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贰虞(貳虞)
疑忌;猜忌。语出《诗·鲁颂·閟宫》:“无贰无虞。” 邓之诚 《清诗纪事初编·李世熊》:“虽鼠伏蝟缩,必疑为蛟变螭腾,彼此贰虞,便成矛盾,当为弟措置安稳。”
分類:疑忌猜忌
《漢語大詞典》:贰音(貳音)
异音;不同的声音。 晋 陆机 《吴贞献处士陆君诔》:“孩不贰音,抱或同襁。抚髫并育,携手相长。”
分類:声音
《漢語大詞典》:贰轺(貳軺)
副使之车。 唐 颜真卿 《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胜冠结綬,歷政洋洋;乃尉合宫,贰軺琅琅。”
分類:副使
《漢語大詞典》:贰问(貳問)
谓不诚而卜。礼记·少仪:“不贰问。问卜筮曰义与,志与?义则可问,志则否。” 孔颖达 疏:“‘不二问’者,凡卜筮之法,当正心志而来问於蓍龟,则得吉兆;不得二心不正。若二心不正,必凶,则卜筮权时妄告。”
《漢語大詞典》:贰统(貳統)
谓分一统的帝系为二。 宋 司马光 《范景仁传》:“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顾私亲。今陛下既为 仁宗 后,若復推尊 濮王 ,是贰统也。”
分類:一统
《漢語大詞典》:贰虑(貳慮)
二心;三心二意。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 公孙鞅 之事 孝公 也,极力无贰虑,尽公而不顾私。”
《漢語大詞典》:贰君(貳君)
(1).谓做国君的辅弼、助手。管子·小匡:“显生之功,将何如是,昭德以贰君也。” 尹知章 注:“言昭 管仲 之德以为君之副贰。”
(2).太子。太子为君之储贰,故称。 清 全祖望 《房心为明堂赋》:“前导者谁,贰君所当,瞠乎后者,庶子之光。”
(3).二心于君。国语·晋语一:“从君而贰君,焉用之。” 韦昭 注:“贰,二心也。”
《漢語大詞典》:贰节(貳節)
犹失节。 蔡锷 《护国军政府布告》:“故士不贰节,女不贰行,廉耻之失,諡曰贱淫。”
分類:失节
《漢語大詞典》:贰纪(貳紀)
古礼中添饭加菜的规章。管子·弟子职:“周还而贰,唯嗛之视,同嗛以齿,周则有始,柄尺不跪,是谓贰纪。” 郭沫若 等集校引 洪亮吉 曰:“贰纪,谓增益菜羹之法。”
《漢語大詞典》:贰毂(貳轂)
重毂。毂,车轮中心贯穿车轴的圆木。后汉书·舆服志上:“乘舆、金根、安车、立车,轮皆朱班重牙,贰轂两辖。” 刘昭 注引 蔡邕 曰:“轂外復有一轂抱辖,其外乃復设辖,抱铜置其中。”
《漢語大詞典》:贰都(貳都)
犹陪都。 明 汤显祖 《复胡瑞芝司空为二女纳采作书》:“畴若予工,营 洛 借贰都之重;选於众举,稽 皋 将九德之谐。”
分類:陪都
《漢語大詞典》:贰部(貳部)
指侍郎。因系六部尚书的副职,故称。 清 魏源 《户部左侍郎提督江苏学政周公神道碑铭》:“曰汝司衡,於南於京,士春其英;曰汝贰部,司空司马,朕肱且股。”
《漢語大詞典》:乖贰(乖貳)
(1).背离;违异。晋书·羊曼传:“ 王敦 既与朝廷乖贰,羈録朝士, 曼 为右长史。”魏书·僭晋司马德宗传:“自 德宗 以来,内外乖贰。”
(2).不和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瑟资移柱,故有时而乖贰;籥含定管,故无往而不壹。”
《韵府拾遗 寘韵》:梁贰(梁贰)
徐陵书忠义之怀复及梁贰
《漢語大詞典》:配贰(配貳)
辅佐。 晋 杜预 《皇太子谅闇终制奏》:“况皇太子配贰之至尊,与国为体。”
分類: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