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05,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吴谦
朱自牧(字 好谦 )
傅谦受
耨碗温敦谦(名 乙迭 )
刘愚(字 必明 谦靖先生、靖君 )
赵公豫(字 仲谦 )
李益谦(字 无亏 )
吕祖谦(字 伯恭 世称 东莱先生 别称 东南三贤 成、忠亮 )
李益谦(字 相之 )
章谦
汪义和(字 谦之 )
葛郯(字 谦问 号 信斋、信斋居士 )
梁益谦
陈谦(字 益之 号 易庵、水云 )
其它辞典(续上)
吴益(字 叔谦 太宁郡王、卫王 庄简 )吴谦
朱自牧(字 好谦 )
傅谦受
耨碗温敦谦(名 乙迭 )
刘愚(字 必明 谦靖先生、靖君 )
赵公豫(字 仲谦 )
李益谦(字 无亏 )
吕祖谦(字 伯恭 世称 东莱先生 别称 东南三贤 成、忠亮 )
李益谦(字 相之 )
章谦
汪义和(字 谦之 )
葛郯(字 谦问 号 信斋、信斋居士 )
梁益谦
陈谦(字 益之 号 易庵、水云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4—1171 【介绍】: 宋开封人,字叔谦。高宗吴皇后弟。建炎末,以恩补官。娶秦桧长孙女,与王继先交相荐引,历官至保康军节度使,加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以桧故,授文资,直秘阁,累加直宝文阁,升敷文阁待制。孝宗时进少傅,又进太师,封太宁郡王。善书法。全宋文·卷四九二一
吴益(一一二四——一一七一),字叔谦,开封(今河南开封)人,高宗吴皇后之弟。建炎末以恩补官,累官至太师、保康军节度使,封太宁郡王。乾道七年卒,年四十八,谥庄简,追封卫王。见《宋史》卷四六五《外戚传》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八年(1158)任严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州集
自牧,字好谦,棣州厌次人。皇统中,南选宋端卿榜登科。大定初,以同知晋宁军事卒官。有诗云:寒天展碧供飞鸟,落日留红与断霞。又云:水禽孤影白,霜果半腮红。海气升孤月,嵓姿起暝烟。山雪寻崖断,林烟逐树低。灯残星在壁,霜重水漫衾。句法之工类如此。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阿补斯水女真人,本名乙迭。□碗温敦思忠子。累官御史中丞。世宗大定二年宫殿失火,谦上表请暂勿修建,以免劳民伤财。袭父济州猛安,利涉军节度副使。后坐事夺猛安,遇赦免。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12 【介绍】: 宋平江常熟人,字仲谦。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知仁和、馀姚、高邮军及真、常二州,累进集英殿修撰,以宝谟阁待制致仕。为官清苦廉正,常言但求为循吏,不求为健吏。有《燕堂类稿》。全宋诗
赵公豫(一一三五~一二一二),字仲谦,常熟(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无为尉。历知仁和县、馀姚县、高邮军、真州、常州、提举浙东常平茶盐,江东转运副使,官至集英殿修撰,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宁宗嘉定五年卒,年七十八。有《燕堂类稿》等,已佚,今存《燕堂诗稿》一卷。《重修琴川志》卷八有传。 赵公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燕堂诗稿》为底本。全宋文·卷六三九三
赵公豫,字仲谦,宗室,居常熟(今江苏常熟)。绍兴进士,历知仁和、馀姚、高邮军及真、常二州。开禧初,提举武夷山冲佑观。见《吴中人物志》卷五,《重修琴川志》卷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181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吕大器子。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博学多识,与朱熹、张栻等友善,讲索益精,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先声。卒谥成,改谥忠亮。有《东莱吕太史集》、《历代制度详说》等。全宋诗
吕祖谦(一一三七~一一八一),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学教授。乾道五年(一一六九),添差严州教授。六年,召为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主管台州崇道观。二年,参与朱熹、陆九渊鹅湖之会。三年,召为秘书郎,兼职如前。重修《徽宗实录》成,迁著作佐郎。先是奉诏编类《皇朝文海》,六年,书成,赐名《皇朝文鉴》,除直秘阁,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八年,卒,年四十五。著有《东莱吕太史文集》十五卷、别集十六卷、外集五卷等,并辑有《近思录》。事见《东莱集附录》卷一《年谱》,《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吕祖谦诗,以宋嘉泰四年吕乔年刻、元明递修本《东莱吕太史文集》为底本。校以清胡凤丹辑《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清胡宗楙辑《续金华丛书》本(简称续金华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本),编为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五八六七
