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熟调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六种调伏)
【三藏法数】
谓菩萨为诸众生无善根者,说人天乐,令其发菩提心;有善根者,说出世法,令其增长成熟善果,是名熟调伏。
熟调伏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六种调伏)
【三藏法数】
印即法印,以法自印其心也。印有三种:一谓菩萨专念菩提,其心柔软,未能清净,名下熟调伏印。二谓菩萨虽得清净,未能具足最大寂静,名中熟调伏印。三谓菩萨修行多劫,具足清净,获大寂静,道品圆满,名上熟调伏印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调伏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唐华严经五曰:「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探玄记四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离过顺法,故名调伏。」无量寿经下曰:「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同嘉祥疏曰:「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
调伏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金刚界外金刚部北方中央之尊。又曰象头天。或曰金色毗奈耶迦。
调伏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昧耶戒也。大日经七曰:「妙真言调伏行。」
调伏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修法四种之一。念五大明王等而修护摩,以退治恶魔怨敌之法也。「调伏法取黑月日中亦夜半起首。不论善恶日行之,不得三时行。若急速者不论白黑,其火曜星宿等尤吉。行者面向南方蹲居,以右足蹈左足上,即观自身遍法界,成青黑色三角曼荼罗。我身一法界,我口即炉口。我作降三世忿怒尊。眷属围绕。又想追置彼恶人身于坛上。放大智火,烧净我身中业烦恼及彼恶人贪瞋痴并所作恶事。彼此平等蒙法利益,获得长寿福乐。」(参见:护摩)
调伏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藏之一,毗奈耶藏也。义林章二本曰:「毗奈耶者,此云调伏。(中略)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灭除诸恶行故。」
调伏羯磨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毗尼母论所说二羯磨之一。比丘犯法而未忏悔,则凡饮食坐起语言一切僧事,皆不得与众共。以使犯者自悔过也。译曰羯磨作法。于众中行如此调伏之作法也。
【三藏法数】
谓比丘犯法,未曾忏悔,凡饮食坐起语言一切僧事,皆不得与众共。而使其心调停折伏,自能知过改悔,求僧忏罪,不复更作;是名调伏羯磨。
调直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译三昧为调直定,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也。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调度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调养身之一切资具也。度者器物各自之度量。行事钞钵器篇注曰:「房舍众具五行调度。」资持记曰:「谓调养具度,即众物之通名。」
调柔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七善)
【三藏法数】
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清净洁白,唯谈中道之理,而无空假二边,瑕秽之相,即圆顿一乘妙教,调和柔顺,是名调柔善。
七善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实论三善品曰:「佛自赞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就论解之,一、时善,一部初中后三时之所说,皆甚深也。二、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三、语善,随方俗之语而能示正义也。四、独法,但为无馀说之也。五、具足,佛之所说以一经一偈,而诸法具足圆满,不待馀经而成也。六、清净调柔。语清净,故曰清净,义清净故曰调柔。七、梵行,梵者以涅槃槃而名。此道能至涅槃故名梵行。【又】涅槃经名字功德品曰:「佛告迦叶:此经名为大般涅槃,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义味深邃,其文亦善,纯备具足,清净,梵行,金刚宝藏满足无缺。」章安疏解之,一语善,二义善,三文善,四独一善(纯备具足),五行善(清净),六慈善(梵行),七备具善(金刚宝藏满足无缺)。【又】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天台文句解之:一、时节善,序正流通三时皆善也。二、义善,三、语善,四、独一善,言纯一无杂也。五、圆满善,言具足也。六、调柔善,言清白也。以清白之善法,其性调柔故也。七、慈悲善,梵行即具无缘之慈悲也。此七善之义虽通大小乘经,而其法体,则随经而有差别,如小乘经解独一为无馀涅槃,法华经解为圆顿一乘法。
调御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众生,譬如狂象恶马。佛譬如象马师而调御之也。无量义经曰:「调御大调御,无诸放逸行。犹如象马师,能调无不调。」智度论二曰:「佛法为车弟子马,实法宝主佛调御。若马出道失正辙,如是当治令调伏。」又佛十号之一曰调御丈夫。
调御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异名。(参见:调御丈夫)。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别名。(参见:调御丈夫)
调御丈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十号之一。梵语,富楼沙昙藐婆罗堤Purus!a-damya-sa%rathi,佛能调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修道也,佛虽亦化女人,今从尊而唯谓为丈夫。智度论二曰:「复名富楼沙昙藐婆罗提,富楼沙秦言丈夫,昙藐秦言可化,婆罗提秦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时软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中略)问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独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从男故,男为事业主故。」
【佛学常见辞汇】
佛十号之一,佛能调御一切可度的丈夫,使他们发心修道。
【三藏法数】
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槃,故号调御丈夫。(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调婆达多
【佛学大辞典】
(人名)即提婆达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