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51,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搏象
地象
多象
象背
象斗
象两
象辇
县象
山象
调象
象尺
象蹴
象平
象榻
实象
《分类字锦》:搏象
宋炳师子击象图序:梁伯玉说沙门释僧吉云:尝从天竺欲向大秦,其间忽闻数十里外,哮哮揽揽,惊天怖地。顷之,但见百兽率走,跄地足绝,而四巨象俄焉而至,以鼻捲泥,自厚涂数尺,数数喷鼻隅立。俄有师子三头,崩石折木,直搏四象,以殪盘石,血若溢泉,巨树草偃。
分类:师子
《骈字类编》:地象
徐陵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我高祖武皇帝,迎河图于浪泊,括地象于炎洲,南兴涿鹿之师,北问共工之罪。
《韵府拾遗 养韵》:多象
论衡:象耕虚也。苍梧多象,蹈土若耕。
《骈字类编》:象背
元 张昱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二十九 当年大驾幸滦京,象背前驮幄殿行。
《漢語大詞典》:象斗
草(皂)斗,即栎实。其壳煮汁可以染黑。周礼·地官·掌染草“掌以春秋歛染草之物” 郑玄 注“染草:茅蒐、橐芦、豕首、紫茢之属” 唐 贾公彦 疏:“言‘之属’者,更有蓝早、象斗之等众多,故以‘之属’兼之也。”说文·艸部:“草,草斗,櫟实也,一曰象斗。”
《骈字类编》:象两(象两)
易系辞传: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拄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又汉书律历志:著以为数,以象两两之。又以象三三之闰以象四,四之,又归奇,象闰十九,及所据一加之,因以再扐两之,是为月法之实。
《漢語大詞典》:象辇(象輦)
(1).象拉的车。 后魏 时太皇太后、皇太后助祭郊庙时所乘。魏书·礼志四:“象輦:左右凤凰,白马,仙人前却飞行,驾二象。羽葆旒苏,龙旂斾麾,其饰与乾象同。太皇太后、皇太后助祭郊庙之副乘也。”
(2).犹象辂。指帝王车驾。 元 蒲道源 《和霍思齐接驾》:“象輦尘清千里至,龙颜喜动万人看。”
《國語辭典》:县象(縣象)  拼音:xuán xiàng
天象。《易经。系辞上》:「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也作「悬象」。
分類:天象
《骈字类编》:山象
张蠙送人归南中诗烧惊山象出。雷触海鳌。沈贯休送僧之安南诗退牙山象恶。过海布帆荒。又魏志管辂传鼻者艮。此天中之山。注相书谓鼻之所在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
《分类字锦》:调象(调象)
法句喻经:佛问象师:调象之法有几?荅?曰:有三。一者刚钩钩口,著其羁靽。二者减食,常令饥瘦。三者捶杖,加其楚痛。由铁钩钩口故,以制强口。由不与食饮故,以制身犷。由加捶杖故,以伏其心。
分类:
《漢語大詞典》:象尺
象牙尺。 宋 寇准 《点绛唇》词:“象尺薰炉,拂晓停针线。” 宋 周邦彦 《丁香结》词:“宝幄香缨,薰炉象尺,夜寒灯晕。”
分類:象牙
《骈字类编》:象蹴
维摩经: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
《骈字类编》:象平
汉书王莽传:太白司艾,西岳国师,典致时阳,白炜象平,考量以铨。
《漢語大詞典》:象榻
用象牙装饰的床榻。 唐 李商隐 《上河东公启》:“锦茵象榻,石舘金臺。” 宋 韩维 《寄秦川马从事》诗:“宴洽翠娥连象榻,夜寒娇凤泥银簧。” 元 袁桷 《简马伯庸》诗:“象榻香浓翠幌春,美人倦绣态横陈。”
《漢語大詞典》:实象(實象)
实体的象征。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惠周惕》:“六十四卦皆实象,安得虚哉。” 清 任泰学 《质疑·易》:“易者实象,举其象与辞,而实象可见诸行事。”
分類:实体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