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51,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3  44  45  4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象觚
象谷
象榖
象龟负图
象话
象环五寸
象寄译鞮
象脚鼓
象轿
象服增华
象军
象鲤
象柳
象籚
象卵
《漢語大詞典》:象觚
以象骨为饰,或饰以象形花纹的酒器。仪礼·燕礼:“主人盥洗象觚。” 郑玄 注:“觚有象骨饰也。”《博古图·商四象觚》:“无铭,是器觚也。饰以山雷饕餮蟠虺之状,而腹之下復作四象形。仪礼所谓象觚者,亦及见是製而有传也。”
《漢語大詞典》:象谷(象穀)
罂粟花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罂子粟
分類:罂粟花
《骈字类编》:象榖
夲草:罂子粟。释名:象榖。时珍曰:其实状如罂子,其米如粟,乃象乎榖而可以供御,故有诸名。
《分类字锦》:象龟负图(象龟负图)
张少博石砚赋:原夫匠石流盻,藻荧生辉。象龟而负图乍伏,如鹊之缄印将飞。
分类:
《漢語大詞典》:象话
谓合乎情理。
分類:情理
《分类字锦》:象环五寸(象环五寸)
礼记: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分类:
《漢語大詞典》:象寄译鞮(象寄譯鞮)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称翻译为“象寄译鞮”。《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往者总署之设‘同文舘’也,生徒数百计,虽无奇材异能,足任外交,然以供象寄译鞮之职,则固绰有餘裕。”亦省称“ 象寄 ”、“ 象鞮 ”。 清 黄遵宪 《寄怀左子兴领事》:“头衔南岛蛮夷长,手笔西方象寄书。”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 梁启超 《〈适可斋记言行〉序》:“所见所闻,其象鞮之流,往往学此为衣食计,无通识,无远志。”
分類:翻译
《國語辭典》:象脚鼓(象腳鼓)  拼音:xiàng jiǎo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流行于云南傣、景颇等族的打击乐器。鼓身木制,上蒙羊皮,上端较粗,下端略细,呈喇叭状,因形如象脚,故称为「象脚鼓」。大者高达一百六十公分,小者三十馀公分。演奏时将鼓斜挂肩上,双手拍击鼓面,边舞边击。
《漢語大詞典》:象轿(象轎)
象驮的轿子。元史·百官志六:“成鞍局,提领三员。掌造御用鞍轡、象轿。 中统 四年置。”清史稿·属国传三·缅甸:“﹝ 乾隆 ﹞六十年, 缅 王遣使祝釐,进 缅 石 长寿佛 ……金柄麈尾、黄缎繖、贴金象轿。”
分類:轿子
《分类字锦》:象服增华(象服增华)
江总为陈六宫谢章:象服增华,丹軿耀采,何以弼佐王风,克柔阴化?
分类:内职
《漢語大詞典》:象军(象軍)
以象骑列阵进行攻战的军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遂总率国兵,讲习战士。象军五千,马军二万,步军五万,自西徂东,征伐不臣。”
《骈字类编》:象鲤(象鲤)
尔雅翼:唐律佩用鱼符,亦取象鲤。
《骈字类编》:象柳
地理通释六典云:十曰岭南道。古扬州之南境,今广、循、潮、漳、韶、连、端、康、冈、恩、高、春、封、辩、泷、新、潘、雷、罗、儋、崖、琼、振、桂、昭、富、梧、贺、龚、象、柳、宜、融、古、严、容、藤、义、窦、禺、白、廉、绣、党、牢、岩、郁林、平、琴、邕、宾、贵、横、钦、浔、瀼、笼、田、武、□、澄、安南、驩、爱、陆、峰、汤、苌、福、禄、庞,凡七十州焉。
《韵府拾遗 虞韵》:象籚
戴凯之竹谱:有竹象籚,因以为名。东瓯诸郡,缘海所生,肌理匀净,筠色润贞。凡今之篪,匪兹不鸣。
《骈字类编》:象卵
云笈七签:气未分形,结胚象卵,气圆形备,谓之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