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51,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象弧
象篦
象岳
象离
象牺
象席
象头
石象
正象
宜象
骨象
教象
兕象
蛇吞象
现象
《漢語大詞典》:象弧
(1).象征天上的弧星。周礼·考工记·輈人:“弧旌枉矢,以象弧也。” 贾公彦 疏:“云‘以象弧也’者,象天上弧星。”
(2).用象牙装饰的弓。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三:“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 明 何景明 《苦寒行》之三:“象弧插雕韔,射兽西山阿。”
《漢語大詞典》:象篦
用象牙饰制的篦。 明 虞淳熙 《中秋西湖社集分韵得齐字一百韵》:“游侠夸银勒,嬋娟敛象篦。”
分類:象牙
《骈字类编》:象岳
李峤为王及善让内使表:法河象岳,升台历府。
《骈字类编》:象离(象离)
文心雕龙见上。
《漢語大詞典》:象牺(象犧)
祭祀用的酒樽。 宋 韩维 《答曼叔见谢颖桥相过之什》诗:“危然正论中法义,豆籩罗列陈象牺。” 清 赵翼 《岳祠铜爵》诗之三:“沧桑刼后金甌缺,剩此残樽作象牺。”
分類:祭祀酒樽
《骈字类编》:象席
洞冥记:元封中,起神明台,上有九天道,金床象席,琥珀镇,杂玉为簟。 江淹为萧太尉上便宜表:象席珠履,一蹑而即收;镂琴䌽瑟,再抚而己损。
《骈字类编》:象头(象头)
南越志:军安县女子赵妪,在山中结党,攻掠郡邑,著金镶齿履,恒居象头斗战。
《骈字类编》:石象
十洲记:沧海岛在北海中,岛上俱是大山,积石至多,石象八石脑、石桂英流丹、黄子、石胆之辈百馀种,皆生于岛。石服之,神仙长生。洛明一统志:象庄在河南府东,汉时西僧以象驮经来 阳,后化为石。今有石象南。又石象山在普州城西 六十里,有石如象。
《韵府拾遗 养韵》:正象
阮籍通易篇:小亨正象。阴皆乘阳。
分类:正象
《骈字类编》:宜象
起世经:赡部洲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则暑温宜象,西宝主乃临海盈宝,北马主寒劲宜马,东人主和畅多人。
《漢語大詞典》:骨象
见“ 骨像 ”。
《漢語大詞典》:骨像
亦作“ 骨象 ”。 骨骼相貌。《文选·曹植〈洛神赋〉》:“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李善 注:“《神女赋》曰:骨法多奇,应君之相。” 吕向 注:“骨法人像,皆应图相。” 唐 元稹 《杨子华画》之二:“骨象或依稀,铅华已寥落。”
分類:骨骼相貌
《漢語大詞典》:教象
谓把教育的法则形诸文字,成为条文。周礼·地官·大司徒:“乃县教象之灋于象魏,使万民观教象。” 郑玄 注:“书教法而悬焉。”
《骈字类编》:兕象
史记司马相如传:其下则有白虎、元豹,蟃蜒、貙豻,兕象、野犀,穷奇獌狿 卢肇海潮赋见貙虎下。
《國語辭典》:蛇吞象  拼音:shé tūn xiàng
相传古时有巴蛇能吞食大象,经过三年,象的骨头才被吐出。见《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身躯瘦长,而象的体形庞大,后世将这种以小吞大的情形,用来比喻人心的贪婪无度。《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梁尚宾看这场交易,尽有便宜,欢喜无限。正是:贪痴无底蛇吞象,祸福难明螳捕蝉。」也作「巴蛇吞象」、「巴蛇食象」。
分類:贪婪
《國語辭典》:现象(現象)  拼音:xiàn xiàng
1.知识论上指我们认识外在事物,由于有主观的先天概念加入其中,故所认识者只是现象,而非物的自体。
2.通称事实的状态。如:「社会繁荣,是工商业发达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