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诸葛玫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7 【介绍】: 西晋琅邪阳都人,字仁林。性浮躁,有才辩。历仕骠骑从事中郎,侍中,御史中丞等职。怀帝永嘉初,劝东海王司马越废怀帝而立清河王司马覃,反为越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4—345》 【介绍】: 东晋琅邪阳都人,字道明。诸葛诞孙。弱冠知名。初守即丘长。避地江左,名亚王导、庾亮。司马睿以为主簿。讨周馥有功。东晋初,迁会稽太守,政绩为诸郡最。明帝时,讨王含有功,封建安伯。官终金紫光禄大夫。成帝死,受顾命。
全晋文
恢字道明,琅邪阳都人,魏司空诞孙。惠帝时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避乱江左,元帝为安东将军,以为主簿,再迁江宁令。怀帝时,以讨周馥功封博陵亭侯,历镇东参军。悯帝时元帝承制,调为会稽太守,太兴中拜中书令,出为丹阳尹,免。明帝时拜侍中,加奉车都尉,封建安伯,寻拜后将军、会稽内史,徵为侍中,迁左民尚书,武陵王师,吏部尚书,累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领选本州大中正、尚书令。成帝即位,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卒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敬。有集五卷。
诸葛玚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全晋文
玚,咸康中为庾亮征西参军。
诸葛黎民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3 【介绍】: 东晋琅邪阳都人。诸葛长民弟。轻狡好利,骁勇绝人,为辅国大将军。曾于安帝时劝兄图刘裕为乱。事未成,兄为裕所杀。黎民与捕者苦战,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3 【介绍】: 东晋琅邪阳都人。初为桓玄参军平西军事。后从刘裕讨玄,拜辅国将军。徐道覆进逼京师,长民率众入卫。累迁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裕讨刘毅,以长民监太尉留府事。骄纵贪侈,不恤政事。谋为乱,被杀。
全晋文
长民,琅邪阳都人,桓玄引为平西司马,以贪刻免,玄篡位,与刘裕等起义,为扬武将军,进辅国将军宣城内史,以兴复功封新淦县公,督淮北诸军事,镇山阳,义熙初进使持节督青扬二州军事青州刺史,领晋陵太守,镇丹徒,转督豫州扬州之六郡军事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寻监太尉留府事,为刘裕所杀。
诸葛雅之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十四
雅之,大明初博士。
诸葛勖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琅邪人。武帝永明中为国子生。善作赋,坐事系东冶,作《东冶徒赋》。齐武帝见而赦之。
诸葛璩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琅邪阳都人,字幼玫。世居京口,师事关康之、臧荣绪,博涉经史。荣绪著《晋书》,称璩有发摘之功。齐明帝建武初,江祀荐为议曹从事,辞不赴。入梁,举秀才,不就。勤于诲诱,学者日增,太守张友为造讲舍,旦夕孜孜,讲诵不辍。
萧方诸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7—551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智相,一作明智。梁元帝子。聪警博学,明《老》、《》,善谈玄。简文帝大宝元年,元帝尚为湘东王,拜方诸为中抚军以自副,出为郢州刺史,镇江夏,以鲍泉为行事,防遏下流。方诸年十五,童心未革,恃徐文盛在近,不恤军政,日与鲍泉蒲酒为乐。二年,侯景将宋子仙袭之。城陷被执,寻被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丹阳建康人,字汉。年八岁即能为文。初仕南朝梁,侯景乱,奔北齐。历太学博士,太子舍人。北周武帝平北齐,乃杜门不出,研习《周易》、图纬等,颇得其要。晋王杨广闻其名,引为记室。及即位,迁著作郎,甚见亲幸,授朝散大夫。后从帝北巡,卒于道。撰有《銮驾北巡记》、《幸江都道里记》、《洛阳古今记》、《马名录》及文集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汝州(今属河南)人。或云畅当弟。误。玄宗开元初登进士第,九年(721)中拔萃科。后官至许昌尉。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九、《唐诗纪事》卷二七、《登科记考》卷七。有诗名,其《登鹳鹊楼》诗传诵人口,然久误为畅当作。《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唐诗汇评
畅诸,生卒年不详,汝州(今河南临汝)人。开元初登进士第,九年(721)中拔萃科。官至许昌尉。《全唐诗》存诗一首,然其名篇《登鹳雀楼》则误入畅当诗。
全唐文·卷五百十六
诸。果州刺史当弟。
宋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广平人,字藏诸。善书法。玄宗开元末,举场中后辈多师之。以宇文融荐,授秘书省校书郎。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六
