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贫产(貧産)
贫民的田产。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总论》:“若贸不出图,则贫产遽难求脱,势家益復刁难,此均田之所以未易言也。”
分類:贫民田产
《國語辭典》:糠市  拼音:kāng shì
贫民聚居的地方。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糠市》:「洛阳振德坊皆贫民,例享糟糠之薄,贺知章目为糠市。」
《漢語大詞典》:义粮(義糧)
旧时施舍贫民的粮食。 清 冯桂芬 《武进盛氏义庄记》:“先是中议公昆季始创议设义学、给义粮、置义冢,未成而没。”
《漢語大詞典》:义浆仁粟(義漿仁粟)
旧指施舍贫民的食物。 清 冯桂芬 《上海果育堂记》:“易缠头之金,义浆仁粟不匱矣;輟秉烛之晷,读书治生有餘矣。”
《国语辞典》:贫民救助(贫民救助)  拼音:pín mín jiù zhù
为改善贫民生活所作的各项社会福利措施,如住宅配给、免费医疗,救济金等。
《国语辞典》:贫民住宅(贫民住宅)  拼音:pín mín zhù zhái
为改善贫民生活,由政府兴建平价住宅出售或出租给贫民居住,或由政府补助贫民兴建的住宅。
《国语辞典》:小康计画(小康计画)  拼音:xiǎo kāng jì huà
台湾省所倡导消灭贫穷的计画。包括辅导贫民生产、就业、教育、训练以及对老弱残障等无生产能力者,给予适当救助等。此计画的基本精神为发挥政府及民间力量,动员社会资源,激发贫民自强意识,以促进社会的安和乐利。
《国语辞典》:现金救助(现金救助)  拼音:xiàn jīn jiù zhù
政府或私人对贫民或遭遇经济困难者,赠送现金,以维持他们生活上的需要。
《国语辞典》:暖厂(暖厂)  拼音:nuǎn chǎng
清代收容贫民的地方。每年十月到翌年三月,凡五十岁以上的贫民都由政府供给衣食。《清会典。卷二六九。户部。蠲恤》:「光绪三年奏淮西城广安门内建立资善堂,内设暖厂。于每年冬令收养贫民,俾资栖止。」
《国语辞典》:贫民区(贫民区)  拼音:pín mín qū
贫民聚居的地区。如:「德蕾莎修女一生慈悲为怀,长期致力于贫民区的救济工作,故有『贫民窟圣人』美誉。」
《國語辭典》:放粥  拼音:fàng zhōu
粥厂以粥施与贫民。
《漢語大詞典》:饭厂(飯廠)
旧时煮粥以救济贫民的场所。《清会典·户部一二三·赈饥三》:“ 嘉庆 七年……其 卢沟桥 、 黄桥 、 东霸 、 大井 等处饭厂,亦著一体展至四月二十日止。”《清会典·户部一二四·赈饥四》:“ 同治 元年諭:前因京师米价昂贵,諭令五城御史,於开放饭厂先期一月举行,俾资存活。”
《國語辭典》:安富恤贫(安富恤貧)  拼音:ān fù xù pín
安定富人,抚恤贫民。比喻治国安民之道。如:「使富者安心,贫者安养,此乃安富恤贫,富国强兵之道。」也作「安富恤穷」。
《國語辭典》:安富恤穷(安富恤窮)  拼音:ān fù xù qióng
安定富人,抚恤穷民。比喻治国安民之道。唐。陆贽 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六:「损不失富,优可赈穷,此乃古者安富恤穷之善经。」也作「安富恤贫」。
《國語辭典》:贫民窟(貧民窟)  拼音:pín mín kū
贫民聚居的地方。如:「德蕾莎修女生前长期服务贫民窟中的人民,于西元一九七九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漢語大詞典》:平民习艺所(平民習藝所)
又称“贫民习艺所”。 清 末各省、县官办的手工业工场。收容无业贫民和部分罪犯从事纺织、制鞋、印刷、编制藤柳器具等劳动。辛亥革命后,平民习艺所成为各地官办手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抗日战争后已不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