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谷 → 榖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伐木嘤嘤
 
出谷禽
 
出谷迁莺
  
乔木初迁
  
娇莺离幽谷
 
山谷迁乔
 
谷中莺
 
谷莺
  
迁乔木
 
迁乔乐
   
迁莺侣
 
莺出谷
   
莺鸣


《毛诗正义》卷九之三〈小雅·鹿鸣之什·伐木〉~327~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于粲洒埽,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糇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汉·郑玄笺:「迁,徙也。谓乡时之鸟出从深谷,今移处高木。」

例句

何况迁乔旧同伴,一双先入凤凰池。 刘禹锡 寄唐州杨八归厚

想同莺出谷,看似雁成行。 吕温 河南府试赎帖赋得乡饮酒诗

五言非琢玉,十载看迁莺。 喻坦之 陈情献中丞

畴昔同幽谷,伊尔迁乔木。 孔绍安 赠蔡君

群莺共喜新迁木,双凤皆当即入池。 孟守 和主司王起

谁料羽毛方出谷,许教齐和九皋鸣。 孟球 和主司王起

豹变焉能及,莺鸣非可求。 张九龄 登乐游原春望书怀

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张籍 赠殷山人

莺迁犹待销冰日,鹏起还思动海风。 李咸用 冬日喜逢吴价

朝满迁莺侣,门多吐凤才。 李商隐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

旧居连上苑,时节正迁莺。 李商隐 思归

悔逐迁莺伴,谁观择虱时。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龙门君夭矫,莺谷我绵蛮。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祖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龙卧池犹在,莺迁谷尚存。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傥无迁谷分,归去养天真。 杜牧 贻友人

未竟迁乔乐,俄成失路嗟。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禹锡)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署)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刘禹锡初与公同为盐察御史。故称院长)

龙宫欣访旧,莺谷忝迁乔。 湛贲 题历山司徒右长史祖宅

新莺将出谷,应借一枝栖。 温庭筠 原隰荑绿柳

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王涯 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

桂折因同树,莺迁各异年。 白居易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郢家林亭

不失迁莺侣,因成贺燕群。 白居易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

忽忝专城奉六条,自怜出谷屡迁乔。 卢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风波久伫济川楫,羽翼三迁出谷莺。 石贯 和主司王起

美玉方齐价,迁莺尚怯飞。 窦巩 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纪事书情呈十二韵

出谷莺何待,鸣岐凤欲群。 章孝标 闻云中唳鹤

迁来莺语虽堪听,落了杨花也怕看。 章碣 下第有怀

龙门旧列金章贵,莺谷新迁碧落飞。 蒯希逸 和主司王起

昔年莺出谷,今日凤归林。 钱起 和人秋归终南山别业

翠羽虽成梦,迁莺尚后群。 钱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

迁乔未得意,徒欲蹑云梯。 陈润 登西灵塔

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韦庄 三用韵

才见早春莺出谷,已惊新夏燕巢梁。 韦庄 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

千炬火中莺出谷,一声钟后鹤冲天。 韦庄 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

曾避暖池将浴凤,却同寒谷乍迁莺。 韩偓 病中闻复官二首

叨陪鸳鹭朝天客,共作门阑出谷莺。 高退之 和主司王起

典故 
愚公住谷
   
栖隐愚公
 
谷中愚
 
谷名愚
 
谷愚
 
谷号愚

相关人物
齐桓公(名小白)


《艺文类聚》卷九〈水部下·谷〉~75~
《韩子》曰:昔齐桓公入山,问父老,此为何谷?答曰:「臣旧畜牛生犊,以子买驹,少年谓牛不生驹,遂持而去。傍邻谓臣愚,遂名为愚公谷。」
《说苑》卷七〈政理〉~96~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简释

