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平赀(平赀)
魏志曹洪傅注魏略曰初太祖为司空时以已率下每岁发调使本县平赀于时谯令平洪赀财与公家等太祖曰我家赀那得如子廉邪
《漢語大詞典》:嫁赀(嫁貲)
见“ 嫁资 ”。
《國語辭典》:嫁资(嫁資)  拼音:jià zī
女子结婚时,娘家陪嫁的财物。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裴杨操尚》:「杨相女适裴坦长子,嫁资丰厚,什器多用金银。坦尚俭,闻之不乐。」《三国演义》第五二回:「若不嫌家嫂貌陋,愿陪嫁资,与将军为妻。」也作「嫁赀」。
《漢語大詞典》:赀布(貲布)
细麻布。新唐书·地理志二:“ 莱州 东莱郡 ,中。土贡:貲布、水葱席、石器、文蛤、牛黄。”
分類:麻布
《漢語大詞典》:赀户(貲户)
富户。貲,通“ 资 ”。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括高貲户,财多者补官,逋负者被刑。”
分類:富户
《漢語大詞典》:赀贿(貲賄)
财物。貲,通“ 资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陈璠临刑赋诗:“ 璠 性憯酷喜杀,復厚敛淫刑,百姓嗟怨。五年中貲贿山积。” 元 虞集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墓碑》:“田庐资贿当没者鉅万。”
分類:财物
《漢語大詞典》:赀虏(貲虜)
古时对 匈奴 的蔑称。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论“使译时通,记述随事,岂常也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西戎传》:“ 貲虏 ,本 匈奴 也。 匈奴 名奴婢为貲。”南齐书·河南传:“ 河南 , 匈奴 种也。 汉 建武 中, 匈奴 奴婢亡匿在 凉州 界杂种数千人,虏名奴婢为貲,一谓之‘貲虏’。”
分類:匈奴
《漢語大詞典》:赀麻(貲麻)
细麻布。魏书·食货志:“计京西水次 汾 华 二州、 恒农 、 河北 、 河东 、 正平 、 平阳 五郡年常绵绢及貲麻皆折公物,雇车牛送京。”
分類:麻布
《漢語大詞典》:赀钱(貲錢)
汉 代对未成丁者所征收的人口税。说文·贝部:“ 汉 律,民不繇,貲钱二十二。” 朱骏声 通训:“七岁至十四岁不任傜役,出貲钱二十三,所谓头钱是也。”
《漢語大詞典》:赀遣(貲遣)
给资遣送。貲,通“ 资 ”。清史稿·选举志三:“ 光绪 季年,设进士馆,课鼎甲庶吉士及阁部官以法政诸科学,或貲遣游学异国。”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所有 奉省 各员一律资遣回籍;静候諭旨,不得在 津 逗遛,另生枝节。”
分類:资遣遣送
《漢語大詞典》:赀镪(貲鏹)
钱财。貲,通“ 资 ”。 宋 马令 《南唐书·隐者传·毛炳》:“苟获貲鏹,即市酒尽醉。”
分類:钱财
《漢語大詞典》:赀壤(貲壤)
向使用者收取罚款的土地。管子·山国轨:“请立貲於民,有田倍之,内毋有,其外外皆为貲壤。”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张佩纶 曰:“限内者不罚,限外皆为受罚之地。”
《漢語大詞典》:赀物(貲物)
资财物品。貲,通“ 资 ”。东观汉记·锺离意传:“ 显宗 时, 意 为尚书, 交趾 太守坐赃千金,徵还伏法,詔以其貲物班赐羣臣。”
《漢語大詞典》:赀械(貲械)
财物器械。貲,通“ 资 ”。新唐书·沙陀传:“ 国昌 与 党项 战,未决, 大同川 吐浑 赫连鐸 袭 振武 ,尽取其貲械, 国昌 穷。”
《漢語大詞典》:赀员(貲員)
即貲郎。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 伯望 貲员,清若 史 云 ,唱筹量粮,欢呼殷天,直道而行,问执慝言,取快一己,施惠千人。”参见“ 貲郎 ”。
《漢語大詞典》:赀郎(貲郎)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貲为郎,事 孝景帝 ,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谓因家富资财而被朝廷任为郎官。后即称出钱捐官的人为“貲郎”。貲,通“ 资 ”。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李豫亨》:“ 元荐 穷百氏家言,不下五车,竟阨於一第,俗吏犹然以貲郎目之。”
《漢語大詞典》:赀重(貲重)
犹辎重。 明 杨循吉 《蓬轩吴记》卷下:“ 通州 诡説胡寇至,人皆仓卒趋入州,室家貲重,咸弃不顾。”
分類: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