吕祖谦(一一三七——一一八一),字伯恭,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复中博学宏词科,历任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秘书郎、著作郎。淳熙八年卒,年四十五,谥曰成。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徵博取,一时卓荦之士皆归心,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齐名,号东南三贤。著述数十种,主要传世之作有《书说》三十五卷、《左氏传说》《续说》三十二卷、《左氏博议》二十五卷、《历代制度详说》十五卷、《丽泽论说集录》十卷、《诗律武库》三十卷、《东莱吕太史文集》《别集》《外集》三十六卷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1—1200 【介绍】: 宋徽州黟县人,字谦之。汪勃孙。以郊恩补江阴主簿,调余干丞。改宣教郎知新建县,究心荒政。孝宗淳熙八年进士。通判绍兴府。徙知武冈军,建请辟贡院,增贡员,以变尚武民风。秩满,除太常博士兼礼部郎官、枢密院检详,充馆伴正旦使。历右司郎中兼检讨玉牒、起居舍人,官终侍御史兼侍讲。有《所形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1 【介绍】: 宋镇江丹阳人,徙居吴兴,字谦问。葛立方子。高宗二十四年进士。历官常州通判,擢守临川。有《信斋词》。全宋诗
葛郯(?~一一八一),字谦问,号信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立方子。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通判常州(清康熙《常州府志》卷一三)。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抚州,八年卒(《五灯会元》卷二○)。今录诗二首。词学图录
葛郯(?-1181) 字谦问,号信斋。吴兴人。葛立方子。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乾道七年通判常州,淳熙六年知抚州。少擢上第,志慕禅宗。曾曰:"即心即佛眉拖地,非心非佛双眼横。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淳熙六年守临川,八月感微疾,索笔大书曰:"大洋海里打鼓,须弥山上闻钟。业镜忽然扑破,翻身跳出虚空。"召僚属曰:"生之与死,如昼与夜,无足怪者。若以道论,安得生死?若作生死会,则去道远矣。"语毕端坐而化。赞曰:"曾天游久参圆悟父子,葛信斋久参无庵和尚,却于佛海会下打失鼻孔。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全宋文·卷四八七○
葛郯(?——一一八一),字谦问,号信斋居士,镇江府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徙湖州(今浙江湖州)。胜仲孙,立方侄。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转运司干办公事,乾道中官常州通判。淳熙六年知抚州,八年卒。有《信斋词》一卷。见周必大《文忠集》卷一、一七一,《五灯会元》卷二○,嘉靖《江阴县志》卷一四,《全宋词》第三册第一五四二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孝宗乾道七年为吴县令,重学校,修水利,捐俸置赈济仓。士民德之,咸相戒而违教令。淳熙元年受代而去,民为立德政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4—1216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益之,号易庵。傅良从弟。孝宗乾道八年进士。官枢密院编修。尝陈中兴五事。光宗宁宗间,历通判江州,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司农少卿等官。金兵深入,以宝谟阁待制副宣抚江西、湖北。早有隽声,后因依附韩侂胄,为士论所薄。有《易庵集》等。全宋诗
陈谦(一一四四~一二一六),字益之,号水云,又号易庵,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福州司户。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通判江州。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知常州。历提举湖北常平,夔州转运判官。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提点湖北刑狱(《宋会要辑稿》兵二○之一)。二年,除户部郎中、湖广总领。嘉泰二年(一二○二),提点成都路刑狱,移京西转运判官。开禧二年(一二○六),为湖广总领,除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寻罢。嘉定元年(一二○八),起知江州,未几复罢。八年,提举太平兴国宫。九年卒,年七十三。有《易庵文集》等,已佚。事见《水心集》卷二五《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六有传。今录诗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