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贝叶(貝葉)  拼音:bèi yè
贝多树的树叶。古代印度人将佛经书写于上。《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八:「桦皮、贝叶、笔、墨、灯明,此要所须,便宜多进入。」《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庵住著。」
《國語辭典》:贝叶书(貝葉書)  拼音:bèi yè shū
古印度人多用贝多树的叶子写佛经,故称佛经为「贝叶书」。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閒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分類:佛经
《漢語大詞典》:贝叶经(貝葉經)
指佛经。古代 印度 人写经于树叶上,故称。 唐 钱起 《紫参歌》:“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菩提树下谈玄,忘补朝阳之衲;贝叶经边入定,搜空透笋之衣。” 清 王摅 《教坊老叟行》:“自此焚脩奉 西竺 ,禪榻长繙贝叶经。”亦作“ 贝多经 ”。 清 吴伟业 《生查子》词:“学写贝多经,自屑泥金粉。”
《漢語大詞典》:贝叶文(貝葉文)
书写于叶上的文字。指佛经。 唐 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诗:“归共 临川 使,同翻贝叶文。” 元 王恽 《湘云弥月》诗:“春风暖透青綾被,初度祥开贝叶文。” 清 龚自珍 《奴史问答》诗:“尚不见主人之眉髮美与丑,惟闻喃喃呢呢朝诵贝叶文,夕诵贝叶文。”
《漢語大詞典》:贝叶篇(貝葉篇)
指佛经。 宋 刘攽 《过柏林院僧吉长老》诗:“篆香徐刻黄金印,梵宇时开贝叶篇。”参见“ 贝叶经 ”。
分類:佛经
《漢語大詞典》:贝叶经(貝葉經)
指佛经。古代 印度 人写经于树叶上,故称。 唐 钱起 《紫参歌》:“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菩提树下谈玄,忘补朝阳之衲;贝叶经边入定,搜空透笋之衣。” 清 王摅 《教坊老叟行》:“自此焚脩奉 西竺 ,禪榻长繙贝叶经。”亦作“ 贝多经 ”。 清 吴伟业 《生查子》词:“学写贝多经,自屑泥金粉。”
《漢語大詞典》:贝叶偈(貝葉偈)
指佛经。 唐 姚合 《送清敬闍黎归浙西》诗:“自翻贝叶偈,人施福田衣。”参见“ 贝叶经 ”。
分類:佛经
《漢語大詞典》:贝叶经(貝葉經)
指佛经。古代 印度 人写经于树叶上,故称。 唐 钱起 《紫参歌》:“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菩提树下谈玄,忘补朝阳之衲;贝叶经边入定,搜空透笋之衣。” 清 王摅 《教坊老叟行》:“自此焚脩奉 西竺 ,禪榻长繙贝叶经。”亦作“ 贝多经 ”。 清 吴伟业 《生查子》词:“学写贝多经,自屑泥金粉。”
《漢語大詞典》:贝叶宫(貝葉宫)
指佛寺。 唐 沈佺期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分類:佛寺
《国语辞典》:贝叶树(贝叶树)  拼音:bèi yè shù
贝多树的别名。参见「贝多树」条。
《分类字锦》:写贝叶书(写贝叶书)
晁冲之 再以承晏墨赠法一诗 王侯旧物人今得,更写西天贝叶书。
分类:
《漢語大詞典》:梵册贝叶(梵册貝葉)
指佛经。佛经原本多用梵文写于贝多罗树叶上,故称。 清 龚自珍 《正〈大品弥陀经〉魏译》:“梵册贝叶,以意增损,以意排比,以意合之分之,译者从而受之。”
《漢語大詞典》:慧叶(慧葉)
即贝叶。指佛经。 清 于颖 《丁酉秋客长干访友苍师次壁间韵》:“慧叶分 灵鷲 ,真乘化毒龙。”
分類:贝叶佛经
《漢語大詞典》:梵夹(梵夾)
亦作“ 梵荚 ”。亦作“ 梵筴 ”。
(1).佛书。佛书以贝叶作书,贝叶重迭,用板木夹两端,以绳穿结,故称。 唐 李贺 《送沈亚之歌》:“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王琦 汇解引 唐 杜宝 《大业杂记》:“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形似枇杷叶而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如牒然,今呼为梵夹。”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三年:“又於禁中设讲席,自唱经,手録梵夹。” 胡三省 注:“梵夹,贝叶经也;以板夹之,谓之梵夹。” 清 赵翼 《祥符寺》诗:“前朝留梵荚,籤轴至今縢。”自注:“寺有 宣德 中所颁全部藏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宋时西域取经故事:“北 天竺 僧 天息灾 与 施护 ,各持梵筴来献,此 宋 时取经故事也。”
(2).指用板夹两端以绳穿结的书籍装帧样式。 宋 王巩 闻见近录:“国书严奉,未有如玉牒者。祖宗以来,用金花白罗纸,金花红罗褾,黄金轴。 神宗 时,詔为黄金梵筴,以轴大难披閲也。”
《漢語大詞典》:贝藏(貝藏)
指佛经。藏,佛教经典。古 印度 人书之于贝叶上,故称。 宋 洪适 《广州狱空道场疏》:“爰啟梵筵,广敷贝藏,拔沉冤于既往,严浄福以无边。”
贝叶
【佛学大辞典】
(物名)贝多罗叶也。印度之人以写经文。慈恩寺传三曰:「经三月安居中集三藏讫,书之贝叶,方遍流通。」唯识枢要上本曰:「虽文具传于贝叶,而义不备于一本。」(参见:贝多罗)
【佛学常见辞汇】
贝多罗叶的简称,此叶经冬不凋,印度人多拿来书写经文,叫做贝叶经,或贝文。
贝叶经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以贝多树叶书经文,故云贝叶经。酉阳杂俎曰:「贝多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婆力叉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罗多梨。并书其叶部,阇一色,取其皮书之。贝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贝多婆力叉者,汉言树叶也。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