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逊畅(愻暢)
谦逊通达。 前蜀 贯休 《续姚梁公座右铭》:“恬和愻畅,冲融终始。”
分類:谦逊通达
《漢語大詞典》:侍弟
旧时官员对同僚的谦逊的自称。一般用于名帖。称谓录卷三十二引《春曹仪式》:“凡本衙门往来拜帖,不论新旧同僚,俱称侍弟,不称寅。”
《漢語大詞典》:孙接(孫接)
谓以谦逊的言辞态度待人接物。孙,通“ 逊 ”。礼记·儒行:“孙接者,仁之能也。” 孔颖达 疏:“言孙辞接物是仁儒之技能。” 陆德明 释文:“孙音逊。”
《漢語大詞典》:和逊(和遜)
和睦谦逊。 唐 薛收 《元经传·建兴二年》:“﹝文武将佐﹞上思报国,下以寧家,善相和逊,以听朝旨。” 清 毛岳生 《台湾县知县姚君墓志铭》:“﹝君﹞事尊长与待交友,又极和逊。”
分類:和睦谦逊
《漢語大詞典》:谦恕(謙恕)
谦逊仁恕。 宋 孔文仲 《制科策》:“此陛下天资谦恕,思得深谋至计,以补所未照也。”
分類:谦逊仁恕
《漢語大詞典》:谦煦(謙煦)
谦逊温和。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然外甚谦煦,喜评论,终日亹亹不倦。”
分類:谦逊温和
《漢語大詞典》:捐荐(捐薦)
去掉荐席。表示谦逊。汉书·东方朔传:“於是 吴王 惧然易容,捐荐去几,危坐而听。” 颜师古 注:“捐荐席而去冯几,自贬损也。”
分類:去掉谦逊
《漢語大詞典》:温巽
温和谦逊。 明 李东阳 《明故封承德郎户部主事陈先生墓志铭》:“教务经术程式不弛,然辞色温巽,即之盎然可亲。”
《漢語大詞典》:行者让路(行者讓路)
行走的人相互让路。谓大家都谦逊有礼。《孔子家语·好生》:“ 虞 芮 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乃相谓曰:‘ 西伯 ,仁人也,盍往质之?’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元 石德玉 《马陵道》楔子:“哥哥,你是兄,我是弟,可不道行者让路,哥哥先行。”
《国语辞典》:平易谦冲(平易谦冲)  拼音:píng yì qiān chōng
态度和蔼可亲,谦逊有礼。如:「他平易谦冲,赢得大家的称赞。」
《国语辞典》:有尽有让(有尽有让)  拼音:yǒu jǐn yǒu ràng
知谦逊,能相让。多指小儿而言。
《漢語大詞典》:贬励(貶勵)
谦逊振奋。新唐书·陆贽传:“今乘舆播越,大憝未去,此人情向背,天意去就之隙,陛下宜痛自贬励。”
分類:谦逊振奋
《國語辭典》:持盈保泰  拼音:chí yíng bǎo tài
处高位而能保守成业,平安无事。《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汝遇此明主,受之殊恩,当朝夕纳诲,启沃君心……登斯民于三五,臻治术于唐虞,此即持盈保泰之道。」
《國語辭典》:持盈  拼音:chí yíng
保守已成的功业。《国语。越语下》:「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心恬澹于守高,意无为于持盈。」
分類:保守守成
《漢語大詞典》:谦人(謙人)
谦逊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每居卑而推功,虽处泰而滋恭者,谦人也。”
分類:谦逊
《漢語大詞典》:谦饰(謙飾)
谓因谦逊而掩饰真情。云笈七籤卷九七:“君今语,不得有谦饰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