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回火  拼音:huí huǒ
一种热处理方法。如淬火后的钢质地硬脆,将其用较低温加热,调整其显微组织及机械性质,以除去淬火应力者,使能保持一定的硬度,并增加韧性。
《漢語大詞典》:荆梓
荆 地所产的梓木,质地优良,因用以喻优异人才。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浑》诗:“南州擅 荆 梓,上国称羽仪。伊人以戴德, 李公 伤在期。”
《漢語大詞典》:素地
(1).洁白的质地。《论语·八佾》“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宋 朱熹 集注:“素,粉地,画之质也;绚,采也,画之饰也。言人有此倩盼之美质,而又加以华采之饰,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
(2).没有建筑物的土地。引申为基础。 孙中山 《民生主义》第二讲:“就是我们所説的地价是单指素地而言,其它人工之改良,及地面之建筑不算在内。”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绪言:“这和封建顽固派与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与趋向错综起来,便构成 中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部历史的素地。”
《漢語大詞典》:软石(軟石)
一种质地坚硬、声音悦耳的石头,可制磬或石斧。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华原磬》:“ 华原 软石易追琢,高下随人无雅郑。”《阿诗玛》诗十:“ 热布巴拉 赶紧说:‘软石磨斧亮闪闪,我们比赛去砍树,比得赢就准你们相见。’”
《国语辞典》:白宝(白宝)  拼音:bái bǎo
宁夏西套地盛所产的羊皮。质地轻柔,色泽洁白,颇为名贵。
《漢語大詞典》:质色(質色)
质地色泽;质地成色。 明 冯梦龙 《情史·情妖·石妖》:“后遇玉工,出示,剖之得白璧焉。质色非常,因获厚鏹。”《清会典事例·户部九一·杂赋》:“ 安化 斤甎,广盒千两百两,质色较麤,每斤纳税银六钱。”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皓纱》:“时尚浮华,反谓质色厚重者为非製。”
《漢語大詞典》:鱼脑冻(魚腦凍)
石名。质地优良,可制砚。 清 何传瑶 《宝研堂研辨·大西洞》:“其有一种生气,团团圞圞,如澄潭月漾者,曰鱼脑冻。” 清 陈克恕 篆刻针度·选石·青田冻石:“灯光冻出 浙江 青田县 ……其次则鱼脑冻,色白如鱼脑。”亦省称“ 鱼脑 ”。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端州 石以 水巖 、 大西洞 为上,冰纹则尤为 大西洞 之最……他洞所无,惟焦白、鱼脑、青花差足肩随。”
分類:质地优良
《漢語大詞典》:纰薄(紕薄)
(1).谓布帛之类丝缕稀疏,质地单薄。《元典章·工部一·缎匹》:“小民不畏公法,恣意货紕薄……欺谩买主,诱骗愚人。”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或是他卖段疋,拣箇宽窄,覷箇紕薄。”
(2).指布帛旧损,丝缕松散。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布帛久则日就紕薄。”
《漢語大詞典》:女儿葛(女兒葛)
葛布名。产于 广东 增城县 一带。质地精细,卷起可入笔管。但日晒则皱,水浸则缩,珍贵而不实用。旧时因织者多为未婚女子,故名。参阅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货语·葛布
《漢語大詞典》:钱品(錢品)
钱的质地、形制。 元 吴莱 《题毗陵承氏家藏古钱》诗:“我观泉志颇识钱,古今钱品不一传。”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钱面:“近年乃有别铸字於漫处者, 天启 大钱始铸‘一两’字, 崇禎 钱有‘户工’等字,钱品益杂,而天下亦乱。”
分類:质地形制
《漢語大詞典》:市布
一种质地比较细密的平纹棉布。 王统照 《沉船》:“那是一件深灰色而洗得几乎成了月白色的市布大衫,已经脱落了两个钮子。” 老舍 《断魂枪》:“他们打扮的得象个样儿,至少得有条青洋绉裤子,新漂白细市布的小褂,和一双鱼鳞洒鞋。”
《国语辞典》:烧蓝(烧蓝)  拼音:shāo lán
1.蓝色质地的珐琅制品。
2.在钢铁制的器物表面,涂上药物加热,使形成一层极薄的蓝色、棕色或黑色的氧化膜。可防锈、增加美观。多用于机械零件或枪械上。也称为「发蓝」、「烤蓝」。
《国语辞典》:硬玉  拼音:yìng yù
矿物名,一种辉石。呈半透明白色,质地光亮,常因内含杂质而呈绿、红、褐等颜色,产于变质岩中。含铬而呈现翠绿色的硬玉,称为「翡翠」。
《國語辭典》:高丽纸(高麗紙)  拼音:gāo lí zhǐ
一种坚韧粗厚的绵纸。色白如绫,坚韧如帛。如:「他家的窗户是以高丽纸糊成的,十分好看。」
《国语辞典》:篾黄(篾黄)  拼音:miè huáng
竹子篾青下面的内层部分,质地较脆。也称为「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