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自由竞争(自由競爭)  拼音:zì yóu jìng zhēng
经济学上指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各经济单位可在生产和销售方面自由采取行动,以谋取最大的利润。
《国语辞典》:走资派(走资派)  拼音:zǒu zī pài
共产党内部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当权派。
《国语辞典》:托辣斯  拼音:tuō là sī
Trust
一种资本主义的垄断、独占体制。为避免自由竞争,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结合同种类产业部门或有密切关系的异种企业,合并成为一个企业,以期独占整个市场的一种企业型态。此体制在十九世纪末发生于美国,后渐传播于各资本主义国家。也译作「托拉斯」。
《漢語大詞典》:封资修(封資修)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合称。《人民日报》1984.5.7:“等到六十年代初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以考虑远期打算时,却又在十年中被当作封资修的垃圾扫地出门,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规划?”
《漢語大詞典》:工人阶级(工人階級)
亦称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指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受资产阶级剥削的阶级。在社会主义社会,摆脱了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阶级。
《漢語大詞典》:工缴费
(1).企业以原材料或半成品委托其他企业加工制造而支付的加工费用。由产品的加工成本、利润和税金构成。在会计工作中,产品的工厂成本减去原材料成本后的余数,亦称工缴费。
(2).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国营企业以一定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委托私营企业进行加工所支付的加工费用。
《漢語大詞典》:公私合营
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种形式,分为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國語辭典》:公积金(公積金)  拼音:gōng jī jīn
工商企业于每届决算期,由盈馀中提出部分储存,以备日后使用的一种储备金,称为「公积金」。分为法定公积金、平均股息公积金、填补损失公积金、特别公积金四种。
《國語辭典》:多党制(多黨制)  拼音:duō dǎng zhì
一国有多数政党,且各有机会可取得政权的政治制度。如法国的政党政治即属此。
《漢語大詞典》: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國語辭典》:独占资本(獨占資本)  拼音:dú zhàn zī běn
资本主义社会中用以垄断市场的资本,作用于控制社会生产,并规定商品的垄断价格以获取高额利益。也称为「垄断资本」。
《國語辭典》:垄断资本(壟斷資本)  拼音:lǒng duàn zī běn
资本主义社会中用来控制社会生产,垄断市场,规定商品的垄断价格以获取高额利益的资本。也称为「独占资本」。
《漢語大詞典》: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又称“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法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召开三级会议。资产阶级领导的包括农民和城市平民在内的第三等级,掀起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革命爆发。8月,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791年又制定了宪法。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国王,9月成立共和国。1793年1月处死国王,同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6月,资产阶级激进派雅各宾派取得政权,实行专政,颁布1793年共和制的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反革命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家的反法联盟的进攻,将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7月热月政变中,雅各宾派政权被推翻,大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革命高潮结束。这次革命对欧洲各国乃至其他大陆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漢語大詞典》:二元制
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政府不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在这种制度下,政府是国家元首行使行政权的机构,只对国家元首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议会只是立法机关,甚至只是君主的咨询机构。国家元首是总统的,为总统制;国家元首是君主的,为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另有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
《國語辭典》:国家资本主义(國家資本主義)  拼音:guó jiā zī běn zhǔ yì
生产事业由国家经营,以廉价普及的生产品供应一般民众,而实现社会生产、发达国家资本的主张。
《漢語大詞典》:雇佣劳动
受雇于资本家的工人的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劳动者被迫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给资本家,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