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54,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征调
征调
调摄
调养
歌调
商调
租调
赋调
调鹤
得调
调清
气调
调弄
调弄
调阴
《漢語大詞典》:征调(征調)
征集、调遣人员或物资。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譬如四方战争多征调,从军远戍沙场草,也只是为国忘家怎惮劳?” 清 吴伟业 《杂感》诗之一:“关山到处愁征调,愿赐三军所过租。” 毛泽东 《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他们要 叶 张 两部南下,我们则请准征调一部北上对付之。”参见“ 徵调 ”。
《漢語大詞典》:徵调(徵調)
征集、调用人员或物资等。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金史·卢亨嗣传:“是时兵兴,徵调烦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 宜绵 又言贼起以来,徵调官兵。”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即遇有警报,仓卒徵调,刻期立至。”
指以徵音为主的调式。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沆 为太乐令,知音,近代无比。太常久亡徵调, 沆 乃考钟律而得之。”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五弦弹》:“ 赵璧 五絃弹徵调,徵声巉絶何清峭。”
《漢語大詞典》:徵调(徵調)
指以徵音为主的调式。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沆 为太乐令,知音,近代无比。太常久亡徵调, 沆 乃考钟律而得之。”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五弦弹》:“ 赵璧 五絃弹徵调,徵声巉絶何清峭。”
分類:徵音调式
《國語辭典》:徵调(徵調)  拼音:zhēng diào
徵召调度。如:「徵调人马」、「徵调军队」。
《國語辭典》:调摄(調攝)  拼音:tiáo shè
调养。宋。沈辽〈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诗:「衰龄易生倦,幽岩就调摄。」
《國語辭典》:调养(調養)  拼音:tiáo yǎng
调护保养。《红楼梦》第一六回:「偏那秦钟秉赋最弱,因在郊外受了些风霜,又与智能儿偷期缱绻,未免失于调养,回来时便咳嗽伤风。」
《國語辭典》:歌调(歌調)  拼音:gē diào
歌曲的调子。如:「夜深人静时,忽然传来一阵哀怨的歌调,使人为之心酸。」
分類:歌曲调子
《國語辭典》:商调(商調)  拼音:shāng diào
1.五音之一。其音凄怆哀怨。唐。顾况 弹琴谷诗:「谷中谁弹琴,琴响谷冥寂。因君扣商调,草虫惊暗壁。」
2.经过协商把其他单位的人员调过来。如:「这里人手如有不足,可商调其他单位的人员帮忙。」
《漢語大詞典》:租调(租調)
租和调。古代的税制。后汉书·明帝纪:“赦 陇西 囚徒,减罪一等,勿收今年租调。”北史·魏纪五·孝武帝:“今岁租调,且两收一丐。” 唐 寒山 《诗》之七一:“朝朝为衣食,岁岁愁租调。” 明 李东阳 《送梁廷美黄门之陕西参政》诗:“ 充国 屯田长在 汉 , 士安 租调总归 唐 。”参见“ 租庸调 ”。
分類:和调税制
《國語辭典》:租庸调(租庸調)  拼音:zū yōng diào
一种唐代赋税徭役的制度。以均田制为基础,丁男、中男授田一顷,每年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服劳役二十日,或若不服役,每日交绢三尺,称为「庸」;每户每年缴纳定额的丝、麻等物产,称为「调」。安史之乱后,均田制被破坏,此法遂为两税制所取代。
《漢語大詞典》:赋调(賦調)
赋税。调为古代税收的一种。后汉书·刘虞传:“旧 幽 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 青 冀 赋调二亿有餘,以给足之。” 宋 苏轼 《徐州谢奖谕表》:“既蠲免其赋调,又饮食其饥寒。”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户版颇多,赋调益大。”
分類:赋税税收
《漢語大詞典》:调鹤(調鶴)
驯良的白鹤。 清 王广心 《大梁行送林子》诗:“空梁夭矫堕盘龙,古柏阴森少调鹤。”
分類:驯良白鹤
《骈字类编》:得调(得调)
北齐书祖鸿勋传临淮王彧表荐鸿勋有文学宜试以一官敇除奉朝请人谓之曰临淮举卿便以得调竟不相谢恐非其宜鸿勋曰为国举才临淮之务祖鸿勋何事从而谢之
《分类字锦》:调清(调清)
白居易 弹秋思诗信意閒弹秋思时 调清声直韵疏迟,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分类:
《漢語大詞典》:气调(氣調)
(1).气概,风度。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加以风神爽朗,气调清高,流化亲朋,善和纷諍。”《隋书·豆卢勣传》:“ 勣 器识优长,气调英远,总驭藩部,风化已行。” 唐 张鷟 游仙窟:“容貌似舅, 潘安仁 之外甥;气调如兄, 崔季珪 之小妹。” 清 侯方域 《书〈彭西园集〉后》:“少多读书,有气调。”
(2).气韵,才调。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
(3).语气声调。 老舍 《赵子曰》第四:“ 赵子曰 心中痛快多了,说话的气调锋利有趣了。”
《國語辭典》:调弄(調弄)  拼音:tiáo nòng
1.嘲笑戏弄。宋。蒋捷 洞仙歌。枝枝叶叶词:「枝枝叶叶,受东风调弄,便是莺穿也微动。」元。季子安〈粉蝶儿。这些时意懒心慵套。剔银灯〉曲:「俏冤家风流万种,他也待学七擒七纵,把我似勤儿般推磨相调弄。」
2.拨弄乐器。唐。方干 听段处士弹琴诗:「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出》:「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
《漢語大詞典》:调弄(調弄)
曲调和表演。 唐 崔令钦 教坊记·曲调本事:“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摇’……今则妇人为之,遂不呼‘郎中’但云‘阿叔子’;调弄又加典库,全失旧旨。”
《漢語大詞典》:调阴(調陰)
调理阴气。 汉 桓宽 盐铁论·轻重:“ 扁鹊 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之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之而调阳。”
分類:调理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