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迟任(遲任)
传说中的上古贤人。 商 盘庚 迁 殷 ,曾引他的话来教导人民。书·盘庚上:“ 迟任 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蔡沉 集传:“ 迟任 ,古之贤人。”
《漢語大詞典》:调烛(調燭)
喻举用贤人。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郢 人有遗 燕 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 相国受书而説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清 朱之瑜 《与源光国启》之十:“不平不戒,自知非和羹之才;日居月诸,何时观调烛之盛?”
《漢語大詞典》:龙逸(龍逸)
谓贤人隐逸。晋书·束晳传:“在野者龙逸,在朝者凤集。”
《漢語大詞典》:滞屈(滯屈)
谓贤人沉抑,不得升进。《太平御览》卷二六五引 晋 傅畅 《自序》:“余以少年復为此任,故至於上品,以宿年为先,是以乡里素滞屈者,渐得叙也。”南史·王繢传:“卿方当富贵,必不容久滞屈。”
《漢語大詞典》:逸贤(逸賢)
隐遁不仕的贤人。 唐 权德舆 《明经策问八》:“ 虞仲 隐居以放言, 下惠 辱身以降志。颇殊取捨,皆曰逸贤,探索精微,当有师説。” 明 徐渭 《祭罗封君》:“惟翁太古朴致,盛世逸贤,藴德高蹈,好爵靡干。” 清 虞名 《指南公·举义》:“每恨朝无正士,野多逸贤,猛士无人,边防不力。”
《漢語大詞典》:斫胫
斩断胫骨。典出《书。泰誓下》:"斫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孔传:"冬月见朝涉水者,谓其胫耐寒,斩而视之。"
《漢語大詞典》:贰宫(貳宫)
(1).离宫;副宫。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尧 于是见 舜 于贰宫,设饗礼,迭为宾主,南面而问政。”
(2).指君主接待贤人之所。《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我大 齐 之握机创歷,诞命建家,接礼贰宫,考庸太室。” 李周翰 注:“贰宫,天子接礼贤人之所也。”
《漢語大詞典》:二哲
二贤人。指 汉 王吉 (即 王阳 )、 王尊 。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崃山》:“ 王阳 逡巡, 王尊 逞节, 殷 有三仁, 汉 称二哲。”
分類:贤人王吉
《漢語大詞典》:鲸鲟(鯨鱏)
泛指大鱼。比喻大贤人。楚辞·王褒〈九怀·通路〉:“鲸鱏兮幽潜,从虾兮游陼。” 王逸 注:“大贤隐匿,窜林藪也。”
《漢語大詞典》:龟凤(龜鳳)
龟和凤。比喻贤人。后汉书·蔡邕传:“龟凤山翳,雾露不除,踊跃草莱,祗见其愚。” 李贤 注:“龟凤喻贤人,雾露喻昬闇也。”
分類:和凤贤人
《漢語大詞典》:民仪(民儀)
民之仪表。指贤人。 汉 班固 《车骑将军窦北征颂》:“民仪响慕,羣英影附。”
分類:仪表贤人
《漢語大詞典》:潜初(潛初)
指帝王即位前或贤人未被任用时。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潜初飞五,与时消息;进有攸往之利,退无濡尾之累。”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降风云於潜初,旅束帛乎丘园。”
《漢語大詞典》:贤庑(賢廡)
绘有 孔子 七十二弟子等贤人肖像的廊屋。 元 王恽 《胙城县庙学记》:“復起 明新堂 於后,其臺门贤廡尚闕。”
《漢語大詞典》:颐贤(頤賢)
谓蓄养贤人。汉书·叙传下:“ 平津 斤斤,晚躋 金门 ,既登 爵位 ,禄赐颐贤。” 颜师古 注:“颐,养也,谓引招贤人而养之。”
《漢語大詞典》:壅却
谓言路阻塞,贤人却步。吕氏春秋·去宥:“故细人之言,不可不察也。且数怒人主,以为姦人除路;姦路已除,而恶壅却,岂不难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