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浸润(浸潤)  拼音:jìn rùn
1.沾润、滋润。《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怀生之物,有不浸润于泽者,贤君耻之。」
2.谗言。参见「浸润之谮」条。《汉书。卷七六。王尊传》:「秦听浸润以诛良将,魏信谗言以逐贤守。」《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
3.逐渐亲热、讨好。《水浒传》第三九回:「闻知这蔡九知府是当朝蔡太师儿子,每每来浸润他,时常过江来谒访知府。」《警世通言。卷一九。崔衙内白鹞招妖》:「当时则是取笑,谁知浸润之间,太真与禄山为乱。」
《國語辭典》:细说(細說)  拼音:xì shuō
1.详细说明。《红楼梦》第三一回:「小丫头佳蕙过来拾去破扇,大家乘凉,不消细说。」《老残游记》第六回:「老残便将一路所闻细说一遍。」也作「细言」。
2.小人之言。《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國語辭典》:铄金(鑠金)  拼音:shuò jīn
1.镕化金属。《史记。卷八七。李斯传》:「铄金百镒,盗蹠不搏。」《文选。马融。长笛赋》:「或铄金砻石,华睆切错,九挻彫琢,刻镂钻笮。」也作「烁金」。
2.比喻人言可畏。《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也作「烁金」。
《國語辭典》:谗人(讒人)  拼音:chán rén
以言语毁善害能的人。《诗经。小雅。青蝇》:「谗人罔极,交乱四国。」《管子。问》:「各主异位,毋使谗人。乱普而德营九军之亲。」
《國語辭典》:采葛  拼音:cǎi gé
《诗经。王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采葛,惧谗也。」或指男女相思之诗。首章二句为:「彼采葛兮,一日不见。」
《國語辭典》:谗间(讒間)  拼音:chán jiàn
用谗言离间他人。《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王浑、李憙以乡曲见知,每相称达,谗间因之而进,深非吾愿,适足为害。」《新五代史。卷三二。死节传。王彦章传》:「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
《國語辭典》:鸩媒(鴆媒)  拼音:zhèn méi
鸩羽有毒,置于酒中而饮,可致人于死地。语本《楚辞。屈原。离骚》:「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汉。王逸。注:「鸩,运日也。羽有毒,可杀人。以喻谗佞贼害人也。」后比喻谗佞害人。
《國語辭典》:听谗(聽讒)  拼音:tīng chán
听信谗言。《诗经。唐风。采苓。序》:「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
分類:谗言下午
《漢語大詞典》:避谗(避讒)
逃避谗言。 北周 庾信 《拟连珠》:“是以 韩非 客 秦 ,避谗无路; 信陵 在 赵 ,思归有年。” 宋 陆游 《神山歌》:“避谗奔 楚 仅得免,歷聘返 鲁 终不遭。”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八:“ 荀卿 垂老 兰陵 ,避谗引却。”
分類:逃避谗言
《國語辭典》:烁金(爍金)  拼音:shuò jīn
1.镕化金属。《周礼。冬官考工记》:「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汉。王充《论衡。物势》:「火不烁金,金不成器。」也作「铄金」。
2.比喻人言可畏。清。庆兰《萤窗异草。秦吉了》:「不意妾半途折翼,致姊竟遭烁金,负屈重泉,良堪扼腕。」也作「铄金」。
《漢語大詞典》:谤谗(謗讒)
诽谤和谗言。 唐 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望秋》一章已惊絶,犹言低抑避谤谗。” 宋 王安石 《答王深甫书》之三:“又不能远引以避小人之谤谗。”
分類:诽谤谗言
《漢語大詞典》:堲谗(堲讒)
疾恶谗言。《书·舜典》:“朕堲谗説殄行。” 孔 传:“堲,疾……言我疾谗説絶君子之行。”旧唐书·文苑传下·唐次:“昔 虞舜 有堲谗之命,我皇脩辨谤之书,千古一心,同垂至理。” 明 李东阳 《明故兵部尚书项公神道碑铭》:“摧姦堲谗,公有直笔。”
分類:谗言
《漢語大詞典》:谗波(讒波)
如汹涌波涛之谗言。 宋 陆游 《照潺湲阁下池水》诗:“谗波如崩山,孤迹则已危。” 钱仲联 校注:“ 刘禹锡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宋 文天祥 《端午感兴》诗:“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 荆 人祭 汨罗 。”
《漢語大詞典》:侈哆
(1).口大张貌。语本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清 许缵曾 《睢阳行》:“祝史乘机垄断张,阿母新来口侈哆。”因以谓谗言中伤。 宋 李纲 《摘鬓间白髮有感》诗:“纵横蹈危机,侈哆困贫嘖。”
(2).形容器物开张。 宋 苏舜钦 《检书》诗:“踾扑下尘梁,侈哆张败笈。”
(3).环列,罗列。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紫燄嘘呵,高灵下堕。羣星从坐,错落侈哆。”
(4).犹骄纵。 唐 陆龟蒙 《登高文》:“镗威介私,放荡侈哆。”
《國語辭典》:小旻  拼音:xiǎo mín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小旻,大夫刺幽王也。」首章二句为:「旻天疾威,敷于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