愚公谷:喻雅逸之地。唐王维《愚公谷三首》之三:“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


例句

知老何山是,思归愚谷中。 姚合 书怀寄友人

兴来林是竹,归卧谷名愚。 孟浩然 寻张五回夜园作

向迹虽愚谷,求名异盗丘。 张九龄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 张九龄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

愚公方住谷,仁者本依山。 李商隐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

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 李嘉祐 裴侍御见赠斑竹杖

聊将呈匠伯,今已学愚公。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

中散山阳锻,愚公野谷村。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唯将酒作圣,不厌谷名愚。 权德舆 过隐者湖上所居

受业乡名郑,藏机谷号愚。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子敬怀愚谷,归心在翠屏。 温庭筠 送洛南李主薄

闻道高阳会,愚公谷正愚。 王维 过崔驸马山池

上堂多庆乐,肯念谷中愚。 卢纶 送太常李主薄归觐省

更乞大贤容小隐,益看愚谷有光辉。 秦系 献薛仆射

登朝非大隐,出谷是真愚。 羊士谔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

解空囊不智,灭景谷何愚。 羊士谔 郡斋读经

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

幽人自守朴,穷谷也名愚。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欲知愚谷好,久别与春还。 钱起 岁初归旧山

栖閒有愚谷,好事枉朝轩。 韦嗣立 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

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高适 封丘作

《骈字类编》:谷中
易井九二井谷射鲋疏井谷射鲋者井之为德以下汲上九二上无其应反下比初施之于事正以谷中之水下注彻鲋井而似谷故曰井谷射鲋也鲋谓初也 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传中谷谷中也笺葛延蔓于谷中喻女在父母之家形体浸浸日长大也伏史记韩安国传单于穿塞将十馀万骑入武州塞汉 兵车骑材官三十馀万匿马邑旁谷中尝宋史石保兴传李继迁入钞徙银夏绥府都巡检使 巡按罨子砦并黑水河趣谷中夏人知之以数千骑据险渡河求战保兴所部不满二千人乃分短兵伏于河浒俟其半渡急击之斩首百馀级追北数十里
分类:谷中
《国语辞典》:谷中谷  拼音:gǔ zhōng gǔ
谷中有谷的地形,常为河流重新下切所遗留的景观,也被视为地形回春作用的有力證据。
《漢語大詞典》:中谷
(1).谷中。《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毛 传:“中谷,谷中也。”文选·成公绥〈啸赋〉:“ 飞廉 鼓於幽隧,猛虎应於中谷。” 吕向 注:“中谷,谓谷中也。” 唐 李乂 《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曳履迎中谷,鸣丝出后堂。”
(2).传说中的谷名。山海经·南山经:“﹝ 令丘之山 ﹞其南有谷焉,曰 中谷 ,条风自是出。”
分類:谷中谷名
《漢語大詞典》:紫烟(紫煙)
亦作“ 紫烟 ”。
(1).紫色瑞云。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三:“ 赤松 临上游,驾鸿乘紫烟。”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贵嬪生於 樊城 ,有神光之异,紫烟满室,故以‘光’为名。” 宋 范仲淹 《上汉谣》:“冉冉去红尘,飘飘凌紫烟。”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樾巢近体:“书成招手呼青鸟,歌罢翻身上紫烟。”
(2).山谷中的紫色烟雾。 南朝 梁武帝 《游锺山大爱敬寺》诗:“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之二:“日照 香炉 生紫烟,遥看瀑布掛前川。” 宋 刘弇 《宿长山寺》诗:“破暝紫烟生,写谷清樾好。”
