诸 杨 大惧,哭于廷。 国忠 入白妃,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
《漢語大詞典》:奏荫(奏蔭)
亦作“ 奏廕 ”。 宋 代父祖为高官,可以上奏请求授予儿孙官职,称为“奏荫”。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三:“《三文正公遗事》云:‘公自践两禁,岁有奏荫。’则知此事亦是逐岁有也。” 明 丘浚 大学衍义补·正百官·公铨选之法:“ 宋 制,凡入试有贡举、奏廕、摄署、流外、从军五等。” 清 梁章钜 称谓录·荫生:“ 洪皓 鄱阳集:‘ 金 国以进士为上,奏荫次之,军功与他出身最下。’”
《國語辭典》:乞养(乞養)  拼音:qǐ yǎng
过继。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一个小厮必是你乞养来的螟蛉之子,不著疼热,所以著他偿命。」
《國語辭典》:乞养(乞養)  拼音:qǐ yàng
乞求解职返里,以便供养尊亲。宋。曾巩〈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以乞养太夫人,得监江宁府盐税。」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公出将入相,以忠勋爵至上公,而余乞养还山,卖文为活。」
《國語辭典》:求亲(求親)  拼音:qiú qīn
请求结为姻亲。《三国演义》第一六回:「主公有一子,可令人求亲于布。」《红楼梦》第一五回:「那李衙内一心看上,要娶金哥,打发人来求亲。」
《國語辭典》:告退  拼音:gào tuì
1.自请退休。《文明小史》第六○回:「又过了差不多一年了,军机处几个老朽告退的告退了。」
2.辞别或暂时离开一下。如:「对不起,我另外还有事,先告退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孟沂见说是孀居,不敢久留,两杯茶罢,起身告退。」
《國語辭典》:乞援  拼音:qǐ yuán
请求帮助。《晋书。卷一二八。慕容超载记》:「但自古乞援,不遣大臣则不致重兵。」《梁书。卷五六。侯景传》:「丰水君臣,奉图乞援;关河百姓,泣血请师。」
《漢語大詞典》:请正(請正)
请求指正。多用为敬辞。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三:“是夕,侍坐 天泉桥 ,各举请正。” 明 李贽 《答邓石阳书》:“昨者覆书‘真空’十六字,已説得无渗漏矣,今復为注解以请正何如?” 王国维 《致罗振玉书》:“《周书顾命礼徵》已印成样本,请正。末颇有发明,请审正。”
分類:请求敬辞
《国语辞典》:敬请(敬请)  拼音:jìng qǐng
恭敬的请求。如:「本店将扩大营业,敬请光临指教。」
分类:恭敬请求
《國語辭典》:领教(領教)  拼音:lǐng jiào
1.接受别人的指导。也用于接受教益的谦词。《老残游记》第六回:「弟有极难处置之事,要得领教,还望不弃才好。」《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况太保公屡主礼闱,翰苑门生不知多少,何取晚生这一个野人?这就不敢领教了。」
2.领受,体验。如:「他那种火爆脾气,谁敢领教。」《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至于外省那般作幕的,真真叫做牛鬼蛇神,无般不有,这都是我领教过的。」
《漢語大詞典》:伸诉(伸訴)
亦作“ 伸愬 ”。
(1).向上级官员说明情由,请求裁处。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三:“盖转运司於本州为所部官吏,虽常伸愬,不敢取必。”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鬭打相争、人命等事,都来我根前伸诉。”
(2).说明苦衷或委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行修 伸诉离恨,一把抱住不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代兄弟在方伯跟前,伸诉伸诉,求方伯好歹代我説几句好话。” 巴金 《新生·四月十七日》:“这里面有思念,有爱慕,有回忆,有眼泪,有伸诉,有安慰。”
《漢語大詞典》:请止(請止)
(1).请求停止,请求罢休。荀子·宥坐:“ 孔子 为 鲁 司寇。有父子讼者, 孔子 拘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 孔子 舍之。”
(2).犹言请允许中止交往。请,敬辞。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蘧子 ﹞至,谓八人者曰:‘吾见 申叔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知我者如夫子则可;不然,请止。’” 杜预 注:“止,不相知。”
(3).犹言请允许留下。请,敬辞。左传·成公十六年:“ 唐苟 谓 石首 曰:‘子在君侧,败者壹大。我不如子,子以君免,我请止。’乃死。”
《國語辭典》:求情  拼音:qiú qíng
乞求给予情面。《红楼梦》第七一回:「到了侧门前,就有方才两个婆子的女儿上来哭著求情。」《老残游记》第五回:「谁要再来替于家求情,就是得贿的凭据。」
《漢語大詞典》:重求
多次请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别驾 阮朗 遂征 林邑 ,水陆累战, 佛 ( 范佛 )保城自守,重求请服,听之。”
分類:请求
《漢語大詞典》:论请(論請)
论辩请求。宋史·赵安易传:“吏部尚书 宋琪 等言:‘ 刘备 时盖患钱少,因而改作。今 安易 之请反患钱多,非经久计也。’而 安易 论请不已,仍募工铸大钱百餘进之。”
分類:论辩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