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曲蒙君赐
 
乞鉴湖
 
湖边贺监
 
知章引去
 
知章请赐
  
贺监湖
 
赐湖唐敕
 
镜上贺老

相关人物
贺知章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列传·贺知章〉~5607~
贺知章字季真,越州永兴人。……肃宗为太子,知章迁宾客,授秘书监。……天宝初,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
典故
风流贺季真

相关人物
李白
 
贺知章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二〈对酒忆贺监二首〉
〈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典故
神仙谪
  
谪仙人
 
谪仙春梦
 
谪仙狂
 
谪仙赋
 
谪仙风采
 
谪仙魂

相关人物
李白
 
杨玉环(杨贵妃)
 
贺知章
 
高力士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二〈对酒忆贺监二首〉
〈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殁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诗云:「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李白〉~5762~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典故
相关人物
贺知章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列传中·贺知章〉~5034~
知章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工部尚书陆象先,即知章之族姑子也,与知章甚相亲善。象先常谓人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国语辞典》:贺知章(贺知章)  拼音:hè zhī zhāng
人名。(西元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越州永兴人。是著名的书法家。武则天时进士,官至太子宾客、秘书监,故时称为「贺监」。擅长草、隶书,亦擅长文辞,其诗风格淡雅而隽永,时出巧思。性旷达,善说笑,嗜酒,与李白、张旭等人交往频繁。后为道士,隐居于镜湖。享年八十八岁。
《國語辭典》:狂客  拼音:kuáng kè
狂放不拘礼俗的人。《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列传。贺知章》:「知章晚节尤诞放,遨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及『秘书外监』。」唐。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漢語大詞典》:贺老(賀老)
(1).指 唐 贺怀智 。 唐 天宝 末乐工,善弹琵琶,世称 贺老 。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 贺老 琵琶定场屋。” 清 吴伟业 《虎丘夜集作图纪胜因赋长句》:“ 贺老 一歌常月下, 泰孃 双桨即门前。”
(2). 唐 代诗人 贺知章 的尊称。 唐 张祜 《偶题》诗:“唯恨世间无 贺老 , 謫仙 长在没人知。”
《漢語大詞典》:四明狂监(四明狂監)
指 唐 贺知章 。 宋 苏轼 《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差胜 四明狂监 在,更将老眼犯尘红。”参见“ 四明狂客 ”。
分類:贺知章
《漢語大詞典》:四明狂客
唐 贺知章 (字 季真 ), 会稽 永兴 人,性放旷,善谈说。 开元 中迁太子宾客,兼秘书监。晚年尤加纵诞,自号 四明狂客 ,又称秘书外监。 天宝 初 ,还乡为道士,不久即寿终。见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
《國語辭典》:狂吟老监(狂吟老監)  拼音:kuáng yín lǎo jiān
唐代诗人贺知章曾任秘书外监,又自号四明狂客,故人称「狂吟老监」。元。周密一萼红。步深幽〉词:「最怜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
《漢語大詞典》:秘书外监(祕書外監)
唐 诗人 贺知章 的自称。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 知章 晚年尤加纵诞,无復规检,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祕书外监’,遨游里巷。”
《国语辞典》:离家(离家)  拼音:lí jiā
离开自己的家园。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二首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国语辞典》:不相识(不相识)  拼音:bù xiāng shì
互相不认识。如:「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二首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漢語大詞典》:贺监(賀監)
唐 贺知章 尝官秘书监,晚年自号 秘书外监 ,故称。 唐 刘禹锡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高楼 贺监 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宋 张炎 《三姝媚·送舒亦山游越》词:“ 贺监 犹狂,还散迹、千巖风露。” 清 魏耕 《与祁五兄弟泛镜湖》诗:“湖自 贺监 清,兴是二 祁 发。”
《漢語大詞典》:贺家(賀家)
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 知章 晚节尤诞放,遨嬉里巷,自号 四明狂客 ……有詔赐 镜湖 剡川 一曲。”“贺家”本指 贺知章 晚年在 镜湖 的居处,后亦泛指高人隐士之家。 明 高启 《题画》诗:“落日青山影在沙, 镜湖 波浄过荷花。云间树底参差屋,借问谁家是 贺 家。”
《漢語大詞典》:四士
(1).指 禹 、 契 、 皋陶 、 后稷 。管子·法法:“ 舜 之有天下也, 禹 为司空, 契 为司徒, 皋陶 为李, 后稷 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 尹知章 注:“李,古治狱之官。”
(2).指 石户之农 、 北人无择 、 卞随 、 务光 。吕氏春秋·离俗:“故如 石户之农 、 北人无择 、 卞随 、 务光 者,其视天下,若六合之外,人之所不能察……不慢于利,不牵于势,而羞居浊世,惟此四士者之节。” 高诱 注:“此四人,介之大者。”
(3).指 伍子胥 、 辅果 、 穆生 、 邹阳 。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是故 子胥 知 姑苏 之有麋鹿; 辅果 识 智伯 之为 赵 禽; 穆生 谢病,以免 楚 难; 邹阳 北游,不同 吴 祸。此四士者,岂圣人哉?徒通变思深,以微知著耳。”
(4).指 蜀 中四士: 司马相如 、 严君平 、 王褒 、 扬雄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五丁卓犖多奇力,四士英灵用文艺。” 陈熙晋 注引 左思 《蜀都赋》:“蔚若 相 如,皭若 君平 , 王褒 韡曄而秀发, 扬雄 含章而挺生。幽思绚道德,摛藻掞天庭,考四海而为雋,当中叶而擅名。”
(5).指 吴中 四士: 包融 、 贺知章 、 张旭 、 张若虚 。新唐书·包佶传:“父 融 , 集贤院 学士,与 贺知章 、 张旭 、 张若虚 ,有名当时,号 吴中 四士。”
《漢語大詞典》:贺家湖(賀家湖)
镜湖 的别称。 贺知章 退隐乡里后, 唐玄宗 曾诏赐 镜湖 剡川 一曲,故称。 宋 晁补之 《水龙吟·别吴兴至松江作》词:“一似君恩赐与, 贺家湖 、千峯凝翠。”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会稽 镜湖 之东,地名 东关 ,有 天花寺 。 吕文靖 尝题诗云:‘ 贺家湖 上 天花寺 ,一一轩牕向水开。不用闭门防俗客,爱閒能有几人来?’”亦称“ 贺老湖 ”、“ 贺公湖 ”。 宋 沈辽 《寄陆九》诗:“ 贺老湖 边春水生,野阳浮动北风轻。” 宋 刘克庄 《念奴娇·七月望夕观月》词:“ 董相 林荒, 贺公 湖在,俯仰成陈迹。”
《國語辭典》:谪仙(謫仙)  拼音:zhé xiān
称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如汉朝东方朔、唐朝李白、宋朝苏轼等都曾被称誉为「谪仙」。《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白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李白〈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才识》:「苏子瞻文章议论,独出当世,风格高远,真谪仙人也。」
《漢語大詞典》:四明狂客
唐 贺知章 (字 季真 ), 会稽 永兴 人,性放旷,善谈说。 开元 中迁太子宾客,兼秘书监。晚年尤加纵诞,自号 四明狂客 ,又称秘书外监。 天宝 初 ,还乡为道士,不久即寿终。见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