《國語辭典》:谷风(谷風)  拼音:gǔ fēng
1.东风。晋。陶渊明〈和刘柴桑〉诗:「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也作「谷风」。
2.在山地,白昼山坡受热较快,空气由谷底沿山坡向山顶流动所形成的风。
3.《诗经》的篇名:(1)〈邶风〉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谷风,刺夫妇失道也。」或以为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是诗。首章二句为:「习习谷风,以阴以雨。」(2)〈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谷风,刺幽王也。」或亦指弃妇之辞。首章二句为:「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國語辭典》:谷风(穀風)  拼音:gǔ fēng
东风。《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其夕谷风迅疾,从东北来。」也作「谷风」。
《漢語大詞典》:谷响(谷響)
谷中回响声。 唐 许浑 《游维山新兴寺》诗:“谷响寒耕雪,山明夜烧云。” 前蜀 贯休 《寿春进祝圣》诗之七:“声教无为日,山呼万岁声。隆隆如谷响,合合似雷鸣。”
《漢語大詞典》:饮涧(飲澗)
在溪涧中饮水。多指在山谷中生活。 南朝 梁 沈约 《善馆碑》:“达人独往之事,志非易立,餐松饮涧之情,理难轻树。” 唐 郑谷 《少华甘露寺》诗:“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蹋一梯云。”
《漢語大詞典》:峡路(峽路)
峡谷中的道路或航道。 北周 庾信 《奉和赵王途中五韵》:“峡路沙如月,山峰石似眉。” 唐 韦应物 《答令狐侍郎》诗:“ 吴 门冒海雾,峡路凌连磯。”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蜀 之 三峡 , 河 之 三门 , 南越 之 恶谿 ……皆险絶之所,自有本处人为篙工。大抵峡路峻急,故曰:‘朝发 白帝 ,暮彻 江陵 。’”
《漢語大詞典》:筼筜谷
谷名。因谷中多产竹,故称。 宋 苏轼 《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 与可 ﹞因以所画 篔簹谷 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丈之势。’ 篔簹谷 在 洋洲 。 与可 尝令予作 洋洲 咏, 篔簹谷 其一也。” 元 马祖常 《息斋风竹图道士华山隐得之命予赋之》:“往年家住 篔簹谷 ,丹鸞之实美如粟。”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行携《桃源图》,归我 篔簹谷 。”
《漢語大詞典》:涧阴(澗陰)
涧谷中不见阳光的地方。 唐 李颀 《宴陈十六楼》诗:“白日落庭内,黄花生涧阴。” 明 高启 《题携琴访友图》诗:“孤骑復孤琴,披嵐入涧阴。”
《漢語大詞典》:流石
山谷中被水冲下的石头。例如:从流石蛇行。——《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漢語大詞典》:涧路
山谷中的路。 清 金农 《横山旧庐独吟》:“列岫窓靄蔽,微鐘磵路缅。”
分類:山谷谷中
《国语辞典》:浐水(浐水)  拼音:chǎn shuǐ
河川名。源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西南谷中,经长安区至灞桥区会灞水后,北流注入渭河。
《漢語大詞典》:出谷莺(出谷鶯)
从幽谷飞出的鸟。亦喻指升迁之人。 唐 李白 《荆门浮舟望蜀江》诗:“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鶯。” 宋 王禹偁 《酬太常晁丞见寄》诗:“当年布素定交情,恨不同为出谷鶯。犹作三丞君最屈,徧寻两制我知荣。”参见“ 出谷 ”。
分類:幽谷升迁
《漢語大詞典》:出谷
从幽谷出来。常喻指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唐 皮日休 《旅舍除夜》诗:“出谷空嗟晚,衔杯尚愧先。” 前蜀 韦庄 《三用韵》:“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清 曾纪泽 《次韵答左子兴》之二:“鸟方出谷已迁木,龙未跃渊犹在田。”参见“ 出谷迁乔 ”。
《國語辭典》:乔迁(喬遷)  拼音:qiáo qiān
