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黜恶(黜惡)
贬斥邪恶。 唐 陆贽 《优恤畿内百姓并除十县令诏》:“彰善黜恶,期於必行,凡百君子,各宜自逸。”
分類:贬斥邪恶
《漢語大詞典》:黜辱
贬斥受辱;贬斥侮辱。《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战战兢兢,常惧黜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镇南徐州刺史启》:“臣乏素能,或所不任,况在忧年,必取黜辱。”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不可触犯人家的宗教,只有异教徒是不妨黜辱的。”
《漢語大詞典》:贬剥(貶剥)
(1).贬斥批驳。剥,通“ 驳 ”。 宋 普觉 《宗门武库》:“ 真浄 贬剥诸方异见邪解,无所忌惮。”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品诗》:“我们献诗,要他赏鉴,成就姻缘。怎么到喫贬剥了一场。”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雍也篇十六:“且如‘ 赐 也达’,是何等地位,岂容轻使贬剥?”
(2).贬官削职。《武王伐纣平话》卷下:“贬剥忠臣,宠信谗佞。”
《國語辭典》:迁斥(遷斥)  拼音:qiān chì
贬谪。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诗:「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分類:贬斥放逐
《漢語大詞典》:镌黜(鐫黜)
削职贬斥。宋史·选举志二:“精选强敏巡按官及八厢等人,谨切巡逻,有犯,则鐫黜官员。”
分類:削职贬斥
《漢語大詞典》:迁黜(遷黜)
降官贬斥。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 李实 ﹞陵轢公卿已下随喜怒,诬奏迁黜,朝廷畏忌之。”
分類:贬斥
《漢語大詞典》:诛逐(誅逐)
诛戮、贬斥。 汉 董仲舒 《贤良策二》:“臣闻 尧 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以位为乐也,故诛逐乱臣,务求贤圣,是以得 舜 、 禹 、 稷 、 卨 、 咎繇 。”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元年:“时殿省旧人多见诛逐,唯 爰 ( 徐爰 )巧於将迎,始终无迕; 废帝 待之益厚,羣臣莫及。”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赖皇上天纵神武,赫然一怒,诛逐偷惰,拔用英奇。”
分類:诛戮贬斥
《漢語大詞典》:诛废(誅廢)
诛杀贬斥。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太后夙夜勤劳,推心杖贤,委任太尉 李固 等,拔用忠良,务崇节俭。其贪叨罪慝,多见诛废。” 明 归有光 《河南策问对二道》:“ 仲举 与 闻喜 合谋诛废,以清朝廷,天下雄俊,莫不延颈企踵,以思奋其智力。” 明 张溥 《〈牛奇章集〉题词》:“ 隋杨 二帝,猜忌好杀,勋伐旧臣,动遭诛废。”
分類:诛杀贬斥
《漢語大詞典》:嗤黜
嗤笑贬斥。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四年:“若夫 文王 曰昃不暇食, 仲山甫 夙食匪懈者,盖共嗤黜以为灰尘矣!” 晋 干宝 《〈晋纪〉总论》作“嗤点”。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 欧阳子 尝谓圣人不穷性为言,或虽言而不究;学者当力修人事之寔,而性命非其所急,此於名教不为无功,而众共嗤黜,以为不知道。”
分類:嗤笑贬斥
《漢語大詞典》:诛弃(誅棄)
诛杀和贬斥。新唐书·奸臣传·李义府:“ 义府 与 敬宗 、 德俭 及御史大夫 崔义玄 、中丞 袁公瑜 、大理正 侯善业 相推轂,济其姦,诛弃骨骾大臣。”
分類:诛杀贬斥
《漢語大詞典》:黜刺
贬斥责罚。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是诚封三公以旌积德,试列侯以除素餐,上合建侯之义,下合黜刺之法。”
《漢語大詞典》:秦垢
秦 朝的尘垢。对 秦 朝暴政的贬斥之辞。 宋 苏轼 《凤翔八观·石鼓歌》:“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 秦 垢。”
《漢語大詞典》:威黜
威严地贬斥。 晋 傅咸 《〈左传〉诗》:“威黜不端,勿使能植。”
分類:威严贬斥
《漢語大詞典》:疏黜
亦作“疎黜”。 疏远贬斥。《南齐书·谢超宗传》:“风闻征北諮议参军 谢超宗 根性浮险,率情躁薄,仕近声权,务先諂狎,人裁疎黜,亟便詆贱。”
分類:疏远贬斥
《漢語大詞典》:黜抑
贬斥抑制。明史·刘綎传:“ 綎 为将,数被黜抑,性骄恣如故。”
分類:贬斥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