儋字藏诸。广平人。开元中。以宇文融荐为秘书省校书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越州人。初为僧,法名淡然。宪宗元和间,在洛阳与韩愈、李益、孟郊、贾岛交游,有诗唱和。后听韩愈规劝而还俗。旋赴随州读书,韩愈有诗送之。性耿介,不与世合。约卒于宣宗大中以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越州(今浙江绍兴)人。曾为僧,法名淡然。宪宗元和间在洛阳,与韩愈、孟郊、李益、贾岛等交往甚密,有诗唱和。约于元和十一年(816)听韩愈规劝而还俗。赴随州读书,韩愈有诗送之。性耿介,不与世合。约卒于宣宗大中以后。事迹散见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韩醇注、孟郊《送淡然》、贯休《怀诸葛觉二首》及《唐诗纪事》卷三〇。《全唐诗》存诗2句。另有与李益等联句诗1句,《全唐诗续拾》收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8 【介绍】: 即石霜。唐僧。庐陵新淦人,俗姓陈。年十三出家,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就东洛学律。避世混俗于长沙,至石霜山,人莫能识。后与禅侣入深山无人之境,结茅宴坐。游学者寻见之,号哭扣击,交请不出。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亦长坐不卧,屹若椔杌,时人谓之石霜枯木众。
禅林僧宝传·卷第五
禅师名庆诸。庐陵新淦陈氏子也。生而神俊。标致闲暇。年十三。独游南昌。爱西山。往游览忘返。沙门绍銮与语奇之。谓人曰。此儿自奋如此。他日未易量也。容纳之。诸事之。十年如一日。乃剃发。诣嵩岳受具。时洛下毗尼之学盛。诸睨视讲席。良久而去。有劝之者。诸不答。闻湘中有南宗法道。往造大沩。时祐禅师。席下万指。诸愿籍名役作。勤劳杵臼间甚久。祐见之簸处曰。檀信物不可抛撒。曰不敢。祐俯拾得一粒曰。此非抛撒者耶。诸拟对之。祐曰。勿轻此一粒。百千粒从此粒生。曰即如是。此粒从何生乎。祐为大笑。明日升座曰。大众米里有虫。然诸疑终不决。至道吾智禅师所依止。问曰。和尚百年后。有人问极则事。如何向伊道。智唤沙弥。沙弥至。智曰添净瓶水著。却问诸曰。汝适何所问。诸理前语。智即起去。诸于是悟其旨。时方为二夏僧。去隐于浏阳之陶家坊。人无知者。有僧自洞山来。诸问。价公比有何言句。曰洞山曰。初秋夏末。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然对之者。多不契。诸曰。何不道。出门便是草。洞山旋闻其语。惊曰。浏阳乃有古佛耶。自是僧多往依之。乃住成法席。号霜华山。山去道吾密迩。智公将化。以诸为正传。弃其众从诸。诸迎居正寝。智行必掖。坐必侍。智殁时。众已辐凑如云。谓众曰。一代时教。整理时人手脚。凡有其由。皆落在今时。直至法身非身。名为极致。而我辈沙门。全无肯路。若分即差。不分即坐著泥水。但由心意。妄说见闻。僧问。如何是西来意。曰空中一片石。僧礼拜。曰会么。曰不会。诸曰。赖汝不会。汝若会打破汝头。诸坐室中。僧窗外问。咫尺之间。为什么不见师颜。诸曰。我道遍界不曾藏。僧至雪峰。举似存禅师而曰。石霜意旨如何。存公曰。什么处不是石霜。后传此语至诸。诸笑曰。老汉有什么死急。诸不出霜华二十年。学者刻意。师慕至堂中。有不卧。屹然枯株者。天下谓之枯木众。唐僖宗闻其名。遣使赍赐紫伽梨。诸不受。光启四年戊申二月二十日己亥。安坐而化。阅世八十有二。坐五十有九夏。葬全身于寺之西北隅。谥普会。塔曰无相。有得法上首两人。龙湖闻禅师。九峰乾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生庐陵新涂玉笥乡之陈氏。祖考皆有隐德。诸年十三。礼绍銮禅师于豫章西山剃落。年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习毗尼。既而抵大沩山。作米头。以究心学。一日诸在寮内筛米次。沩山云。施主物莫抛撒。诸云。不抛撒。沩于地上拾得一粒。举起云。又道不抛撒。诸云。一粒子不多。沩云。须知千粒万粒。从者一粒生。诸云。千粒万粒。从者一粒生。未审者一粒。从什么处生。沩山笑归方丈。至晚上堂云。大众米里有虫。 后参道吾问云。如何是触目菩提。吾唤沙弥。沙弥应诺。吾云添净瓶水著。吾却问诸。汝适来问什么。诸欲举前问。吾便起去。诸有省。 后出世石霜。上堂云。法身非身。此是教家极则。祖师门下。全无肯路。但由心意。妄说见闻。尽落今时窠臼。汝等诸人还委悉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诸云。空中一片石。僧礼拜。诸云会么。僧云不会。诸云。赖汝不会。汝若会。即打破汝头。道吾以诸见处深类己。乃躬至石霜就养。会洞山示寂。四方学者无所归宿。而卒于诸是赖。如是二十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众。 光启四年戊申岁二月乙亥。示疾终。享龄八十二。受腊五十九。越三月十五日。葬于寺之西北隅。谥普会。塔号法相。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庆诸。俗姓陈。庐陵新淦玉笥乡人也。乃祖厥考咸不为吏。清言放荡焉。诸始十三礼绍銮禅翁为师。于洪井西山剃䰂。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便就东洛学毗柰耶。既知听制。终谓渐宗。回抵南岳入大沩山。次届云岩遇道吾。垂问知意方为二夏之僧。得石霜山便议终焉之志。道吾躬至石霜山日勤执侍往还问答。语在别录。诸貌古气真世无能识。时洞山新灭。俄为远方禅侣围绕。因入深山无人之境。结茅宴坐。时众追寻。倏有见者皆号哭交请出为吾曹。诸将安往。由是晨夕被游学者扣击。可无希声以应之乎。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众是也。南方谓之丛林者。翻禅那为功德丛林也。为四方清则者无出其右。以光启四年戊申岁二月己亥示疾终于山院。享龄八十二。僧腊五十九。越三月十五日葬于寺西北隅二百许步。门弟子等结坟塔作螺髻形。夏四月一日广化寺释子处讷。追慕往德恐遗美声。命南岳玄泰纂录言行。诸方弟子分行其道焉。敕谥普会大师。塔曰法相。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二
孟诸。大中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