由低处迁到高处。语本《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人因用乔迁为祝贺人升迁或搬家。唐。张籍〈赠殷山人〉诗:「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明。陆采《怀香记》第一六出:「官人乔迁到此,遂著你的意了。」也作「迁乔」。
分類:迁居
《國語辭典》:迁乔(遷喬)  拼音:qiān qiáo
贺人升迁或搬家。参见「乔迁」条。南朝梁。刘孝绰〈咏百舌〉诗:「迁乔声迥出,赴谷响幽深。」
《漢語大詞典》:迁谷(遷谷)
语出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於乔木。”后用以指地位上升。 唐 杜牧 《贻友人》诗:“倘无迁谷分,归去养天真。”
分類:地位上升
《漢語大詞典》:迁莺(遷鶯,遷鸎)
亦作“ 迁鸎 ”。
(1).谓黄莺飞升移居高树。 南朝 陈 阳慎 《从驾祀麓山庙》诗:“櫩巢始入燕,轩树已迁鶯。” 唐 李商隐 《思归》诗:“旧居连上苑,时节正迁鶯。”
(2).指迁升飞翔的黄莺。 唐 王维 《白鹦鹉赋》:“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儻见借其羽翼,与迁鶯而共飞。” 宋 陈造 《闲居》诗之一:“红糝紫蕤今次第,迁鶯来燕费商量。”
(3).喻登第。 唐 李商隐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诗:“朝满迁鶯侣,门多吐凤才。”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今谓进士登第为迁鸎者久矣,盖自毛诗·伐木篇。” 宋 王禹偁 《商州进士张齐说将赴春闱再赋一章用伸赠别》:“七牓御前搜俊造, 商州 终未识迁鶯。”
(4).喻升官。 唐 苏味道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诗:“振鷺齐飞日,迁鶯远听闻。” 唐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三:“客有迁鸎处,人无结駟来。” 唐 李邃 《卢夫人崔氏墓志》:“﹝ 李邃 ﹞沉困名场垂二十载,无路迁鸎,终随退鶂。” 清 唐孙华 《同年杨昆涛侍御挽诗》之一:“近得迁鶯信,俄占止鵩凶。”
《國語辭典》:莺谷(鶯谷)  拼音:yīng gǔ
莺在幽谷。比喻人未显达。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峻曲岸于莺谷,时遗公叔之冠。」唐。王涯 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诗:「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國語辭典》:莺迁(鶯遷)  拼音:yīng qiān
语本《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比喻由困而亨,自卑而高,为贺人升职或迁居的用语。宋。王禹偁 送查校书从事彭门诗:「姓名旧在莺迁榜,诗什重题燕子楼。」
《國語辭典》:愚公  拼音:yú gōng
神话传说中欲移太形、王屋二山的老人。参见「愚公移山」条。后用以比喻看似愚笨,实则具有坚忍毅力,不怕挫折的人。宋。辛弃疾 玉楼春。青山不会乘云去词:「青山不会乘云去,怕有愚公惊著汝。」
《國語辭典》:愚公谷  拼音:yú gōng gǔ
1.地名。位于山东省临淄县西。相传谷中老人因知狱讼不公,听任少年持去所买小马,傍邻以为愚,遂取谷名为愚公谷。
2.比喻归隐的地方。唐。王维 愚公谷诗三首之三:「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
《國語辭典》:愚公谷  拼音:yú gōng gǔ
1.地名。位于山东省临淄县西。相传谷中老人因知狱讼不公,听任少年持去所买小马,傍邻以为愚,遂取谷名为愚公谷。
2.比喻归隐的地方。唐。王维 愚公谷诗三首之三:「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
《漢語大詞典》:愚谷
(1).见“ 愚公谷 ”。
(2).借指隐者。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序》:“若非隐沦之愚谷,是谓 高阳 之狂生者也。”
分類:隐者
《國語辭典》:愚公谷  拼音:yú gōng gǔ
1.地名。位于山东省临淄县西。相传谷中老人因知狱讼不公,听任少年持去所买小马,傍邻以为愚,遂取谷名为愚公谷。
2.比喻归隐的地方。唐。王维 愚公谷诗三首之三:「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